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混沌之中大道前,紫霄習得法萬千,一氣三清道門立,旁門之中立佛言。”接引聞得老子之言,周身之上大方金光,頭頂之上絲發絲絲脫落言道︰“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剎,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 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準提立于接引身旁拈花道︰“花開見我,我見菩提。”良久而聖收法與眾聖稽首離去。只見空中有天女散花,地涌無數金蓮,兩道金光充塞天地,一顆舍利子及一顆菩提樹沖上半空,陣陣檀香沁人心脾,讓人不覺沉沸其中。
通天教主冷笑看著兩人,又看了一眼原始天尊大袖一甩飛回上清境。女媧娘娘也覺無趣便返回媧皇天。只留下原始天尊一人豎立在混沌之中,臉上轉變不已,良久輕嘆一聲返回玉微天。
靈鷲宮中,燃燈道人、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拘留孫、韋護、木吒幾人盤膝而坐。接引準提在混沌之中立下佛教,三界佛光普照。、
幾人沐浴佛光之中臉上騰出喜悅之色。大劫過後,他們幾人只因修的佛教之法被原始天尊不喜,同門師兄也是排擠。如今佛教新立,他等還記得當初準提道人答應過自己的事情。若是拜入佛教之中他們幾人可以位居高位,也可拜入接引準提門下習得無上。
“你等可想好?”燃燈再次相問幾人意見。“老師放心,我等已然想好,佛教便是我等最好的 依處。”
“也罷,趁現在教主上紫霄宮之際,我等且去西方極樂之境等待兩位聖人。到時候就是原始天尊也無可奈何。”拿定主意之後,燃燈帶著六人連忙飛往西方極樂。
原始剛剛返回玉微天,心中一動便知此事。不由得大怒,自己已經為他二人做了嫁衣,想不到現在就連門人弟子也被他們帶走。這口氣實在難以咽下,手持盤古幡剛要踏出宮門,猛然想起道祖之言。頹然的收了盤古幡回到雲床之上,想不到自己千般百般算計現在倒好一切為他人做了嫁衣。大劫雖勝,但與輸又有什麼差別。不,我豈能受得了這般氣,準提接引爾等等著,我定要你佛教付出慘重的代價。
就在燃燈幾人飛往西方極樂之時,正在為門下弟子講道德通天教主騰出一絲冷笑看向玉微天。兜率宮中,老子心中有感輕輕的嘆息,看著坐下的多寶道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接引、準提二人見到燃燈等人甚是高興,這些人都是在洪荒之中排的上號有著絕佳的修煉資質。接引門下只有藥師弟子一人,接引見慈航、普賢、文殊廣法天尊三人資質甚好便收為門下弟子跟隨身邊。至于燃燈只因與準提接引二人有過同門之緣,便拜為三教主。而拘留孫則是拜入燃燈門下。韋護成為西方護法。木吒為慈航使者沙丘。
只因接引講解的大寂滅之道講究入世輪回,歷經百世而成佛之道。慈航、普賢、廣法天尊三人修的接引之道,便入世一邊宣揚佛教之道,一邊轉世修行積攢修為。不過可笑的是慈航道人在第百世之時竟然化作一女子,三人歷經百劫得成佛門菩薩正果,並稱為佛教的三大菩薩。無上智慧文殊菩薩,無邊願行普賢菩薩,無限慈悲觀世音菩薩。此三人在佛教之中地位尊崇就是一般佛陀也比不得。
這一日佛門之中,一陣金光大亮,三界皆感佛光普照,金蓮寶騰,檀香撲鼻。“今我燃燈證菩提正果,以佛寶二十四顆定海珠幻化二十四大千世界,可度眾生疾苦,可解萬靈之憂。聞我可證羅漢、菩薩、菩提果位。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南無燃燈上古佛。”修為地下的凡人豈能抵擋得住佛光的侵襲,無不跪拜禮佛。之後燃燈掌管佛教大小事務,由此成為佛教第三掌教之位。
隨著時光的匆匆而過,佛教慢慢佔據四洲之中西賀牛洲。慢慢演變成道教佛教相抗的的局面。不過這時道教還老老實實的佔據著東勝神州和南瞻部洲,至于北俱蘆洲並不適于眾教傳道,所以並不是兩教相爭之地。
面對著佛教的強勢崛起,道教之中原始天尊也是命令門下弟子牢牢地守住兩大洲,不能讓佛門子弟進入。但是闡教畢竟人少稀薄雖然掌握人族氣運但是卻無有能過挑大梁的弟子,有所疏忽在所難免。而老子見佛教天時在手,雖然不能阻攔,但是確實想在其未成氣候之時將其打壓。
這一日,老子出了大赤天,前往上清境。通天教主算到老子前來,雖然心中還是對其不瞞,還是讓無當前去接迎。“見過老子聖人。”
截教之中嫉恨老子在封神之時幫助原始天尊,所以不稱老子為大師伯稱其聖人,甚是疏遠。老子並未在意,命無當前去帶路直徑上了上清大殿。
“道友何來?”通天教主見了老子淡淡道。老子一愣,這一聲道友便在那封神之後令三清之間的情分疏遠了。老子點下一座雲床坐在通天之旁道︰“師弟莫非還在嫉恨我等封神之錯。”
通天一愣,想不到老子竟然承認自己犯錯,不過轉而一想這事不可能。
“道友還是將此來說清吧。”老子苦笑,想不到通天教主還是看清了自己所來的目的。
“師弟可知道佛教現在強勢興起?”
“這與我又有何干?三清之中不是還有原始麼?三清之中還有我通天這號人物?”
“師弟莫說什麼胡話,我等三清怎可分離,雖然封神之時截教大敗,我不是還留下林晨、無當、孔宣這幾人為你挑截教大梁麼?”
“難道說我還要謝謝你們不成?爾等這個時侯見得佛教大興,便想起了我,又想對付我截教這般對付佛教。我可做不得這種事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