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辰拒絕了秦洛要求參加他的家庭聚會,他知道秦洛好奇辛辰家里人很久了,因為從高中開始辛辰就基本上是一個人出現,從沒見過他的父母或者監護人,但辛辰不想她接觸自己親人,無關乎其他,之前是認為兩人之間還沒到見家長的地步,現在是覺得家里那一攤子事也許應該跟正常人做個劃分,說真的,一家子人都不大正常。首先就是在省城里的當醫生加教授的姑姑手勁之大遠超常人,每當辛辰想想帶人去家里,秦洛能否過姑姑這一關實在值得考量,最後手是不是麻花就不清楚了。
辛辰一大早就去了姑姑家,估計這時候還能蹭頓飯,和其他人不同,夫婦倆結婚五年了,只要在家,生活習慣一直很規律,六點多起床,七點吃飯,大概是小時候做早課養成的好習慣,倆人沒有孩子,又是該死的遺傳規律。
來得晚了,但顯然姑姑知道辛辰要過來,飯湯和米卷都在鍋里溫著,就等辛辰過來吃了。坐在餐桌上吃著家里做的菜,他又差點把舌頭咬了,相比學校的食堂的大鍋飯,這里小鍋烹煮的美味的不知多少倍。
姑父李墨琦拿著一本古籍在隔壁書房念念叨叨。
“一定有什麼原因導致了武學的沒落,武功心法的存在就是一大佐證,類似《玄陰脈》《飄葉訣》等古時候不上不下的武功到現在還不如《羅漢拳》《八卦掌》這種最基礎的拳經掌經有用,從最清楚的記錄,三國時的猛將最強能夠以一當千,而現在即便是練武練了一輩子的人都打不過十個年輕壯健的卻沒練過武術的小伙子,對比如此強烈,即便古書中有夸張的成分都不能彌補這缺失的威力,”
辛辰就在一旁緩緩地听著,心里不由得想起了姑父奮斗目標。
李墨琦,排行老二,李父認為他不孝,因為他不僅不習武,而且還~沒有生孩子,雖然兄弟幾個都有了後代,李父後繼無憂,但每次看到這個不爭氣的二子,他氣就不打一處來,所幸李二出山後跟家里老父親眼不見心不煩。李墨琦不愛練武,雖然他從小打底子,但自從懂事起,李墨琦就對家傳武功很不感冒,反而對中醫起了興趣,但是李家長輩們卻不像是辛家長輩那麼開放,在比較重視家族傳統的李家人看來,家里人統統都去習了武才對,如果出一個武道天才揚名海外那就更好了(也因此李家人一直都和外界有聯系,比如新一代的李家姐弟兩個都是特種戰士的格斗教官)。所以李家人沒有一個能夠在醫術一道上有所突出,往往都是戰斗力遠超醫術,就連一針能救人的祖爺爺也只是會金針過穴這一招,只因他所學的武功都在穴道經絡一途,所以他能救人,但更能殺人,家里沒人能教,沒關系,辛李兩家親如一家,所以李墨琦轉在辛辰的大爺爺手底下學習醫道,他尤其擅長于經絡穴道(李家人還是有些藏私的),苦學多年,對各類藥材的藥性有了獨到的見解,他私下里告訴辛辰中藥更多的是一種食療法。辛家老三辛梅也對學醫感興趣,但學的卻是道台山外的現代醫學,這對李家人來說就是西醫,所以這倆人都不招傳統(頑固)的李家人待見!
