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熊的時候,快半步也只能逃生而已,只有快一步,才有狩獵的機會。
圖書館,暗室,五人會議。
這是圖書館的校史室,平常不會開門,連窗簾都不會開,除了每周固定的打掃外,只有在重大年慶和上級領導視察時才會打開。這里除了一些名人校友的畫像外,就剩一些學校的歷史檔案。倒也沒什麼可看的。
他們第一次在這里開會的時候,是密謀反抗的。五人之間還沒有相互信任,同時外部的環境也不容樂觀,所以特地選了這間校史室。一是免于被告發,二是一旦被發現,可以快速逃脫。三是夠安靜,周圍有任何動靜都能夠及時發現。後來漸漸熟悉了,有經歷了一些磨難。暗室又給了人一種心理保護,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所以暗室也就一直沿用了下來。
當王鎖進來的時候,其他四個人都已經到了。翻書聲,落子聲,手指敲擊木架的聲音,翻弄草葉的聲音都同時停了下來,屋里安靜的跟沒有人似的。若不是還能听到那若有若無的呼吸聲,幾乎都不敢確定這里有沒有人。
“你來晚了。”女聲,這是楊楚雲。
王鎖嘆了口氣,說道︰“不是下午嗎?現在也才四點多嘛。”
楊楚雲急欲反駁,徐鑫的聲音響起︰“不要吵了!!!”楊楚雲現在的火氣很大,別說吵架了,她現在特想找人打一架才舒坦。可是現在哪個人心里不是憋著一肚子的不爽,就算今天炸了,明天,最多後天,這些事情依舊是他們來解決,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樣的不爽將多持續兩天而已。
周戩翻了一頁書,說道︰“多想想留下哪一個吧,我待會要听你們的決定。”
楊楚雲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沒得選,只有凌琳。”回應她的,只有翻書聲。
之後很久,徐鑫才下了決定,他的選擇是徐允恆,一個和他一樣使用陣道的男生,同樣精于算計,但是卻比他大膽的多。有人開頭,後面就好開口得多。王鎖選了那個不會偷懶的男生,他的名字叫唐棣。羅玨卻看重了一個他們都沒有太關注的人,叫做游 。
周戩的翻書聲一直持續了很久,才終于停止了。重重地合上書本,說道︰“雷典。”
確定了“生”,這會就算是開完了。可是五個人誰都沒有說話,也沒有人離開。
“說實話,雖然曾經做過一次了,但是我還是有點不忍心啊。”羅玨敲桌板的聲音很重,似乎在幫自己下決心。
徐鑫也坐回自己的棋盤前,一個子重重落下︰“沒辦法,我們面對的情況實在不能算是樂觀,就拿上一次來說,我們也不過是慘勝。對方在戰爭期間埋下了太多的暗手,縱然有很多的前輩在不斷的清理,但是我們一旦失敗,後果很難設想。”
“半步,我們還需要在多走半步。”周戩的話一說完,就走了。他有決策的責任,听得太多,說得太多,都可能對他的決策不利。他需要一種果決,同時也需要擔負起一些陰暗。
楊楚雲思考了很久,和其他人商量道︰“能不能稍稍改變一下,多留幾個人?也算是應變。”
“實際上,我也很想這麼做,但是我們上一次做得並不好。這麼多年了,我們增強實力的方法,對方可能已經知道了,所以,我們沒得選。要改變這些,只有靠他們自己。瑣男,你有什麼意見?”
“我在想那些菜鳥。我一直以為他們是很菜很菜的鳥,所以才叫菜鳥。沒想到,還是這麼個菜鳥。”王鎖的發言讓其他人都陷入了深思。對啊,那些未入選的菜鳥們,不就像是養肥了的小雞一樣嘛。
“不要想那麼多了,這些年,我們也一直在變強。終有那麼一天,這些菜鳥們會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去成長。哎,你們說,到時候,我們會不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啊?”羅玨的想法一直偏向于樂觀,這點從他找了一個普通人女朋友就可以看出。
“被釘在恥辱柱上總比被釘在木樁上要好。各自行動吧,三天時間,不許留手。如果自己搞不定的話,就讓其他人支援。”徐鑫一听到“釘”這個字,就想起那天的幻境,幻境里那個被分食的人就是釘在木樁上的。
離開了暗室,王鎖和羅玨不知去了哪里,徐鑫準備和楊楚雲一起去看看凌琳。但是楊楚雲卻沒有立刻回去的意思,他只好自己一個人去了。雖然凌琳不會有什麼事,但是他們要做的事,不會是這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小姑娘可以理解的。所以為防她出來搗亂,徐鑫必須提前給她提個醒。至于最終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徐鑫心里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歷練。得到“生”的人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相互配合,這是他們以後立身的基礎。
天很快就暗了下來。今晚的夜空有些晦澀,無論是月光還是星光都是那般朦朧。周戩獨自一個人站在天台上,望著那片燈火閃耀的樓棟里來來往往的人群。有幾道目光不斷地打量著他這個方向,這些人里有些有天資,有些夠勤勉,但是今晚過後,他們會消散在天地之間,沒有人會記得他們。
對比普通人,他們都是難得一見的天才。超乎常人的五感,特殊能力的強化,他們似乎生來便應該高人一等。在他們生前,確實如此。但是他們一旦死亡,上天就會剝奪他們的一切。他們存在的痕跡會被抹除,書寫他們的文字會消失,甚至與他們有關的回憶也會莫名的忘記,他們會像從未出現過一樣,從普通人的世界里消失。上千年來,無論是什麼樣的深情,什麼樣的羈絆,都沒有將這條法則改寫。
這是上天對他們的詛咒之一。只有那麼一小撮人會記得他們曾經做過什麼,但是沒有文字可以記載,沒有物件可以依憑,只靠著口口相傳,又能有多少人能夠留在這樣或那樣的傳說里呢。
身為決策者,周戩知道的要比其他人多一點。他們所要承擔的責任,比想像的要重。這份重量一定會將他們壓碎,但是沒有選擇,有太多的人在這條路上付出了生命。奠下的基石,成就了今天的他們,他們是希望,但也是基石。就像是很多年前的那場戰爭一樣,無數的希望倒下成為了基石,而剩下的希望便能照耀人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