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王木三,李浩然倒是覺得稀奇,便問道︰“說了這麼些,你自個兒呢?什麼來歷?”
王木三,又猛磕了幾個頭,說道︰“稟大人,罪民萬明府人,本是在洛縣做生意的,沒想到遇到了匪民作亂,不得已被裹挾了,草民冤枉啊!”說著又要磕頭。
“好了,等本官查實了,再說吧,退堂!!!”李浩然起身說道。
旁晚時分,李浩然帶著鐵柱兒等人來到西城外,準備按照王木三t g ng的信息,抓捕隱藏在流民中的白蓮教頭目。
然而,當李浩然到達流民營地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按照李浩然的吩咐,鐵柱兒命人在西城外架起了近百口鍋,為百姓t g ng吃食,現在正是即將開飯的時間,只見百姓拿著碗,自覺的在每口鍋前排好隊,其中老弱婦孺都在隊列的最前面。
李浩然靜靜的在一旁看著,不一會兒,掌勺的師傅們敲著勺子,示意開飯了,百姓中頓時響起了嗡嗡聲,卻依舊沒有任何人亂動,只是隨著前面人的步伐緩慢移動。
盛完飯的人端著碗三三兩兩的走到一邊,有的老者還把碗略微向前一舉,向自己面前的人說些什麼,然後才正式開吃。不,李浩然覺得他們似乎是在享用,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
就這樣靜靜的看了小半個時辰,大部分的人都吃上了飯,然而還有人依舊排著隊,有的鍋里卻見底了,一些師傅蓋上鍋,聚在一起,不一會兒,幾個師傅上了一輛馬車,進了西門。
李浩然喃喃道︰“本官看這些流民絲毫不像流民,如此”
鄭直曉接口道︰“大人此言差矣,正所謂禮不可廢,即使是成為亂民,但當百姓知道自己的生活能夠有所保證的時候,絕對是應該遵守禮儀的,學生汗顏,上次不得已劫大人你,確屬大過,不過當時學生若能知道能遇到大人你這樣的好官,忍得幾日饑餓”
李浩然沒有听鄭直曉後面的話,卻對他前面的話略有所思。此時剛才的那輛馬車又出了城來,不一會兒,幾個師傅從馬車上拿出了些大包袱,在灶前解開,里面卻都是饅頭,看得出來,尚未吃上飯的人都直勾勾的盯著饅頭,卻沒有人上前哄搶。師傅們再一次敲響勺子,隊伍又開始緩慢移動了。
此時李浩然的心中卻是波濤萬千︰這就是我華夏的百姓啊!謙恭禮讓,遵禮守儀。
是啊如果知道自己的生活可以有最低的保障,就一定堅持著自己心中的理念。如果不是那麼多的苦難,如此可愛的百姓,怎麼會做出那易子相食的行徑。
為什麼說煤山之後無華夏,何以謂之華夏?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煤山之後,剃發易服,服章已失,之留著那金錢鼠尾,滿洲蠻服,何以稱華,煤山之後,幾經血屠,而後“中國”僅余之百姓為奴,乃至欲稱“奴才”而不可得,何以稱夏?
遙望東北,李浩然一聲長嘆,眼神中卻滿是堅定。
按照大名府的要求,這些流民都安置在宏風境內,以免到其它地方在引起禍亂,同時大名兵備道元大人也同意了李浩然的建議,升任許元棟為新一任千戶,並暫駐宏風,開春以後再回駐地。
盡管農忙已過,但是新來了這麼多的流民,又有的忙了。
李浩然先和鐵柱兒等人談起了此次抵抗流民的經驗教訓,這是李浩然一直堅持的,得益于前世從我軍學到的方法,不過還沒有實施過,這一次正好開展。
“大人,這次我覺得根本就不是什麼正式的場合,那些流民好像基本上沒見過什麼陣仗,我們這邊憋足了勁兒,一沖,再殺了兩三百人,他們的隊伍一下子就垮了!”這是鐵柱兒的看法。
“大人,鐵柱兒哥那邊還要好點,我去阻敵後路的時候,基本上沒干什麼,流民們就都投降了。”謝騰飛的觀點也差不多。
李浩然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示意其他佐衛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大人,小的覺得這次咱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還有三十來個傷員,還死了四個,挺可惜的。”
角落里一個粗壯的聲音響了起來。
“對!”李浩然啪的一拍桌子,說道︰“這個叫哦趙喜平說的對,這次說實話,流民們的戰斗力幾乎為零,因為他們沒有根基,更沒有什麼組織紀律,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有這麼大的傷亡,大家好好琢磨琢磨!”
李浩然一起頭,大家就開始熱烈的討論了起來,鬧鬧哄哄,雖說沒有什麼規矩,但是一開始李浩然就堅持著大家有事一起討論,所以如今大家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李浩然讓大家一個個發言,最後才說道︰“大家都認識到問題了,這就對了嘛!以後我們還要面對嗯更大的挑戰,所以現在得把自個都練得好好的,以後什麼樣的人咱爺們兒都不怕了!”