每當在外工作的辛梅放假回家,總會和辛辰的大爺爺辛弈歡在醫學上做‘對論’,後來老人年紀大了往往精力不足,就由老人的徒弟李墨琦代替著做一番探討,久而久之兩人居然成了知己之交,隨後的發展就讓人喜聞樂見了,在親人都不理解和理想抱負都相同的情況下,兩人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但!這也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開了一個極其嚴肅的壞頭!因為這兩個人認真算起來就是表兄妹了,辛李兩家世代通好,往往那邊的他姑是這邊她姨,這邊的爺爺或許是那邊的老姑父,自從祖上生了幾個怪嬰後,兩家為了後代考慮就不再允許五代以內有血緣關系的通婚,而辛辰的奶奶就叫李玉蘭,也就是說這才兩代之內!辛辰的姑姑辛梅應該叫李墨琦的父親大舅!兩人想要結合,不僅違背了組訓,還不人道,家里人鬧翻天的不同意,據大伯說當時辛辰奶奶氣的都要親自出山把兩人抓回來(辛辰家里都是越老越厲害。老奶奶戰斗力絕對爆表,類比一巴掌扇暈小偷的姑姑),幸好被脾氣好的爺爺勸了回去,李墨琦當時正好到了可以出師的階段,也是為了積累更多的經驗獲取必須的知識,順便離家里遠一些,等兩家人氣消了再回來,他決定離開祖輩們一直守護的地方,隨辛梅出山後,就立即參加了中醫藥大學的考試,拿到相應證件後,先後開過診所藥店,販過藥材,幾乎嘗遍了醫療領域的辛酸苦辣,奮斗了十年才有了現在的局面,在一家國有藥企做著研究員的工作。而自從離開家里後,兩人都少有回家,因為只要一回家就會挨罵,雖然挨罵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姑父對家傳武學傾注了很多的時間算是生命里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跟姑姑研究怎樣生一個健康的小孩),三年來辛辰每次都能從筆記中得到類似方才的話,不知從何時起,武功似乎是越低級越好練而且,越低級越有效,從姑父的筆記里能看到古時候那些最強大的內功的威力,姑父在兩家年記里找到的,還有一個是在道台山地下找到的藏書,上面都記載了一些頂級武功的威力,就不說涉及到陰和陽這類增強自身的內功心法,練到小cd能讓人天生神力,頂級武功中的《神魂引》音殺,《極劍道》一瞬間能出劍二十八次,按照現代人類對人體的研究,一個人一秒能打出幾拳都是有極限的,就算以李小龍的寸拳最多一秒九拳,那是以李小龍的身體素質,他不會受傷,但對普通人來說打出那麼短時間內的十拳無疑會發生肌肉大面積撕裂的慘事,所以按照對古籍的解讀,內功一事一定存在過,至少是華夏五千年里面非常耀眼的存在過。姑父無疑是一個天才,至少辛辰是這麼認為的,如果不是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古武中人體經絡的研究,以姑父的水準,專精中藥一定大賺特賺,家里祖傳的傷藥就能完整消除掉疤痕,光這點曝光之後就能讓很多人不擇手段奪取藥方,有遠見的姑父果斷避開了紛爭很多的中醫領域,只是將必要的證件拿下後就沒有和中醫協會多做接觸,對現代人來說,中醫雖然古老但還是很神秘的,不過也很無知,類似中醫騙人的言論從來沒斷絕過。
辛辰吃完熱騰騰的早餐後,美美的躺床上睡了一覺,這算是他近幾天最安心的一覺了,有親人在就心安。醒來之後已經到了十點半,家里空無一人,但他早就習慣了,姑姑他們一定會在十一點之前回來一個做飯,十二點全都回來,就算是工作狂也得有時間娛樂是不是?姑姑就去打牌購物蹦迪,最厲害的居然是打游戲機,最近迷上了廣場舞可惜沒那麼多時間,姑父的樂趣就很枯燥了,圍棋,一下就是一上午,有時候入迷了還得人叫他。
大廳的茶幾上放了張小紙片,辛辰不看也知道上面寫著姑父去買菜了之類的,果然沒看多久的電視,辛辰就給提著魚和蔬菜瓜果的姑父開了樓門,鞋都不用脫,姑父徑直進了廚房,姑父是個大廚!廚藝堪比米其林三星大廚(除了不如姑姑刀工好其他都出色,烹飪是一絕)。他和辛梅都很開明,比較認同男女平等這句話,其實自從辛家出了個非常厲害的阿婆之後,兩家人差不多都認同了,不認同的也只敢在人後說,不敢表明,那些重男輕女的都被揍的長了記性,雖然老頑固們觀念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但至少做事情的時候不會明顯的有所偏袒,所以阿婆最辛李兩家造成的陰影很大(听說在阿婆八十歲的時候就去了後山,然後再也沒出來過,現在都有四五十年了)。
做飯還是輪著來的,不過研究員的工作時間很不穩定,有時項目多了就一連待在實驗室好幾天,忙了還要給彼此送飯,倆都忙就讓辛元辛辰兩個小李子送,而一旦空閑下來幾天不去實驗室都可以的,那又輪到李墨琦給辛梅送飯了。不過大家還是覺得中秋那天倆人一起做的飯最好吃!一個擅長刀工,一個擅長料理,絕配!
