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重器

第五百零四章 實話換設備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周碩 本章︰第五百零四章 實話換設備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有的時候不能不承認,電影雖然被稱為第七大藝術,但是其本身對技術的依賴絕對是超過了前面的其他六個藝術形式。

    不論是繪畫、音學、戲劇、雕塑,技術總是屈居于藝術之後,更多是在探求人類思想,是以“人”為本。一個窮光蛋,並不影響他是一位藝術大師。

    但是電影這個第七藝術,卻是嚴重的依賴于資本。

    每一次技術進步,對藝術的表現形式都是一種顛覆。從黑白到彩色,從默片到有聲,從幕布到熒屏再到imax,從2d到3d,從一塊屏幕到虛擬現實,技術的變革讓這種藝術越來越“昂貴”。

    而更先進的技術,又更能承載藝術家們在電影中使用更多的表現手法,傳達更加細膩而真實的感受。

    八十年代國內的電影拍攝,受限于設備和器材以及拍攝手段,導致表現手法照香江的港片和好萊塢都有相當的差距。

    比如說後世普遍采用的吊鋼絲拍武打,最起碼你要有一台吊機吧?在蓋樓大多都是手工的年代,電影廠又上哪里找吊機來拍攝?何況以國內幾個電影廠的需求量,又有哪個重型機械企業,會投入資金為拍攝電影專門投入技術去開發高空攝像之類的配件?

    要指望電影廠自己搞,這個就更不現實了。

    所以八十年代的中國電影,大多都是以情節取勝,視覺享受這個東西是講究不了的。

    可說是情節取勝,但這個年代里電影廠的工作者們都是一群什麼人呢?用華影之王里的話來說,是從牛棚里剛平反的憤憤不平的“舊知識分子”們。

    除了會哀嚎“我們知識分子怎麼能去干農活”的河殤流,這幫人還能寫出來什麼狗屎東西呢?

    既不接地氣,也沒有什麼人性上的共鳴,除了吹捧自由主義和黑tg,這幫子所謂的“文化人”腦袋里就只剩下一堆牛屎了。

    這些人寫出來的文字別說接地氣,簡直就是充滿了“負能量”,又怎麼可能轉換成好的影視作品。

    當然,也不是說八十年代就沒有好電影了。電影廠里一些編導還是創造出了不少優秀作品的,也能做到貼近觀眾生活,適當解放思想。比如說著名的廬山戀,可以說為國內社會風氣解放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像芙蓉鎮這樣的電影,雖然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波瀾,但仍然沒有擺脫政治運動的窠臼,距離商業化的電影差距非常的大。

    如今電影廠一部電影的拍攝預算不過十幾二十萬就是大制作,說實話,哪有什麼資本去追求視覺效果呢。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

    所以當王大海看到《三國演義》的成品之後,頓時就坐不住了。

    這電視劇的視覺效果竟然跑到了電影的前面,這叫什麼事兒?

    看看三國演義的拍攝條件,攝影機和膠片是進口的高清產品,拍攝手段上更是花樣層出不窮。除了軌道攝像、空中設想,在戰役鏡頭中甚至還有從直升機向下拍攝的俯瞰鏡頭!

    要知道在此之前,這樣的大手筆基本上就只有八一廠近水樓台才玩的出來。

    真是羨慕死個人了。

    如今王扶林的大金主就在眼前帝都廠的廠長王大海哪還有不抓住機會的道理。

    “胡總,這設備你們閑著也是閑著。三國演義後期少說也要做一兩個月吧?拍攝器材不用也要計算折舊,借給我們用用,也不會掉一根毛不是!”

    胡文海對王大海的勸說不置可否,轉頭看向王扶林,沉穩的說道︰“王廠長這個要求我不能拿主意,設備雖然是我購買的,但使用上我絕對尊重王導的意見。如果王導認為借給帝都廠不影響工作,那咱們再來談具體的問題好了。”

    “這個,我暫時還不好說。”王扶林皺眉,為難的說道︰“後期制作也有可能要不拍一些不滿意的鏡頭,並不是就完全不用拍攝設備了。”

    听到王扶林這話,胡文海沒有再把事情往他身上推,轉而向王大海強勢的說道︰“王廠長也看到了,既然王導接下來還有可能要用這批設備,我想這件事就不用再說了吧。”

    “可是、可是,也不一定就肯定會用吧。”

    王大海說的這話,聲音越來越小,自己也知道有些沒有道理。後期制作補拍或者重拍,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若非他之前就說服不了王扶林,也不會直接想要從胡文海這里尋找機會了。

