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日本人在南洋人心目中的“解放者”好印象全沒了。
甚至一些人已經起了反抗之心,但是在強大的日本軍隊面前,這些反抗的行為,只會帶來毀滅。
但也有一些人,在日本人進攻南洋前,就是幫著日本人,為日本人出了力的。
現在日本人佔領了南洋,就讓他們成為日本人在南洋的狗。
他們幫著日本人搶劫南洋的物資,幫忙日本人對南洋人進行鎮壓,充當日本人的眼楮和手。
很快,他們將眼楮盯上了周家島。
周林兩次所殺的馬來人,很多人是他們的族人,這個仇一直記在這些馬來人的心中。
周家島一年來快速的發展,成為了周邊的商貿中心,這讓這些馬來人眼紅百度。
過去,周家島與美軍基地有關系,他們不敢動。
現在美國人跑了、降了,周家島沒有了靠山。
這個時候不去動周家島,祖宗都會怪罪的。
于是,幾個馬奸在黑屋子里商量了一天,終于制定了計劃。
他們調派了三個師的部隊,湊齊了五只軍艦,準備攻陷周家島。
由于周家島上的軍政分開,再則保密工作做的好,所以外界並不知道周家島有多少的兵力。
一個師,最多不超過兩個師,這是那些馬來人對周家島兵力的最高評估。
在行動前,他們用美元買通了一個日軍大隊長。
那個日軍大隊長趾高氣揚地說,只要他一站出來,周家島上的人就會舉起雙手投降。
于是,那個日軍大隊長便帶著一大隊的日軍與他們開始行動了。
在他們商量著對付周家島時,周家島已經得到了消息。
周林馬上召開了作戰會議,布置作戰計劃。
為了全殲這些馬來人,周林決定派一個師的部隊連夜乘運兵船到到與周家島相隔二十海里的兩個荒島上。
這兩個荒島是馬來人來周家島的必經之路。
只要守住了這兩個荒島,就是斷絕了馬來人的退路。
出去的這個師,就是崔海濤所部A師,全師四千多人。
周林給他們多配了五十門迫擊炮,還有輕重機槍。
只要馬來人向周家島發動了進攻,遭到了島上的炮火轟炸時,必然會退讓躲避周家島上的炮火,後退十多海里。
這樣就進入了崔海濤師的火力範圍,就是崔海濤表演的時候了。
安排好了崔海濤師,周林便對島上的兵力進行了部署。
海防炮自從安裝後,還沒有盡情地表演過,這次是讓它們開口說話的時候了,不但震懾馬來人,也要讓日本人收起野心來。
這段時間,周林在各地的情報人員發回情報說,日本人有些人在打周家島的主意。
周林肯定不會讓日本人佔了周家島。
安排好了軍隊後,周林便安排了島上的居民。
戰斗一開始,周家島上不允許有平民百姓,所有的非軍人,全部進入防空洞中。
當各 命令下達到了各個部隊時,周家島進入了戰備狀態。
1942年1月12日,馬來人的部隊離周家島只有三十多海里。
周家島上響起了警報聲,同時,島上的行政管理人員將所有的非軍人帶入了防空洞中。
這些人中,很多人是外地來經商的商人。
半個小時後,島上已經看不到一個非軍人。
這個時候,來侵的馬來人軍隊已經通過了崔海濤他們潛伏的那兩個荒島,馬來人沒有發現島上有埋伏。
十一點,馬來人的大部隊離周家島只有八海里。
周家島上已經發出了警告信號,命令逼近的馬來人退出周家島二十里外,有事情派人上島交涉。
馬來人的船隊不顧周家島上的警告,繼續向周家島逼近。
同時,日本大隊長,命令軍艦向周家島上開炮,掩護馬來人沖上周家島。
于是,五聲炮響,五艘軍艦上的火炮開始了炮擊。
炮彈落在了周家島上,幸好沒有人員傷亡。
還未等第二批炮彈飛來,周林馬上發布了命令︰“所有的火炮,每三門對付一艘艦船,干掉馬來人的軍艦和運兵船。”
周林的話音一落,提前得到了命令的各海防炮,三門炮對準一艘軍艦或運兵船開炮了。
三十門海防炮一響,那個日軍大隊長這才知道,踫上了硬釘子了,弄不好就回不去了。
日軍大隊長急令撤退,退出二十里外。
但此時,周家島上海防炮已經顯出了它的威力。
三發炮彈射出後,五艘軍艘都中了彈,沉了四艘。只有一艘軍艘身負重傷,快速退了出去。
因為這艘軍艦上坐的是那個日軍大隊長。
海防炮一響,他就知道形勢不對,馬上命令撤退。
就是這樣,他所乘坐的軍艦也是中了兩彈,幸好主機沒壞,才能逃了出來。
而運兵船。有五艘被海防炮擊中。
船上的人是死的死傷的傷,沒死的跳下了海。
血腥味引來了海獸,活著游水的馬來人成了海獸的食糧。
其他的運兵船急忙退向二十海里外。
二十海里內是周家島的海防範圍,出了二十海里,周家島就不能奈何他們了。
但是,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周林第二道命令下達了︰所有的火炮繼續攻擊全部的艦船。
于是,三十門海防炮又叫了,叫的是震天動地。
一百多發炮彈飛向了那些運兵船和僅有的一艘軍艦。
周家島和附近的島都被炮聲震動了。
所有的運兵船全部被擊沉,只有那艘軍艘逃到了二十海里外。
于是,海面上到處都是游水的馬來人。
其中還有不少的日本人,他們也在跟著狗爬式。
這時,崔海濤師從兩個荒島上露出了身影。
他們瞄準海中的馬來人,一槍一個。
至于那些日本人,周林告誡崔海濤,不要在他們的身上留槍眼。
瞄準射擊了十分鐘,海面上死了三千多的馬來人。
“不要打了!我們投降!”海面上有人喊道。
“繼續訓練射擊課目!”崔海濤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