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是張佑請的,駱思恭,趙鑫,錢沐,孫淼……加上北司一干大檔二檔,擠了滿滿一大桌子,都是久經沙場的漢子,推杯換盞,直吃到日頭西斜方散。
雖說張佑如今是主抓南方錦衣衛事宜的指揮使,卻也沒說不讓他管北方的事兒,加上駱思恭趙鑫他們都對他十分尊重,其余人自然也不拿他當外人。
投桃報李的,他也端了酒杯,饒是抻著躲著,該干杯的時候只淺飲,該一半兒的時候只抿一口,到結束時仍舊面紅脖子粗,有了七八分醉意。
別看張佑不會喝酒,倒也有樣好處,喝多了從不撒酒瘋,上了馬車就迷糊著了,到家是被人抬下去的,一直睡到晚上,醒來時居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來的。
“什麼時辰了?”屋里只有思涵,他坐起身來,揉了揉好像要裂開似的腦袋。
“酉時初刻了。”思涵一邊說著一邊端來一碗醒酒湯︰“少奶奶早就給你熬好了,趕緊喝了吧。”
張佑接過碗來咕咚咚幾口就喝了個精光,一邊往回遞碗一邊問道︰“她人呢?怎麼就你自己?”
“少爺你還真是喝多了,今晚不是說好了請客嘛,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少奶奶去前院兒招呼客人去了。”
“哎喲,怎麼把這茬兒給忘了。”張佑驚呼一聲,撩開被子下了床,一邊穿衣一邊問道︰“都誰來了?”
“好多人呢,奴婢也記不全,就記得有張輔之,方從哲,小姐,對了,還有個美女,是申閣老家的小姐,穿著一身白衣服,胸*前掛著個金鈴鐺,走起路來叮當叮當的……”
說到此處時,思涵別有一番艷羨之意,張佑忍不住打趣她︰“你是喜歡她的金鈴鐺還是喜歡她這個人啊?”
“都喜歡。”
“別的呢?就沒多看看方從哲?我倒覺得那小子長的挺帥氣的……”
“少爺……不理你了。”思涵俏臉一紅,跺腳端著碗扭身走了出去。
人來的確實不少,李贄,顧憲成,張若 ,張靜修,申用懋,申婉兒,張輔之,方從哲,葉向高,郭造卿,徐光啟,趙士禎,趙振宇……剩下的張佑就不認識了,林林總總算下來,得有小二十人。張佳琳和蘭琪親自照應,張若 和申婉兒也在旁邊幫忙,倒是沒有李爍和李妍。
怕眾人拘束,張佑沒穿官服,而是穿了身兒月白色長袍,笑著挑簾兒進門,不等說話,已有多半的人離座拜了下去。
“都起來都起來,今天這是家宴,不鬧虛禮……這些我不認識的應該都是報社的新秀吧?叔時,你給介紹介紹吧!”
叔時是顧憲成的字,聞言,他笑著點了點頭,挨頭給張佑介紹道︰“朱國祚,字兆隆;李廷機,字爾張;何繼高,字子規;王佐,字爾雅;張坤,字有德;丁繼嗣,字佳旺;劉志軒,字遠翔;陳廉,字志清;梅國禎,字克生……還有這位大人欽定的葉向高,字進卿,也是巧了,都是今年應屆的舉子……”說著一頓,看向張輔之和方從哲,笑道︰“算上這兩位,整整十二位,快湊滿十二生肖了。”
听了顧憲成的介紹,張佑簡直有些驚喜,倒不光是因為這些人都是應屆的舉子,實在是有好幾個人的名字他都十分熟悉,比如朱國祚,比如李廷機,再比如梅國禎……要是記憶不出現偏差的話,十二個人里,起碼得有半數能夠金榜題名,到時候同為“金庸先生”的弟子,只需自己稍加提拔,未來必將成為自己絕大的臂助。
關鍵是好幾個都是歷史上的閣臣部堂啊,如今竟然全都要收歸門下,也就是他心性沉穩吧,換成別人,怕是做夢都能笑醒。
強自抑制著激動,張佑微微笑道︰“好好好,都是帝國未來的棟梁啊,就只是有點兒可惜,今天到的這麼齊,怕都是沖著金庸先生來的吧?”
都是年輕人,只有梅國禎歲數大些,瞧樣子應該也不到四十,聞听張佑此言,眾皆訕訕,倒是方從哲臉皮最厚,嘿嘿一笑道︰“瞧大人這話說的,就算沒金庸先生,大人邀請,咱們也只有欣然前來的份兒,別人倒是想來呢,大人也不叫他們嘛。”
說著游目四顧一番,話鋒一轉道︰“不過也不瞞大人,咱們還真的挺想見見金庸先生,別人怎麼想學生不清楚,反正學生自己就想當面問問金庸先生還有沒有後續,假如有的話,小郭襄如何處理?楊大俠固然是痴情一片,十六年後見不到小龍女便一躍而下懸崖,小郭襄卻也是個情種,見他跳崖,毫不猶豫便跟著跳了下去……”
“學生最關心的也是這個問題,楊大俠和小龍女固然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剩下小郭襄一個人孤苦伶仃,怕是終身也不得幸福。”朱國祚打斷方從哲,面帶唏噓之色。
梅國禎接話道︰“讓我說,金庸先生太也死板,大丈夫三妻四妾實屬平常,我若是那楊過,別說郭襄了,便連那陸無雙和程英也一並收了,憑他神雕大俠的聲望,莫非還有人敢置喙不成?”
“克生兄此言差矣,神雕一書,表面上描寫的是俠義之事,其實骨子里卻是歌頌愛情的,就好像那個情花的隱喻一般,愛情雖美,卻不可能盡善盡美,有些時候,卻有可能成為蝕骨的毒藥。”李廷機一板一眼的說道,接著又道︰“我倒覺得,這樣的結局最妙,郭襄自然是無法成為楊大俠的愛人了,那又如何呢?便如人生一般,總有各種坎坷殘缺,只要真的愛過,就算沒有結果,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
來的這些人大多都是《神雕俠侶》的粉絲,話題一扯到這上邊便各抒己見,你一言我一語的,大有止不住的趨勢。
靜靜的听著,張佑非但沒有因為受到冷落而感到不悅,反而十分感慨,心說這便是經典文學的魅力罷,即使穿越數百年,仍舊能夠讓人痴狂,從而潛移默化的產生巨大的影響。
他突然產生了一股巨大的沖動,一定要繼續將後邊的故事“寫”出來,以前他也有過這念頭,卻從未有此刻這般強烈。
“其實是有後文的,我給大家誦一段小詩,正好為郭襄女俠一生注腳︰‘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小毛驢滴滴答答,倚天劍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嵋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誦罷,眾皆默然,幾個女子細品詩中意境,情到深處,不禁眼圈泛紅,掉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