    胡文海看看王大海,再看看王扶林。話說回來,王扶林做後期要有帝都廠的支持,關系真弄的太僵硬了恐怕也不是好事。

    他沉吟片刻,忽然向著王大海伸手,示意兩人到外面去商量一下。

    將織霞和王扶林留在屋子里,胡文海和王大海兩人走到了屋子外面的大樹下。

    夏日的槐樹下擺著兩張躺椅,大槐樹仿佛一張巨大的遮陽傘。胡文海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大樹往往並不只是一棵樹,它更多象征著的是“歷史”和“底蘊”。

    像這樣的“裝飾物”,在繡城那些幾十年歷史的工廠里,總是讓人生出難以抑制的驕傲。

    而這種歷史的底蘊,在帝都當然更加俯拾皆是。

    王大海專門拿出自己紫砂壺,給兩人倒上一杯清澈的熱茶,配上樹蔭下涼爽的微風,便是這夏日最好的享受了。

    胡文海放下茶杯,他雖然在品茶上沒什麼水平,但也喝得出來肯定是好茶了。

    “我有些問題,想听王廠長能說一番實話。”

    胡文海正色︰“咱們就當是交淺言深吧,您說實話,我送帝都廠一套和王導一樣品質的設備。您如果說有一句半句假話,讓我看出來,那咱們就當今天沒這回事,您看如何?”

    王大海坐正了身體,神情嚴肅了起來。他原本只當是賣個人情的事情,多少帶了些輕松的想法,不成也就是有些遺憾。

    然而胡文海的這個表態,顯然要嚴重一些。

    “您說,我如果不方便的,最多閉口不言,絕不說假話糊弄你就是。”

    “好。”

    胡文海點了點頭。

    “您對未來十年、二十年和三十年,中國人思想的變化,有什麼預見嗎?”

    “這個……”

    王大海沒想到,胡文海竟然一開始就扔出來這麼危險的一個話題。

    作為電影廠的廠長,王大海當然要對社會思想有所把握,才能創作出貼合觀眾的作品。

    然而如今社會的思想潮流變化多端,未來究竟走向何方,實在是有些不好說的。

    何況王大海自問,未來的社會思想變化,就是自己真有什麼預見,恐怕也不敢說出口啊。

    真要把心里話說出來,恐怕妥妥的是要犯錯誤吧?

    “王廠長不好意思說,那我說幾句,你來回答贊成、還是不贊成吧。”胡文海看了王大海一眼,干脆搖頭說道。

    “以如今的社會發展趨勢,社會會越來越物質化,人們的思想將越來越自由。十年內,過去三十年的輿論風向將會徹底被摧毀,二十年,國家在宣傳口上將全面潰敗。三十年,賣國賊們將充斥所有的輿論領域。”

    “這不太可能吧……”王大海不自覺的腦袋有些發暈,額頭上出現了一片細碎的汗珠,怎麼也沒想到胡文海竟然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這樣的對話,已經不局限于人情來往甚至是商業往來,而是在交換政治傾向。胡文海說這是交淺言深,以他帝都廠廠長的敏感身份,簡直比見面第一句話就要娶他孫女還來的突然了。

    “您一定覺得我對未來太過悲觀?不,其實我對中國的未來非常樂觀,二十年里我可以保證中國能站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上。”胡文海重復道︰“我對此非常樂觀!”

    “但也正因為如此,反撲會比歷史上來的更加凶猛而歇斯底里。”

    “歷史上?”王大海有些納悶的思索,胡文海說的是哪段歷史。

    胡文海的目光緊盯著王大海的臉孔,希望能發現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您覺得,中國是否應該全面向歐美發達國家學習呢?不僅科學技術,思想和制度也應該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學習?對于如今社會上,很多人千方百計想要出國移民,認為中國的社會從文化上、制度上,根本就是錯的,應該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這些問題您是怎麼看的?”

    王大海略微一愣,首先想到的就是胡文海的身份。

    胡文海是什麼身份?中國最大的資本家啊,說不定還是全世界最有錢的資本家。他問的這話,是什麼意思?

    想給資本在國內張目找代言人?想讓社會環境向適合資本發展的歐美國家模式轉變?

    想到這里,王大海眼楮一立,毫不猶豫的說道︰“中國人又不是沒有自己的文化和制度,怎麼能全盤照搬國外的模式?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當然要堅持對自己的道路有信心!”

    “只要我王大海在位一天,就不能允許這樣貶低中華民族的思想出現在帝都廠拍攝的電影里面!”(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重器》,方便以後閱讀帝國重器第五百零四章 實話換設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重器第五百零四章 實話換設備並對帝國重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