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胡文海轉過身,一個穿著藍色中山裝的中年人,正站在他身旁笑的非常熱烈。
“哎呀,你是新科集團的胡總吧?”
來人大概四十多歲,頭發早早的已經呈現出地中海的趨勢,不過看起來倒是並不影響他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干練和利落精神。
“嗨,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臨安萬向節廠的魯冠球。”
他就這麼說著,伸出了自己的手。胡文海略微愣了一下,隨即連忙主動握住了魯冠球的手,有些激動的晃了一晃。
“哎呀,沒想到竟然在這里遇見了您,真是太意外了。”
魯冠球何許人也?胡文海竟然如此激動。
或許可以這麼說,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胡文海,那麼如今扛起中國企業家大旗的,就應該是魯冠球了。
臨安萬向節廠,最初是1969年有七個農民成立的土作坊。不用說,這七個人里有一個人的名字,就叫做魯冠球。
到了1979年,魯冠球瞄準了汽車上的一個關鍵部件萬向節,甚至把企業的名字都改成了萬向節廠。
八十年代末,經過十年的發展,如今的萬向節廠年利潤超過五千萬,有的工人甚至年收入十萬!八十年代末的五千萬利潤,這在中國可以說絕對是獨一份了。
臨安萬向節廠的廠長魯冠球,由此在1985年登上了半月談,成為全國十大新聞人物、家喻戶曉的改革明星。
萬向節廠生產的萬向節不僅在國內無從敵手,甚至成為了美國通用集團汽車生產的供應商,大大的提振了中國工業界的士氣和民心。
對于一個曾經成長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胡文海對魯冠球以及他的事跡,可以說是耳熟能詳。
魯冠球和他的萬向節廠,更是在這個年代的中國人心中,一面代表著“未來還有希望”的旗幟。
魯冠球同樣熱烈的晃動著自己的手,滿面真情實意的說道︰“哪里,我可是盼著今天能在這里遇到胡總的。沒想到我魯冠球運氣不錯,竟然是心想事成了!”
胡文海和魯冠球,不啻是如今中國企業界的兩面旗幟。
兩個人的相逢,甚至可以說是有著某種時代大潮下的歷史意味。
毫不客氣的說,他們大概便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了吧!
“雖然听說會議邀請了胡總,不過新科不比我那萬向節廠,家大業大事情多,我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這可好,總算是能一睹胡總的風采了!”
魯冠球看起來比胡文海竟然還要興奮,拉著兩人的手不松開,眼楮里閃著光的上下打量著他。
“胡總真是年輕啊,年輕好,也只有年輕人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魯冠球甚至表現的有些失態,嘴里不停的吐露著自己的激動心情︰“有了胡總這面旗幟,說實話,我和萬向節廠都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國企了不起,可是像咱們這樣的鄉鎮企業、私營企業,不是也能干大事嗎?胡總大概不知道,從報紙上突然看到北方有個私營的新科集團的時候,我甚至激動的一晚上都沒睡著。咱們這樣體制外、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私生子,總算是也有靠山了!”
“魯總這話說的太過了,我不過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哈哈,胡總的工作如果還微小的話,那我的工作就更不值一提了。年輕謙虛是好事,但也要照顧一下我這樣老人的心情嘛!”
魯冠球說的風趣,語氣又誠懇,胡文海只好摸著鼻子生受了他的恭維,一時之間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