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約梁山

698節山東亂9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山水話藍天 本章︰698節山東亂9

    馬進和知州溝通後,知道這狗知州和狗太監必是事先已經勾結好了不同意出戰。

    不過,既然不出戰比出戰能獲取的利益更大,哪為什麼還堅持出戰冒險呢?馬進又不是什麼為了國家民族大眾的利益寧願奉獻自己的人物。他只是個隨官場大流的小小地方武官而已。

    兗州府出于怕死而擁軍自保,出于種種如意盤算,終是沒在犯境流寇初臨時的最弱階段悍然出兵給予重擊。

    錯過了這個最有利戰機,麻煩就大了,會大到承受不住的地步,是要死夠分量的大人物的

    趙岳在梁山靜靜盯著這一切的發生與進展,得知兗州軍的反應,他不禁搖了搖頭。

    張宗諤卻樂得哈哈大笑起來,放下原本的提心吊膽,對部下眾將狂放大叫道︰“兗州有強軍重兵竟然不主動出戰阻擊?不論狗官們是出于什麼精明盤算,這都是上天在助我軍成就大事啊弟兄們,這兗州戰還沒開始,我們卻已經贏了。這是天意,天意啊。哈哈哈哈”

    他的結義兄弟之一,充當軍師智囊的杜社跟著大笑︰“等狗官看明白了道道再想打時,一切已經太晚了。就等著困在城中受死吧”

    眾賊頭都哈哈狂笑起來,驚得林鳥飛起,引得賊眾開懷大笑,士氣空前一振,進軍更有力更快了,這不眼前就有座鎮子,殺呀這,一切都是咱們的。攻堅的第一批炮灰也有了殺呀。

    事情正如兗州官方設想的那樣,流寇果然沒敢進犯兗州城和駐軍硬踫,只敢在鄉下亂搶。

    禍只要不發生在自己身上,他們就能搖著扇子從容淡定挺著腰桿說話不腰疼,而且一個個智珠在握的名臣高人指點江山架式,知府、宦官團和倉皇逃來避難的縣鎮官方人員及相關士紳聚在一起,名為相商抗賊大計,實為開宴大吃大喝歡快享樂,就等著出兵反搶流寇,發財又立功。

    至于轄區眾生遭難這種罪責,以前會導致丟官降職什麼的,現在?朝廷哪會管這個。全國都在鬧賊變吶。只要本州能保住府城不失,並有能力自己剿賊收拾好殘局,這已經是最難得的大能大功了。區區百姓遭了賊寇禍害,這算什麼。無足掛齒啊。朝廷只會盛贊大獎,而不會責難

    由此,兗州知府等高官在縣鎮官等下級或下屬的馬屁聲中在城中安坐得心安理得從容不迫,毫不焦慮著急。當然,流寇張宗諤部在城外殺搶的也從容不迫,形勢寬松得很

    兗州官方如意算盤料錯了的是︰流寇不是把搶的財物帶在身邊搶到哪就帶到哪,而是積攢夠了一些就安排人悄悄送走,由另一部分守老巢的人悄悄接走。這股流寇並不是其它地方的那樣也是倉促冒起的。它是早有準備的自由勢力,而且就近在左近的沂州境內,搶兗州方便得很。

    這一點本身就注定了兗州官方想借流寇的刀搶劫百姓,然後官府再反搶流寇的計劃落空了。

    這個搶劫過程,張宗諤十分清楚,自己是在和官軍賽跑。

    必須搶在官軍行動之前既得搶到足夠多的錢糧等好處,也得最快卷積起足夠大到能正面硬抗硬耗官軍的勢力。所以,進軍極快,拼命搶並拼命席卷民眾不得不加入,並且讓強卷著加入的青壯立即參與殺搶嘗到甜頭並沾上罪惡血腥斷掉退路不得不跟著一條道走到黑,從中也挑出好手

    而兗州官方卻不知這是場官與賊的賽跑,只覺得是一切勝券在握,穩坐釣魚舟。

    他們不急,更不忙。

    來的近四萬之眾紅眼流寇分散在相鄰的各處搶時間瘋狂殺搶,不幾日就卷起近十萬之眾

    等到馬進听著探子的回報,感覺不妙時,張宗諤已經勢成,這回就不是賊怕官了,而是賊要主動收拾官。張宗諤安排人一邊繼續抓緊時間殺搶兗州全境聚集起更大勢力他怕附近的其它官軍來兗州助戰。不得不防。另一邊,他親自統主力大軍,卷著十幾萬之眾圍住了兗州城

    兗州知府等地方官剛開始還當笑話看︰本官(我們官方)還沒稀得出兵殺賊。你賊反而主動尋上門來送死送財了。好啊。既然這麼急著找死和上貢孝敬,那本官自然得順手成全了爾等

    可是,等到一眾官老爺官威譜擺得足足的,大小井然有序一起傲然上了城上往城外一瞧,他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城外,放眼處全烏壓壓的一片全是涌動的人頭,根本看不到盡頭。

     ——

    這得是多少人吶才能形成這等人規模!

