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德國發生的事情對于胡文海來說只是隨意提了那麼一下,從推到柏林牆到兩德統一這段時間里,國內很多急需從東德引進的項目就已經完成了。後面不論是提供貸款擔保,或者是打通到中國的陸海交通線,更多的工作都交給了中鐵建投和各種民間團體自發去進行了。
    從1990年以來的九十年代初這幾年,國際形勢用風起雲涌、波譎雲詭都不足以形容。甦聯的轟然解體,就連美國人都大吃一斤。究竟要如何來面對這段歷史,是真正考驗一個人智慧的事情。
    這里的智慧,已經是超脫了利潤、人才、技術、資本這些小聰明的範疇,而是需要大智慧、大視野,以看穿人類歷史本質的目光,去審視人類自身命運的能力。
    無疑,以胡文海如今的能力,可以說勉強能夠站上了歷史的棋盤。從一枚棋子,成為棋手背後一個觀棋多語的“小人”了。
    過去幾年時間里,胡文海的作為更多是利用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抓住一切機會用于積累自己的資本。這樣做的一個好處,當然就是不需要去衡量整個世界局勢的變化,只要一心一意的將別人的錢揣進自己的兜里便可以了。
    然而作為一個棋手,胡文海必須要開始轉變思路。錢對他來說,已經意思不大了。做事的格局如果繼續局限在“錢”或者技術、設備這些東西上,那麼他也就只能止步于棋盤上的一枚比較重要的棋子位置。
    隨著他對這個世界線的影響越來越大,可以預見未來的歷史走向,將不會再被他所完全掌握。胡文海如果想要保持自己的優勢,就不能只是單純的對世界線進行“掠奪”式的開發,更加要注重“布局”,營造將未來繼續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利形勢。
    從棋子向著棋手思路的轉變,直接導致了胡文海手段的升級。最直接的就是他看待問題、處理問題,不再只局限于“術”的層次,而是更加傾向于造“勢”。
    不過目前看來,甦聯的歷史到這里,似乎並沒有多少改變。1991年八月,戈爾巴喬夫不顧全民公投要維持甦聯聯邦制的呼聲,與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的首腦達成協議,準備在《新聯盟條約》下組成新的邦聯制甦聯。
    8月14日,《新聯盟條約》文本向社會公布,頓時引起整個甦聯的全面嘩然。
    甦聯的命運,無論如何似乎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胡文海又能、又應該做什麼呢?
    “舍寧同志,歡迎您能夠率團來訪中國。”
    照相機的閃光燈頻頻閃爍,系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手捧鮮花的跑上來。紅地毯的末端是一長串的福特進口公務車,讓整個場面對甦聯人來說充滿了久違的熟悉感。
    外交部的工作人員組織了相當熱烈的儀式,用來歡迎這次歷史上本不存在的,甦聯訪問中國的使團成員們。
    從美國在90年開始對中國加緊遏制之後,中國國內也在尋找打破這種局面的辦法。作為世界兩級之一,長者在今年五月曾經對甦聯進行了一次領導人訪問。從外交禮儀出發,甦聯也應了中方邀請,安排了這次以甦共中央書記奧列格西蒙諾維奇舍寧帶團,對中方進行的回訪。
    當然,原本的計劃里回訪的領導人肯定不是舍寧這個級別。不過在一些甦聯內部人士的操作下,比如說有克留奇科夫的推薦啦,或者是鮑里斯普戈的某些安排,舍寧本人對此倒也沒有太多的意見。
    他的位置雖然已經可以算是甦聯高層,但還不至于能夠對甦共核心的安排作出反駁。
    與年初長者訪甦不同的是,這次舍寧帶領的甦聯訪問團規模可以說是相當龐大。350人經濟艙座位的四架伊爾86客機依次在機場降落,預示著這次甦聯方面對中國訪問的人數超過了一千人的規模。
    這個遠超過外交慣例的訪問團人數實際並不那麼奇怪,似乎是為了要向自己的“老大哥”們展示中國幾十年來的發展成就,newmart集團為此開出了一個相當誘人的交易。
    甦聯的官方使團人數只有三十四人,不過隨行的甦聯各行業專家學者和高層智囊,來回路費和生活、旅游費用全部都有newmart在甦聯國內部分進行報銷。
    除此之外,每一名有newmart集團認可的學者加入訪問隨行名單,甦共組織處都能得到一千美元的額外“報酬”。
