回到大明帶只豬

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海角等天涯 本章︰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

    所幸,孩子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在一些大人的指點下,房子很快建設好了,一百多間房子看上去煞是壯觀,整整齊齊的房屋外邊是一道籬笆牆。房子分為兩邊,中間是hu  d ng的場地,以後這些孩子都將在這里生活了。

    房間時沒八個孩子一間,房間的空間很大,設施也還算齊全,在孩子們看來,這就是天堂了。每頓的伙食也規定了標準——不過飯菜都由孩子群里的女孩來做,李浩然t  g ng食材。

    半軍事化管理,每個房間里的孩子就是一個班外加兩個女孩,五班為一組,五組為一隊,除了隊長是由李肖笛及虎平川擔任,其余的班組長都是由孩子們自己選出來。

    原來的姓名必須舍棄,按照百家姓的順序,李浩然給每班的孩子取了新的姓,千余人,正好一百多個班,每班一姓。

    每班的成員盡量拉開年齡差距,班組長都是由年齡較大的孩子擔任。這群孩子們被李浩然命名為“明日之星”童子團,當然只是內部的。

    整頓旬日,學館的學識較好的學生們開始分批給這些孩子們上課了,盡管沒有報酬,這些學生還是異常熱情,有時候好為人師並不是一件太壞的事情。

    在識字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還要學習其他的東西——就如同李浩然的義子們一樣,選擇自己的興趣所在。

    這就形成了一個模式,李浩然教授自己的義子們各方面的知識,這些義子們教授宏風學館的學生以及童子團;學館里的先生教授學館學生和李浩然的義子國學——反正李浩然是這麼稱呼的,再由這些學生教授童子團,除了童子團的的孩子,大家似乎都是老師了。

    不過為了更好的控制,李浩然經常會到童子團的營地和學館客串一下,講的東西也更為生動和有深度——至少李浩然的自我感覺是這樣的。

    其實童子團的孩子對李浩然可謂死心塌地,畢竟都已經有了思考的能力,也明白是誰給自己好的生活條件,擺脫了生存危機,並且還教授自己這麼多的知識,至于該姓,得了吧,很多人都流浪了多年,或是被人賣來賣去,早就忘記了自己的父母,有一個新的姓氏,就是新的開始,不是嗎?

    同時李浩然也知道自己手頭的錢只花不掙是不行的,因此他打算搞一些來錢的買賣。

    首先糧店是應該搞起來的,樂觀估計,今年宏風的糧食肯定是大豐收,他可是用了很厲害的肥料,到時候繳納役賦,均是銀子,這就得把收獲的糧食變賣一部分,而且全縣的官田佔了大多數,到時候還得向縣衙繳納一部分糧食,官倉有限,也得變賣糧食,這糧店就很有必要了,反正不要便宜外人不是。

    另外還可以在糧店xi o sh u簡易的農用器械,其中有一種手動脫粒機,李浩然覺得是時候拿出來了,這個器械比較簡單,就是做兩個鐵制或者堅木制的圓圈,用數根方木條連接起來,上面釘上v型鐵條,中間穿一根軸,其中一端伸出圓圈外,接一個z型手把,就行了,用手一搖,把麥子放到上邊,就能脫粒了(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用的還是這種手動脫粒機,比較簡易,十八世紀末被發明使用,似乎應該沒記錯)。

    另外就是百貨商店,這會兒的店鋪商品應該還比較單一,只要用作得當,還是很有潛力的,當然得有主打產品。

    李浩然在腦子里搜索了半天,還是沒想到上面門路,畢竟自己前世學到的很多理論知識在現在沒有條件支持,顯然無法搞出上面成熟的產品。

    直到李浩然看到後院的老媽子在洗衣服,才一拍大腿︰對啊,這肥皂不就是現成的主打產品麼?

    回憶了半天,李浩然終于想起了高中化學學的皂化反應一系列的知識,還有當時做實驗的一些步驟,盡管那時實驗條件下做的,但是有了理論支持,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找到之前做水泥的師傅們,李浩然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並要求這些師傅試著做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不過這些師傅現在正在研制更高標號的水泥,改進配方,人手略顯不足,李浩然大手一揮,說道︰“要人,可以去找,不過規矩還是和你們在在這里一樣,不得泄露半句。”

    這些師傅,有的是以前煉丹的落魄道士,也有些其他的江湖人士,之前混的都不怎麼樣,到了這里,待遇確實不錯,也很滿足,提到招人,他們都想到了自己以前的哥們兒——當然,落魄道士的哥們兒大多也是落魄道士,一聯系,說︰此處人傻錢多,速來!沒多久,人員就補充齊了,實驗做肥皂也是大獲成功,這就立馬開工實施了。