    卻仍然不以為然︰烏合之眾爾。

    賊寇強湊的一擊即垮的泥腿子雜眾罷了。再人多勢眾也不足懼。有何可怕的?

    仍然沒當回事。

    眾老爺們都是自詡見識過大世面的。

    當年的海盜災不就是這樣?本官不也照樣平安無事?人多取勢嚇唬人的小把戲爾

    本官治國馭民,還怕人多民眾?

    民越眾,我官勢越強啊!

    賊,強聚的人多,說明搶的錢糧也多。人越多,錢糧越多呀,這是好事嘛。眼前若是人不夠多,本官哪有大財可發去

    文官與宦官們都是先驚後喜。

    有官員在貪婪的亢奮中還忍不住搖頭晃腦即興吟詞賦詩,感慨百姓之愚之蠢之可憐︰蠢貨,就知道隨大流!無能的草芥,總那麼容易被蠱惑被強迫感嘆眼前會發生的殺賊盛況。

    這種霸氣雅事盛況自然最得統治者的心,正撓到眾人癢處。

    自然,立馬就有相陪的讀書人等士紳大戶捧哏湊趣盛贊甚至吟詩作詞附合。氣氛熱烈歡快,引得正經進士榜殺出來的知府大人也不禁興致大發,也隨興口佔一詞。自然是贏得馬屁一片

    主將馬進卻眉頭皺著。

    他感覺這伙流寇不對頭。

    這幫人的主力部分,人眾,有序,似乎訓練有素是正經軍隊組織,與雜眾分明,刀槍很多,甚至弓弩等比較正經的遠程武器也不少,雖說是剛破了密州搶的,可也不應該能有這麼多。

    總之,這伙賊寇,怎麼瞅也不象是倉促鬧起的刁民地痞雜眾。似乎是早有準備

    他的結義兄弟兼手下第一悍將王嵩也道︰“不對勁。此賊怕是不那麼簡單。”

    馬進、王嵩這幫人才是行家,在眾文官宦官還在歡快相互湊趣取樂時已驚覺到危險。

    馬進擔心的是這伙所謂的流寇其實是二龍山強盜耍詐搞的陰謀。

    這不是瞎猜瞎擔憂,不是不可能的事。

    夏收時,二龍山強盜也在拼命到處搶錢糧充實家底,但各地鬧起抗稅起義形成起義大風暴,二龍山反而安靜下來,竟然沒有趁勢從中取利並加大朝廷危機,這事本身已經極不正常。

    另外,馬進也隱隱約約看明白了點,二龍山與水泊梁山,這兩股勢力雖然互不統屬,互不相干,肯定並不是暗中聯合對抗朝廷,卻也似乎有某種不言而喻的默契約定存在。

    比方說,梁山泊周圍的幾個州府是趙岳的利益地盤,二龍山強盜不得伸手撈過界。同樣的,其它地方都屬于二龍山的利益地盤,二龍山勢力可以隨便搶隨便打,梁山勢力也不得伸手。

    這,似乎是兩股勢力無聲而自覺意會約定的界限。

    守好約定,井水不犯河水,雙方相安無事,各干各的。最終誰是山東王,單憑各自的本事。

    馬進在梁山泊邊上的兗州當官有日子了,卻從沒見過趙岳本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只根據傳說的趙岳事跡以及滄趙家族的鮮明特色,他也能判定趙岳是個極重視規則的人。

    滄趙,信譽天下第一。

    這是趙岳的立足之本。他決不會觸犯這個家族傳統與聲譽,也就不會耍手段撈過界。

    而二龍山這方,那就不一定了。

    馬進參加了幾次進剿二龍山,對二龍山的主要頭頭腦腦也已有一定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晁蓋是個尊重綠林傳統的老實人,但這個老實也只是相對而言,具體的得看具體情況。

    那人說到底畢竟是個亂世的綠林梟雄,為了生存發展,為了野心,為團伙的利益需求,或者為了成為綠林霸主英雄豪杰這樣的面子和夢想,又豈會是真死板較真守規矩的人。只要好處足夠大,肯定是什麼事也會干出來的。強盜,終究是強盜,不是官府,不會真顧忌什麼形象。

    二龍山二號人物宋江,馬進覺得那人就是個腹黑陰險卻足夠高明的家伙,身兼官吏的腹黑狡詐歹毒和綠林豪杰所謂的義氣與凶殘手段,在這個亂世肯定是把混綠林攪動天下的好手。

    這樣的官僚與強盜為一體的家伙,嘴上說著規矩,實際卻是心里最藐視規矩最不守規矩的,就象官場中人一樣嘴上一套,套別人,背後干的又是另一套。只要有利,總有理由自圓其說。