其實李浩然是想說面對更多的更有經驗的流民,以及剃著金錢鼠尾的韃子,只是這話說不出口,只得作罷。
最後,最高指揮官鐵柱兒總結道︰此次作戰主要的問題是,大部分鄉丁未曾見過血,在接戰伊始大為不適,導致傷亡,其次,由于人數上的差異導致大部分的人未戰先怯,在局部陣線失去先機。
好在由于平日里忠實貫徹上官的命令訓練的到位,並未出現崩潰現象,不過針對各項問題以後要多加注意。
接下來是留駐宏風的衛所官兵,現在也不用擔心他們再干壞事了,不過為了方便,,李浩然讓這些官兵全都駐扎在城北的韓莊附近。同時為了改變這只部隊的習氣,李浩然從鄉團中抽調了一些人,去給他們“統一思想”,並且教會他們識字,考慮到這些人可能不會接受這樣的安排,李浩然還是使出了老辦法,誘之以利。
規定在駐扎宏風的幾個月,糧食可勁兒吃,並且宏風縣衙會按照大家的表現補助多少不等的餉銀,在離開宏風前,識字最多的五十人每人還可以得到五兩銀子的獎勵。
這些可比什麼都實在,不由得這些兵油子不動心,而且他們的現任千戶顯然對知縣大人很是擁護,那就更得上心了。
同時為了彌補鄉團的不足,李浩然還請求許元棟派出衛所官兵中殺敵技能比較過硬的人到鄉團這邊指導,于公于私,許元棟都很樂意。李浩然還建議在這幾個月,鄉團和衛所兵每半個月進行一次對抗演練,相互交流學習。許元棟也是忙不迭的答應。
在許元棟的眼中,初始李浩然殺徐文武時,是個十足凶狠的人物,但是主動改善自己部隊的伙食,可見還是比較講道理的,現在又要搞什麼對抗,真是有些搞不懂了,不過這樣能為自己部隊發餉銀的文官,確實很少,至少是個很不錯的人。
讓許元棟沒有想到的是,半個月後的第一次演練,700對700(衛所兵只剩700有余了),居然是己方輸得一敗涂地。之後衛所官兵的斗志徹底的被激發出來了,曾幾何時,官兵居然還不如這些民團了,一個個都發瘋的練習,離開宏風時,雙方的水平都提高了一大節,此時後話,暫且不提。
最後是流民的問題,經過統計,這批流民除了被殺死的人以及被剔除的白蓮教教徒之外,還有10213人,其中十六至四十五歲的丁壯有四千多人,兒童五百余人,其余的都是婦女和老者。
最後,李浩然安排這些壯丁已經少量的壯婦參與現在正開展的建設項目,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每日的吃食不是像乞討而來的而是自己的勞動換來的。
兒童分為兩批,年齡稍微小一點的進入宏風學館,大一點參與鄉團,倒不是李浩然不想要那些丁壯,而是李浩然覺得這些半大孩子可塑性更大一些。
剩余的人,李浩然暫時還沒有安排,不過他的心中已經有了計劃,就是不知道去口外聯系的人什麼時候能夠回來,只要接上了頭,能夠搞到大批的羊毛,宏風的毛線坊就可以開工了。到時候這些婦女已經大部分還有勞動力的老者都是不錯的人力資源。
“大人,這是我們制作的戶籍牌樣式。”鄭直曉拿著一小塊硬紙板遞給了李浩然。
“好,如果沒有問題,就開始全面發放吧,還有,這上邊的頭像一定要找技術好的師傅來畫,時間慢點沒有關系,一定要做到盡量形似,這個工本費就每丁五十文吧,如果沒錢的人家可以先欠著,來年以糧食折銀。”李浩然說道。
其實搞這個什麼戶籍制度,鄭直曉心中還是有些不以為然,但是李浩然還是堅持要這麼做,一來便于管理,而來加強了新來的一萬多流民的歸屬感,三來就是便于控制治下百姓,當然還有其它意想不到的好處。
頭像的畫法是李浩然按照後世的素描來的,盡管咱中國畫意境很不錯,但是用在這上頭還是講究形似的素描好,盡管李浩然只是懂得一些皮毛,但是和一些老師傅一講,畢竟是也自學過素描,幾弄幾弄,還真像那麼回事。
接著李浩然又四處走了走,到田間地頭看看莊稼的長勢如何。前些日子听說鬧流民,大家的心都有些慌,好些人都出去躲了起來,誰曾想轉眼之間,縣太爺就平定了這伙兒流民,這才顧得上莊稼。
雖說麥子種下後,活兒輕松了不少,但是後面的環節還是很重要的,這一耽誤,可能要影響來年的收成。但是李浩然最關心的不是這個,而是百姓的躲避,這說明,很多百姓對于官府沒有信心,或者說至少是對官府的反應速度沒有信心,認為這樣的匪亂即使能夠平定也是要好長時間,到時候說不定整個宏風都已經被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