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重器

第六百三十三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周碩 本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歷史果然還是有其慣性。

    空軍在得到甦27之後,對于作為備件的al-31f發動機立即青眼有加。再看看已經開發了小十年,卻仍然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渦噴15,沒有怨念是不可能的事情。

    把希望寄托在黎明廠能夠按時完成渦噴15的仿制上面,顯然是不怎麼靠譜的事情。而原定計劃為十號工程配套的太行渦扇發動機,相當一段時間里恐怕都只能是“不太行”。

    按照歷史進度,太行別說是九十年代了,三十年後的太行b裝機率都還很感人。否則殲二十a試飛過程中,也不至于要繼續使用三姨夫。

    國內對三姨夫實際上是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在國內青黃不接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得到優秀航發的渠道。恨也是一樣,誰讓國內航發實在是不爭氣,只能在毛子這棵樹上吊死。

    可想而知,因為三姨夫國內在毛子那里會受了多少夾板氣。

    要在十號工程計劃進度下得到一款匹配的國產發動機,似乎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有了從甦聯得到al-31f的機會,那麼何不把這款發動機用到十號上面?空軍方面也不知道究竟是誰,突然開了這樣的一個腦洞。

    顯然飛機或者汽車開的再好,f1的賽車手不可能是個汽車設計專家,而空軍的飛行員同樣不是個飛機設計專家。

    空軍並不知道對于一款已經接近定型的戰斗機,換發是個多麼大的工程。

    而且al-31f原本只是作為甦27這款雙發重型戰斗機的配套,技術要求與十號的單發中型戰斗機差別非常巨大。

    簡單來說,雙發戰斗機對發動機的可靠性並不那麼看重。甦27有兩朵菊花,一個發動機出現問題,還可以用另一個發動機提供動力飛回來。

    然而如果是十號在空中發動機出現問題,那唯一的結果就是飛機墜毀,運氣不好也許飛行員還要面臨生命危險。

    而事實上,al-31f的可靠性,確實成為了十號的一塊心病。由于潤滑油供應系統在設計上的先天缺陷,三姨夫的軸承系統在劇烈運轉過程中,會變得很不可靠。

    而作為一款戰斗機,十號的飛行過程中顯然會有很多時候,面臨惡劣和劇烈的發動機工況。

    三姨夫造成的十號飛行事故,最知名的莫過于東海艦隊2015年的訓練中在台州的一次墜毀。飛行員為了躲避居民密集區,硬是堅持到了高度降低到兩百多米才最終跳傘。

    在這個高度,對于戰斗機跳傘來說幾乎和貼地也沒什麼區別了。

    當然,發動機這個問題在原版f-14a上面也同樣非常突出。tf-30那糟糕的可靠性,硬是讓f-14的10萬小時平均故障率達到了6次,比美國海軍戰斗機平均事故率高出了20%(issing)!(issing)!(issing)!(issing)!(issing)

    當年拍攝壯志凌雲,就因為發動機問題,美國海軍甚至犧牲了一位將軍。

    在海軍飛行員的強烈要求下,格魯門最終為f-14換上了f110-ge-400發動機,這才解決了f-14從娘胎里帶來的心髒病。

    由此可見,世界各國在戰斗機發動機可靠性的要求上,都是非常高的。al-31f的設計缺陷,對殲十的性能雖然沒有造成影響,但對飛行故障率的“貢獻”卻是不小。

    胡文海對這段歷史當然心知肚明,十號工程如果能解決發動機的問題,不用三姨夫當然是最好。

    但問題是放眼國內,似乎並沒有解決十號工程發動機的機會。

    等等。

    事情恐怕並非如此。

    宋文驄看了屠基達一眼,躊躇了一番,這才接著說道︰“我听說,胡總的手里有一套甦聯r-35渦噴發動機的全套技術資料?作為r-29發動機的後續型號,它的性能應該比渦噴15要好一些。”

    胡文海聞言一拍額頭,頓時恍然大悟。

    渦噴15的仿制對象,是中國從埃及得到的米格23上的r-29渦噴發動機,逆向測繪得到的設計參數。

    而米格23曾經裝配過四款發動機,對應不同的型號。米格2l裝備的是r-b裝備的則是al-21f,由此可見圖曼斯基局的渦噴發動機技術可謂一脈相承,具有非常良好的可替換性。

    仿制r-29的渦噴15發動機既然難產,那麼轉而仿制擁有全套技術資料的r-35,同樣可以代替渦噴15為十號工程提供配套。

    r-35不僅推力比r-29更大,推重比更是達到了7.2的水平,而渦噴15的推重比不過才6.5。不論是性能、可靠性還是可維護性,這款發動機都可以讓人滿意。實際上從r-35之後,甦聯的發動機研發就轉向了渦扇技術,也就是說r-35其實可以算是實實在在的末代渦噴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米格23與十號有一點相同,它們都是單發戰斗機!

