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時候,他心里漠然地嘆了口氣,但心中也非常明白,凡修煉功法最忌走火入魔!
所以呢!他心中已經決定將《楞伽經》放回經架上,然後記下其位置,待自己的心境穩定、平和後,再來觀摩《楞伽經》也是不遲。
他依依不舍地將《楞伽經》合上,其實任誰眼前有本絕世功法,任誰都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肯定會迫不及待的開始修煉,或者將絕世功法記下來,等到安全的地方再修煉。
而往往這種時候,也是最考驗人的心境的時候,如果一個人的心境過于強大,這個人就表示得越淡定,反之,則心跳加速,甚至可能導致呼吸困難而死。
而這種時候,他能將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然後再修煉絕世功法,這才是現在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相反,若按捺不住自己的心,執意要修煉,那麼這些人便是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可能走火入魔而亡。
其實人都是有**的,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當人的**大于理智時,**會漸漸擴大,從而發展成貪婪。這貪婪會讓人流連忘返、欲發不得,使人上癮!最終會變成偷殺搶盜的罪犯!
其實世界上,真的很少有想他一樣的人了,遇事不亂,可忍住心中的沖動、**,克制自己不去踫《楞伽經》!
因為他知道,自己看了之後,肯定會按捺不住沖動,回到禪房就開始修煉,但這種開始,往往結果都是不美好的,走火入魔不是說說的,是真的存在的!
有些人,往往是是不信邪的,可謂是偏偏虎山行,這些人的內力以及其武功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甚至走火入魔而亡!
因小失大,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但這種行為,人人都會存在!
其實像他一般的人,真的已經寥寥無幾了!
話歸正題,他毅然決然的將合上的《楞伽經》放回到經架上,隨後,他用眼楮環繞四周,將其《楞伽經》放的位置,給記錄下來,待下次方便尋找!
所謂心急吃不到熱豆腐,他自然是不心急,《楞伽經》就放在這里,就在藏經閣中,還能被偷了不成?
這藏經閣守衛森嚴,江湖人士如何能偷得走?
且這藏經閣還是少林寺的重地,豈能容江湖人士隨意猖狂?
況且世人鮮有人知《楞伽經》里存有絕世功法,且《楞伽經》還是梵文,中原人士少有人懂,而懂梵文的人也往往不知道《楞伽經》中存有絕世功法,至今也未嘗有外人發現!
那麼不懂梵文,自然也不會來翻看《楞伽經》,因為即便你看了,也看不懂其意思!
他看著《楞伽經》放的位置與其他經書基本對稱,但卻有一絲絲刻意,還比較明顯,顯然這樣是不行的,很容易暴露!
他皺了皺眉,伸出手將《楞伽經》隨意地擺了擺,然後看了看,這樣就隨意多了,也自然多了!
他在心里默默地念道︰“還算不錯吧!”比較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轉身離開這里。
他好似穿過蜿蜒曲折的隧道,不經意間,竟走到了藏經閣的閣門前,他緩緩地邁出一只腳邁過門檻。
待他走出藏經閣後,他向看守藏經閣的沙彌們問好,並且道了聲︰“多謝各位!”
被行禮的沙彌們,也紛紛回禮,“本是小僧之責!”
他微露出笑容,緊接著又繼續向前方走去
他感覺自己的耳旁,仿佛回蕩著忽近忽遠、悠悠蕩蕩,此後,細微卻令人清醒的誦經聲,此起彼伏,好不安祥、祥和的誦經聲。
猶如沐浴般的舒心,此如心曠神怡,讓他仿佛陷入佛家無欲界的幻想中。
就這樣的一種狀態,他整整地維持了半個多鐘頭有余,也就是兩刻鐘。
待他醒來的時候,事物依然如故,郝然之間猶如剎那一剎。
他本意識的想放回禪房休息,並不想前去少林寺的正殿,只是因為正殿里的香客眾多,並且還許些擁堵,而他的內心是不願意去人多的地方去光觀瀏覽。
其實哪怕是多麼美好的事物,待去的人多了之後,便會漸漸地失去那獨有的感覺,可謂是只領其形,不領其神!
他心中既有了決定,自然是無需他人去引導。
在他回禪房的路上,他也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香客,以及幫助香客引路的沙彌。
他都視而不見,悠悠蕩蕩地穿過他們,自奔禪院而去。
待走到禪院里,他用眼楮環顧四周,想找到自己禪房的位置,眼楮一瞟,不怎麼顯眼的地方,他微微一笑,走了過去。
他藏經閣中,他千辛萬苦尋找《楞伽經》,已經是時辰已久,他的精神自然是有些不振,其自然是需要睡眠來補充其需要的能量!
人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工作,必然需要一個休息的過程,只是時間的或長或短罷了。
他走回了禪房,倒頭就睡!
且來看看李莫愁,好莫愁,自他從禪房後去藏經閣尋找《楞伽經》,李莫愁她于禪房中稍做休息。
其實這休息,並非是睡眠,而是打坐修煉。
在擁有內功及且入門的江湖人士來說,打坐修煉也是一種形式上的休息。
待李莫愁轉醒過來後,感覺有些閑來無事,心中突發奇想,便要起身。
“來少林寺甚久,也不曾去過正殿,今日閑來無事,自當要去一番!”起身後的李莫愁,有感而發。
來了少林寺,不去正殿旅玩,豈不是白來一趟?
萬萬不能白來一趟,必須要去看看!
據說,在少林寺的正殿中,自有高余三丈的如來佛祖金像,如此景觀,自當要去一探究竟!
李莫愁整理好衣冠,然後梳了梳自己的發絲,待整理好之後,李莫愁向禪門走去。
“咯吱!”禪門顫顫巍巍但打開,暖洋洋的飄陽,翩翩而起,迎出那淡藍道袍,寥落的發絲飄而細膩、沁人心扉。
若有人在此,定會驚嘆︰世間竟又如此的美人!
如此美妙絕倫,如此清新脫俗,如似傾仙!
當出禪門的李莫愁,輕淺皺眉,從衣袋中取出面紗,遮面而行,但如此行為,卻絲亳不減李莫愁的魅力,相反更添幾分神秘感!
使人更想知道面紗之下,究竟隱藏著一幅如何傾國傾城的臉頰!
令人 想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