    這是一個非常“因吹絲停”的數字,從官方匯率牌價來算,一千美元實在算不上什麼。甦聯一個教授的月基本工資大概就有兩三千盧布,一千美元理論上不過是他們半個月或者是十天的工資而已。
    然而如果這筆錢被集中使用,一百多萬美元對于甦共組織處可著實是一筆肥肉。
    不得不說,作為世界兩極之一,這年月甦聯的外匯儲備甚至還沒有中國多。一百萬美元對于甦共組織處,意味著在體系內的話語權被極大的提升了。
    雖然到了1991年的8月,它早就已經沒有什麼話語權可言。不過如果是組織出國訪問,甦共的號召力還是能夠擔當起一支豪華團隊的。
    從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到共青城的甦霍伊,甦共組織處幾乎是完全遵循newmart開出來的名單來照方“抓”人。到最後的結果就是,甦聯民航足足用了四架伊爾86才滿足了使團的需求。為期一周的訪問能夠創匯一百萬美元,這樣的好事說實話可真是不多。
    機場簡短但熱烈的歡迎儀式結束之後,中方將甦聯外交團隊進行了分別的安置。newmart集團的金援當然不是那麼好拿,這些甦聯的精英學者們將在接下來的一周分別趕赴中國各地,“參加”中方安排的各項考察活動。
    甦聯專家如果在考察中能夠提出合理化的建議,newmart集團已經承諾了數百到數百萬美元的額外獎金規劃。
    甦共組織處對此心知肚明,這不過是中國人拐著彎想要大規模收購甦聯技術的手段而已。如果是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技術買賣,這筆錢落不到甦共手里,對于中國方面來說時間和程序成本也讓人無法接受。
    克格勃和內務部,早就已經對各位專家學者們進行了出國前的緊急培訓。哪些東西能夠拿出來、哪些需要保密,出售技術的報酬如何分賬,都已經做好了方案。
    什麼?阻止中方獲得甦聯技術?這種話是絕不會有人有機會說得出口的!但凡有這種想法的,克格勃的秘密警察早就已經把人扔進秘密監獄了。
    這不是,甦聯方面訪華使團抵達的第二天,兩支甦聯專家隊伍就坐上了中國民航的客機,分別向著盛京和大港出發了。在那里,盛飛和大港造船廠,已經是翹首以盼。
    甦霍伊的技術團隊這次是中方主要的邀請對象,尤其是甦27的技術和工藝設計師,更是開出了一次講座一萬美元的天價。雖然這筆錢要上繳一大部分,但甦霍伊的這些隨團工程師們仍然可以留下一筆錢,或者newmart的提貨�Дm嗆苡杏棧罅Φ難≡瘛  br />
    當然,參加交流活動的可不止是甦霍伊的團隊。黑海造船廠的瓦列里瓦西里耶維奇.巴同志在大港造船廠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這位在未來中國軍迷圈子里名聲響亮航母總師,這次可是胡文海欽點的邀請對象。
    這位老爺子可以說是甦聯紅海軍的傳奇人物,從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兩艘直升機航母的分系統工程師,到基輔級的綜合設計師,再到明斯克號的核心設計總師。到了庫茲涅佐夫號,巴已經是黑海造船廠的航母設計部主任。
    未來中國的第一艘航母的底子瓦良格號,干脆就是這位的“親兒子”。
    當然,這些履歷並不能因此就讓他在中國軍迷圈子里大名鼎鼎。真正讓胡文海對他“念茲在茲”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在購買了瓦良格號之後,這位老爺子是自己帶著簡歷“買一送一”,跟著航母一起到了青島特種船舶設計院的“***”。
    後世干脆在中國定居的巴老爺子,真正能算的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這樣的國際友人,胡文海當然是記憶深刻。憑借他和中船重工的關系,早早就為老爺子預定了大港造船廠的一個重量級職位。
    當然,這些安排對于巴或者其他甦聯專家還沒有正式進行接觸。對于這些甦聯專家來說,這次隨團訪問不過是一次短暫的休假和大規模的學術交流。雖然規模實在是過于大了一點,不過newmart集團財大氣粗,出錢的大爺當然是您說什麼是什麼了。
    出差一周就有一千美元的保底收入,這樣的好事可不是隨時都有的,大家都在想著拿到這筆錢之後回國要如何改善一下生活。至于這次隨團而來的上千名甦聯專家,他們並不知道,這次離開甦聯也許便是永遠。(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