    也就是說,r-35的可靠性是很高的,能夠適合單發戰斗機的需求。

    宋文驄在十號工程與熊貓項目組的信息交流中,從吳大觀口中得知了r-35的消息,這才迫不及待的在亞運會期間找到了帝都來。

    最重要的是,胡文海手里這些r-35的技術資料,可不僅僅只是發動機的設計和工藝資料。

    當年克格勃因為胡文海按分量算價錢的政策,可是廢盡了腦筋的挖掘所有與r-5能扯上一點關系,就不管不顧的全都搜羅了出來。

    這份文件,可以說是從最基礎的材料到工裝夾具,從設計思想到參數計算,從總裝工序到軟件集成,幾乎包攬了與r-35有關的一切信息。

    雖然r-35已經是一款七十年代研發生產,裝配的是現在看來戰斗力稍顯過時的米格23戰斗機。但是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還從來沒有如此完整的了解過一款渦噴發動機的整個研發過程。

    對于早早就和甦聯鬧翻的中國來說,航空發動機的自研道路實在是太過曲折。仿制和從某些渠道零星得到的資料,顯然不足以讓中國航發行業完整的了解渦噴發動機的研發思路。

    從這一點上來說,胡文海弄到的這批資料,實在是太過寶貴了。

    想到這里,胡文海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他確實沒有想到,當初只是一時心血來潮,弄來給兩位吳老進行參考的資料,原來竟然有這麼大的用處!

    “宋總既然覺得這批資料有用,那就拿去用好了!”胡文海摸著腦袋,嘿然道︰“這批資料原本就是用來幫助國內航發發展的,宋總如果能用得上,那就說明我這錢沒有白花。我一個私營企業,渦噴發動機本來也沒有什麼用處嘛。十號工程既然有需要,我這就讓人將資料復制一份給你們拿走。”

    胡文海說著話的功夫,就舉起手來,將宋文驄要說的話堵了回去︰“宋總就別提錢的事情了,磕磣我呢是不?”

    听到胡文海的話,宋文驄和劉大響、江和甫兩人對視一眼,不由的松了口氣。

    胡文海能夠這麼痛快的答應這個要求,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這批資料原本就保存在吳大觀主持的動力研究院手里,實際上是和熊貓項目發動機實驗室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動力研究院負責的項目很多,諸如微型渦噴,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還有很多電力技術。像是燃料電池,高壓輸電,變頻器、電力開關和電動機牽引傳動等技術,都在它的研究範圍之內。

    而航空發動機不過是動力研究院下面的一個研究所,在八十年代技術流通不暢的情況下,外界很難得知其內部掌握著什麼樣的資料。

    幸虧是有了兩個項目的合作背景,這才讓r-35的資料浮出了水面。

    而正如胡文海所說,對于新科r-35的資料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向宋文驄和十號工程開放算得上是物盡其用,何樂而不為。

    然而即使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對胡文海這麼大方的決定,宋文驄等人仍然感覺喜不自勝。按照他們原本的計劃,可是做好了用真金白銀來買的打算,畢竟這批資料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胡文海如此大方的無償開放,確實是有些出乎他們的預料。

    屠基達不失時宜的站了出來,搖頭向著宋文驄等人說道︰“老宋,你看我早就說過,胡總對咱們軍工工作是非常支持的嘛。”

    “我的錯,確實是我的錯!”宋文驄哭笑不得,點頭道︰“來之前就听說過胡總的事情,不過到底沒有親自見過,難免有些懷疑……”

    “如今見了面,感覺怎麼樣?”

    宋文驄不由豎起大拇指來,嘆服道︰“聞名不如見面,服了!”

    胡文海這個“賽孟嘗”的名氣,在國內軍工行業也算大名鼎鼎。不過這個年代國內思想還是略偏保守,有問題找國家才是正常路線。要求到個人頭上,對軍工系統難免有些顧慮。

    胡文海的事情大多數人即使听說了,也都只是當成一個都市傳說。便是宋文驄的心里,其實也不太相信一個私營企業主會有這麼大方的時候。

    不過事實勝于雄辯,誰能想到堂堂一個世界首富,賺錢只是次要工作,穿越重生回來的主要工作竟然是“援共”呢?

    胡總的這份主業實在是有些辛苦,既不能大肆宣傳,又要讓人心領神會,實在是“我也很絕望”啊!(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重器》,方便以後閱讀帝國重器第六百三十三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重器第六百三十三章 無心栽柳柳成蔭並對帝國重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