平常的時候會做四個人的飯,辛辰就像半個兒子一樣總過來陪陪他倆,他兩個大男人都是身體好,飯量都比正常人大,家里一到周末就會很熱鬧,這次要加一倍多的飯菜,辛元和李家姐弟都是習過武的。不過與家里長輩們不同,或許是太過年輕辛辰這幫小輩們雖然不敢明著反對長輩們的決定,但內心里對于姑父他們的結合很是欽佩,既是叛逆心理也是接受了現代教育後對封建的否定。事實上對辛辰這些沒有收到封建教育腐化的新一代來說,那個,愛情是自由而偉大的!僅此一點雖然不敢明著效仿但絕對值得膜拜。
周末會來的人有辛辰的小叔辛元,雖然辛辰叫他小叔,但他實際上只比辛辰長三歲,辛辰更該叫他哥,小叔身懷家傳武功,族學里也進修過古文和歷史,因此在上大學的時候選擇相對來說更容易的文科專業(有關歷史的),畢業都快三年了也沒繼續進修,而是在省城的一家中學任教,教的居然是數學!剛開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小叔根本就不適合當老師,他一點沒有為人師表的樣子,太跳脫了,他要當老師那學生不定給教成什麼樣,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小叔的老師當得有聲有色,雖然沒有作為一個人民教師的覺悟,但卻很能和他的學生打作一團,他所帶班級的升學率全校拔尖,有次還是全班都上一本a,听說直到現在有幾個已經上了川都大學的女學生還在纏著辛元不放,每周末都會把辛元搞得頭昏腦漲到處避難。
李家姐弟李嫻和李曉都會過來,兩人在先輩李墨琦的影響下選擇在城里上學而不是在山上習武,與辛元相反自從上了高中就一發不可收拾地進學、進修,現如今這對雙胞胎都直博上研三了,自從上大學後就不要家里人的扶持了,不過同樣也不听話了,現在更是連他們爺爺的話都不听了。(李家人因此對姑父有些怨言)
辛家李家都有人在外做生意來養持家業,辛辰的父親辛昊就是在外經商的時候認識的辛辰母親岳琴,說起來結婚做媒這件事辛李兩家很是頭疼,因為道台山路途崎嶇,離公路非常遠,大災大難的時候還好,如今和平盛世了,人就往外跑,原本還有十幾家姓氏不同的普通人家,到如今跑的就剩下兩家人,辛家和李家,等到小輩們到了結婚的年紀了就開始犯愁,長輩們都不願意女兒們遠嫁,兒子們也是挑挑揀揀,娶的媳婦條件差了不樂意,條件好了人家又不願意了,這邊娶親就是麻煩,請人做媒一看那麼遠還以為是騙子什麼的!就算不是也不想去那麼遠的地方。所以最終往往做媒失敗而告終,現在就變成了自由戀愛,搞不到對象就是自己沒本事,算起來辛辰的父母給他們的兄弟姐妹開了個好頭。
辛辰父母在外多年接受的思想與老人們不同,從本質上說也是一種頑固,他們更希望辛辰像李家姐弟學習一直進修,而不是在山溝里習武到老。但是辛辰自己來講,曾經被發過的那兩句誓言︰“不負父母的期盼!不負恩師的厚望!”是注定要走心了。首先就是因為實質上算得上是山外人,為了保密就沒給他們說過家里的傳承。所以辛辰父母都沒能接觸到山里的秘密,每次回家探親都在山外的四室小院子里,而對山里的印象就只有髒亂差,更是沒接觸過方方面面的神奇。而在外工作的順利往往歸結為辛辰爺爺在軍方的關系,所以面子上還是很尊重幾個老人家的。辛辰為此不屑,以前也稍微透漏過給他們,但他們一副胡扯的臉色總讓辛辰說到一半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辛辰招呼完該做的事情就跑去書房看書了,主要看的是筆記,兩位研究者寫的中西迥異的筆記!
李墨琦處理完廚房的紅燒魚和米飯,隨手定好了鬧鐘,泡了一杯鐵觀音和一杯龍井,拿到書房里面對辛辰坐下。將鐵觀音推到辛辰左手邊,靜靜地看著辛辰思索比劃,等到辛辰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