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書欣吃早飯的時候,李平打di n hu 叫他去村委會。一吃完早飯,舒霞就催他走。
書欣走進村委會大院兒,見村支書張峰和村主任李平已經來到,兩個站在村委會辦公室門口邊聊邊等他。他以微笑跟支書和村主任打招呼,二位村干部熱情地把他讓進辦公室。
辦公室是黨支部和村委會合用的,三間連通,放著三張辦公桌,支書、村主任用的兩張對擺在東牆下,會計用的單擺在北牆邊,椅子後面一排卷櫃緊貼西牆。卷櫃與窗戶間是一張單人床,單人床與門之間的窗戶下放著兩個單人沙發,中間夾著小茶幾。
張支書讓書欣坐在沙發上後,他才坐下。
張峰是1988年當村支書的。他上任第三年,在縣一中當校長的劉潤基,想把書欣調到縣一中任教。張支書知道後,直接打di n hu 給劉潤基,說書欣走後村里學校會受影響,問能不能不調。劉潤基為此事專門回村找他談了一回,說讓石成英老師接任校長,不會比書欣差。
張支書雖然還是不大同意,但在劉潤基的說服下,就同意了。石老師上任後,效果果然不錯,工作做得不比書欣差,石柳村人很滿意,張支書的心才算踏實了。
張支書雖然當黨支部書記與他岳父有關系,但石柳村人大都說他為人正直,信賴他。
周邊好些村子的財務管理混亂,村干部往往會利用手中的權利,為個人牟利。比較起來,張峰的支書當得是不錯的。他帶領村民安裝自來水,修路,扶持村民養奶牛,打機井,做了不少好事情,而且使石柳村保持了重視文化教育的好傳統。
李平是去年當了村長的,他憑自己的樸實肯干被選上的,當然也與張支書的推薦有關系。
張支書總給人坦蕩、沉穩的感覺。他抽著煙,慢條斯理地對書欣說︰“今天叫你來,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咱們村建文化場館上面已經批準了。高鎮長叫我選擇一個負總責的,我和李主任商量了一下想叫你當。你現在坐下來了,沒事干了,數來數去你當最合適。李主任沒經驗,衛國一個毛頭娃娃,剛從學校畢業,越發不行。”
書欣說︰“李主任倒跟我說了,我覺著我當不行。第一,我雖然坐下來沒有領導職務了,可我還是公務員;第二我搞修建是外行。我說吧,村里的事情,還是村干部負責合適,或衛國或李主任,不要考慮我,不過我可以盡力幫他們。”
張支書說︰“你不要想那麼多。衛國回來,一是他沒經驗,二是他還有其他事情要做。李平年齡倒是比衛國大點,可去年才當上,經驗也不多。建設文化場館是件大事情,你說你不懂修建,可你懂文化。文化廣場的建設就得有文化人來指揮。至于修建,那是建築隊的事情,你按程序走就行了。再就是我們兩個叫你當,也是大多數村民肯定同意,有反對的也是數見的幾個。還有一個好條件,那就是褚先章是舒霞的同學,挺給舒霞面子的。縣里也不會撥彈。”
書欣說︰“衛國現在還沒回來,我看還是先不要決定。”
張支書說︰“現在石柳村的支書是我的,我有權決定。”
李平說︰“就是。”
“我出點主意可以,當不合適,這叫名不正言不順,還是讓衛國總負責好。這是鍛煉人的機會,機會應當留給年輕人。”
書欣這樣一說,張支書和李主任一時無言了。
張支書吸了幾口煙,想了想說︰“那就等衛國回來再說。咱們先商量一下現在該做點甚吧。——是這麼個事情,那天我和李平到鎮里開了個會。這個會對咱們村來說,真是個好會,有好幾件好事情都有咱們村的。”說到這兒,他讓李平說。
李平點了一支煙,在煙灰缸里邊彈邊說︰“縣里把咱們村定成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高鎮長叫咱們趕緊著手做文化廣場的前期準備,要求今年上凍前把主體工程完成。這就得找個有能力賴全面負責的人。”
“批文拿回來了沒?”書欣問。
“我叫石寬厚問了,說還沒批。我問高鎮長,高鎮長說不要等批了,等批下來再準備就遲了。高鎮長說有舒霞從中說話,甚事也好辦?”李平說。
“沒批下來,就不要準備。——高鎮長說話也真是太隨意了,舒霞有多大的面子?她說話能管多大的用?”書欣說。
張峰忙對書欣說︰“高鎮長說要不是有舒霞,他連報告也不敢打。高鎮長的話說得也對,我這幾年到縣里跑了好多次,對內里的情況一概了然。縣里撥款,給哪撥也是個撥,全由領導定。領導想多給哪就給哪,想給多少就給多少。
“咱們村打機井那會兒,正是曹玉虎當縣長。朝中有人好辦事,我空手找了曹玉虎兩三趟,曹玉虎就答應了。究竟是本村人,好說話。事成以後也沒送錢,就是送了幾個羊,過年過節送了點兒煙酒。”
“前年為了修路,我找過褚先章好幾次,就是不給修。別的地方批了,就是不給咱們批。我還跟曹玉虎說過,曹玉虎說這種事還是自己跑比較好。曹玉虎也不知道因為甚就不給說話。
“後來我就又跑,有一回去找的時候,褚先章跟我說,叫你們村那個舒霞來找我,肯定踫不了,你跑哪能跑成。我還以為是跟我開玩笑,就沒跟舒霞說。終究也沒跑成。
“今年民生他們提出建文化場館,我跟李平商量打報告前叫舒霞跟褚先章說一說。舒霞挺好,說打di n hu 試一試。她給打了di n hu 沒幾天,高鎮長就叫我趕緊打報告,說褚先章叫打的。後來听說縣里要選幾個村子做建設新農村的試點,我又叫舒霞給褚先章打上個di n hu ,舒霞打了以後,就辦成了。”
“這也就不知道了,”書欣有點尷尬地回答。
“咱們村修路,是李書記批的。李書記那個人好,他來咱們村檢查工作,正好剛下過雨,看見從東塘到這兒那條路真不好走,當下就決定給修路,我順便張了一口,說要修就把村里的主要街道都修一修,李書記挺痛快,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