    利用高中時學的知識來賺錢,李浩然還是很自得的,不過像肥皂這樣的產品一般百姓估計還是用不太起,畢竟現在是純手工制作,成本很高,索性李浩然把價格定的很高,反正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多點錢,富戶也不會太在乎。

    “民生糧行”正式開張了,雖說未到收獲時節,但是現在先練著手,到時候也不至于無法應付,“宏風百貨”隨後也正式開張了。由于李浩然已經是平州同知,有了這頂帽子,把店鋪開到平州下轄的北永以及平州城(今濮陽市)不是問題,也沒有人敢不開眼來找同知大人名下產業的麻煩。

    由于都是盤下以往的店鋪,所以人員基本上都還是原來店鋪的掌櫃伙計,只是還補充了一些人員,都是鄉團的家屬親人——這樣既讓人放心,也能使鄉團成員更加賣力。

    “宏風百貨”開業前,宣傳做的就非常到位,再加上gu n f ng背景,到了開業那一天,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宏風分店是由李浩然親自“剪彩”。

    這也是李浩然搞出來的花樣,而北永縣則是由北永知縣操作,平州城更是由楊知州剪彩,不過又花去了一筆銀子。

    三家分店,佔地大,門面寬,裝修豪華,東西齊全,可謂是琳瑯滿目,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之前宣傳的主打產品——肥皂,此時才真正出現在大家面前,而三家店子的gu n f ng代表都成了廣告代言人——李浩然之前已經給楊知州,龍知縣送去了肥皂,在三個不同的地方,三位官員的表現是一樣的,那就是拼命的鼓吹。

    大家也不傻,效果好不好,試了才知道,現場就有演示的人員,把髒了的布用肥皂一洗,效果是明顯的。

    根據大小,品質,以及添加的不同香味,肥皂的售價也不一樣,未加任何香料,個頭最小的肥皂一百文,最高直至三兩銀子不等。

    生意確實是好的出奇,不僅肥皂大賣,其它的東西也是銷量大增,掌櫃發現以前一個月賣出的東西還抵不上現在兩天的銷量。

    錢帳分離加上使用李浩然t  g ng的記賬法,也不虞掌櫃的耍什麼花樣,再說這個時代,人們的人品可都好得很。一個月的時間,細細統計,已經是完全收回了成本,接下來就是正式的賺錢了。

    這時,也到了糧食收獲的季節,糧店確實更忙了,那個手動脫粒機銷量在宏風的銷量很好,畢竟是田莊制,大家為了收獲的更快,湊份子就能買的起了,何況是縣太爺家里賣的東西,指定差不了。在平州,北永的銷量差了一些,畢竟地主可不管佃戶們用什麼法子去收獲。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糧食大豐收,糧店的掌櫃伙計也要大忙了,李浩然的義子和學館的學生根據李浩然講的啥抽樣調查法調查了一番,得出結論︰今年的的產量將就去年同期增長73%,就前年同期增長55%(去年受災減產了)。

    忙活了大半個月,糧店的掌櫃伙計才把糧食收購完畢,留下一部分,其余的都準備販賣出去。畢竟今年的收成確實好,達到了五成八,倒與之前的統計相差仿佛,合理的利用資源,調動生產力,產量自然上去了,百姓自然是高興的,而糧店卻犯了難,這麼多糧食,銷路倒難找了。

    許元棟這時候正好離開,而且在軍隊中頗有些關系,所以李浩然便托他聯系部隊,把糧食賣給一些部隊,而許元棟的手下正好可以充當運輸兵,還可以賺銀子,許元棟很爽快的答應了。

    李浩然之前派往福建尋找土豆,紅薯,玉米的人也于兩月前回來了,帶回不少的種子。

    說起來還費了一些心思,由于這些東西的名字與李浩然說的不太一樣,這些人到了福建是兩眼一抹黑,幸好李浩然告訴他們了這些東西的具體外觀,他們才找到了馬鈴薯(土豆),番薯(紅薯),番麥(玉米)這幾樣東西。

    原以為可能弄錯的這些人見到李浩然兩眼冒綠光,這才踏實下來。李浩然立即吩咐那些已經完成了工程的流民們開墾荒地,種植番薯馬鈴薯,這兩樣東西都不挑土質,在沙地,山坡都可以種植。

    而玉米則分發給田莊的百姓,吩咐他們拿出一部分土地來種植。

    由于這些東西都是新鮮作物,大家都知道該怎麼種植,李浩然便親自到田間地頭教百姓種植的方法,然後學會的人再去教別的百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大明帶只豬》,方便以後閱讀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並對回到大明帶只豬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