    二龍山其它人,全是唯利是圖的勢力小人物歹徒罷了,眼里只有利,哪會守什麼規矩。

    如此團伙,自然不會真遵守和梁山泊勢力的約定,何況是沒說明的只是相互默契的約定。

    以前,二龍山從不向山東西南伸手撈過界,那是它的勢力不夠大,不敢挑釁趙岳。

    當然,現在二龍山這方面勢力強大真牛起來了,卻也必然仍不願意和趙岳發生正面沖突。

    因為趙岳的勢力也大了。

    盡管外界誰也不知道梁山兵力到底有多強大,但肯定是不弱的,只怕比二龍山勢力還強大。滄趙家族的底子在那。家族的形象最有號召力最能吸引人才。趙岳本人也不是一般人。這就是優勢,比天下任何造反勢力都強大無可比擬的優勢。

    只幾次進剿中收納的禁軍就足夠梁山厲害起來。

    趙岳死呆在梁山泊內不動,卻已經足以讓朝廷深為忌憚,讓天下其它勢力不敢輕易招惹。同在山東混的二龍山勢力沒那麼蠢的會主動挑起和趙岳的爭斗便宜官方,但這不妨礙耍其它手段。

    這次抗稅起義風暴就是個最好的渾水摸魚機會。

    梁山泊周圍的州府是山東這治安最好環境最穩定、人口最多、錢糧等財富也相應最多的好地方。二龍山勢力周邊卻恰恰相反,要麼是荒蕪無人煙,要麼是屢遭禍患的,人寡財少,又有青州重兵堵在門口,二龍山強盜想搶掠積攢起家底過好日子,豈能不貪婪瞅著梁山泊周圍眼熱心動。

    趁著鬧抗稅起義,二龍山利用這個形式搞事,隱晦的把手伸進趙岳的利益地盤,這不奇怪。而兗州正是趙岳的利益地盤,而且正是最富的,既未經歷唐斌之亂洗劫,也沒遭受其它禍害,在二龍山強盜眼里無疑是最肥最有誘惑力的一塊肉,要搞,自然會最先最重點搞這里。

    馬進擔心是這個。

    他感覺知府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戰機被耽誤了,立即嚴厲下令全軍嚴肅起來正視這場戰爭。

    敢輕視流寇,大意輕敵,城若破了,大家全得死。

    馬進對眾將大喝提醒著。

    正城頭忙著吟詩甚至唱起新詞小曲玩瀟灑風流的眾文官以及宦官士紳大戶們一听馬進警告說流寇極可能是二龍山強盜假扮的,頓時嚇得脖子全一縮,甚至兩股戰戰,再也瀟灑笑不出來了。

    兗州府終于對眼前的禍亂高度重視起來。

    知府和執法宦官等權勢大佬都緊張不辭勞苦奔走也忙起嚴厲督促和重賞鼓動軍隊奮勇守城

    隨後的事實也證明,他們沒緊張錯。

    張宗諤打破過密州城,很明白怎麼對付兵力更強大的兗州城。

    一上來,他就采取了人多勢眾的猛攻,根本不先用人做小規模試探城防哪強哪弱哪是漏洞。

    反正有的是炮灰。

    十幾萬吶,可隨便揮霍隨便死。死多少也不用心疼,還能從中挑選出可用的好手。

    上來就用數萬人展開全面猛攻,就能最快最有力試探出城防弱點並威懾打擊住官軍士氣。

    為打敗兗州軍,張宗諤事先也做了盡可能充沛的準備。

    梯子、盾牌準備了無數。

    此時一開戰,主力部隊分在各處為督戰隊,揮刀槍凶狠強逼著席卷的雜眾猛撲城池。

    數萬人一起進攻,一人帶些土石等上去,似乎眨眼間輕易就填出了過護城河的進攻路。城上箭雨猛射下來。城下混亂甚至哭喊著卻不得不依令快跑向前的人群不斷有人中箭慘叫倒下,但城上守軍無論怎樣努力射擊也根本阻擊不住如此洶涌狂潮。

    人潮一被箭雨嚇住,立即就會被督戰隊殺人威逼得再次前進,很快會化為失智的瘋狂

    護城河被廢。無數梯子搭向城頭。無數人以各種窮形惡相和武器爬向城上只密密麻麻就令人頭皮發麻心驚氣短,無窮無盡根本殺不盡捅不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攻約梁山》,方便以後閱讀攻約梁山698節山東亂9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攻約梁山698節山東亂9並對攻約梁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