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亥時七刻,五百七十三位報名成功的弟子悉數到場,以防這位蔄蝝揣硐●o媧 蘢釉倌殖鍪裁寸鄱曜印 br />
到東升樓一看,沒有什麼柱子或其他多出來的東西,而徐問也只是安靜的在樓前打坐。
徐問見人群已到,便站起身道︰“既然諸位已經到了。那本次小比就正式開始吧。
本次小比第一輪的規則也很簡單,能接我一招不敗者,便算通過。”
眾弟子又是一陣騷動,索性有前次的報名體驗,這些弟子對這次的篩選方式也未感到太多意外。
“徐師兄實力高超,指點我等自然是毫無問題。只是不知先後順序如何?”一位弟子問道。
眾人也側目注視,按照這篩選方式,最後上場的優勢最大,第一個上場的肯定倒霉。
“這也簡單,上次最後報名成功的最先上場就行。”徐問早有考慮,不會不知道這種疏漏。
“上次最後那五個想出風頭的,出列吧。你們商量一下,誰第一上。”徐問看向眾子弟。
那五人面面相覷半天,終于有一人站出來。待徐問叫周圍的弟子讓出些場地,兩人便僅僅隔著七八尺的距離站定。
徐問拿出驚鴻,點了點頭,接著便是一劍直刺。那弟子也算機警,一直小心防備,算是躲過了這一劍。
“過了,下一個。”徐問也不在意,只是向那弟子示意通過,便再叫下一個上來。
此時場下弟子見方才二人出招,便知這挑戰不算太難。最終這五人通過三個。
有這五人探路,眾人便知了些根底,開始有條不紊的準備起來。
徐問出招確實不算難,畢竟這只是一個篩選,再說,他自己法力也不過入竅。
就算加上千幻道兵的支持,也不過勉強打完全場。哪里還顧得上威力。
隨著挑戰的明朗,一個個弟子如流水般上去吃招,敗或不敗,簡單明了。
從深夜的子時比到正午的午時,便只剩下百來人沒比了。
下午酉時三刻,總計五百七十三名弟子全數篩選完畢,有二百六十一人通過篩選。
其中內門一百二十七人,外門一百三十四人,男弟子一百五十三人,女弟子一百零八人。
徐問每人都交手過,對這些弟子知根知底,他自是知道,雖現在外門日數比內門還多些,但明日之後怕是要反過來了。
而見男女弟子入圍數量差距明顯,他雖不喜,卻也無可奈何。
見統合完畢,徐問便通知場下弟子道︰“明日寅時三刻,同樣在此地,進行下一輪比試。”
等打發完這群弟子,徐問直接進看東升樓,選了個高點的位置,開始打坐修行,準備明天的篩選。
次日,弟子們和徐問準時來到場地。見人到齊,徐問道︰“今日比試,能接我一招不敗者,入下一輪。此次先報名通過者先來。”
場下弟子有些差異,畢竟昨日已經如此篩選過一輪了,只是等上場弟子一接招,便知和昨日不一樣,招式威力已經大了許多了。
這一輪徐問三去其二,不過申時二刻,全部比試接已完成,總計八十七人得以進入下一輪。
其中內門四十九人,外門三十八人,男弟子五十五人,女弟子三十二人。
“就此,差距以拉開了。若明日篩選過後,怕死更明顯了。”
徐問這樣暗想著便又遣散弟子,叫他們回去準備下一輪的比試。還是同樣的時間,還是同樣的地點。
又日,寅時三刻,八十七人全部到齊。
徐問道︰“如昨日故事,接我一招不敗著入下一輪。今次後報名通過者先來。”
這剩下的幾十人已經不管這重復好幾次的比試方式了,只擔心今日一招威力怕是又要大上幾分。
那最先五個出風頭報名成功的還剩下一個,他默默準備一番,便上台準備招架,誰知還沒反應過來,劍已經架在脖子上了。
“謝師兄指點。”那人拱手,行禮,退場。
如此這般,連午時都未到,八十七人已全部比過,今次徐問劍招威力翻倍,只有二十四人通過。
這二十四人中,內門十七,外門七。男弟子十四,女弟子十。見這數目,徐問也不再多想。
環視場內,徐問朗聲道︰“午時一刻開始下一輪。一應照舊。”
說著便開了東升樓的門,讓弟子進去休息一番。眾弟子一邊小聲交流這場上比試的種種,一邊感嘆徐問的斗法高強。
這些外門和內門弟子雖時常能見到真傳弟子,卻從未見真傳弟子出手過。真傳弟子的實力如何,他們現在總算有個了解了。
很快,午時已到。還須接收徐問考驗的二十四人向樓外走去,不一會,徐問也來到了樓前的廣場。
“二十四人中最先報名通過者,上來吧。”徐問道。
一位弟子便走上台來,“請徐問師兄賜教。”一聲見禮,便舉劍,出招。
又是砰的一聲,一個不穩,劍已落地。“謝徐問師兄賜教。”再次見禮,退場。
余下這二十四人,斗法和修為皆稱得上優秀,已和前幾批不同。只是他們和徐問還有差距。
再加上徐問《元蜃訣》最善斗法,最終二十四人中也只有十人撐過一招。
見有淘汰一批,徐問也不停,直接道︰“這次不以一招為限,直到你們落敗為止。給你們一刻時間調息。”
這十人中,內門七,外門三。男弟子五,女弟子五。這結果和徐問預想的差不多。
半晌,剩余十人再次挑戰。十人依次上場,堅持最高的撐過了十招,最低的只撐過第二招。
待一一落敗,徐問便宣布︰“本次小比挑戰環節全部結束。一者白升,二者王善,三者楊明德,四者郭玉山,五者張洪才。
余下五人若對名次有不服,可發起挑戰,若挑戰成功,名次順延。每人最多可挑戰三次。”
眾弟子見到終于有自己比較熟悉的對戰,心中皆是歡喜。
沒進前十的開始各自爭論起前十排名,進了前十沒進前五的則在心中思量該挑戰誰,而前五則在抓緊時間調息。
約莫一炷香後,徐問宣布挑戰開始。這些弟子間的戰斗就沒有徐問那般迅速,快的也要盞茶功法,慢的更是比了一刻鐘才出來結果。
最終,前五也只有郭玉山被替換成齊英達,張洪才被替換成趙宏斌。
有意思的是,原本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白升和王善兩位內門女弟子各自調換了位置。
王善好不容易等來一次挑戰,還未比便認輸,接著便向白升發起挑戰,一次成功。
而隨後白升重新挑戰,拿到第二的位置,楊明德被擠到第四,再次挑戰後回到第三。
這弟子間的挑戰一直持續到申時將近才結束,見再無人徐問便道︰“若再無人挑戰,本次小比便全部結束。”
半晌,見眾人皆等著他宣布結果,徐問便道︰“本次門派小比正式結束。”
接著便是眾人期待的獎勵環節︰“自報名成功共計五百七十三名弟子起,沒人得聚氣丹一瓶。
自一輪篩選二百六十一人起,每人得功行一千。
自二輪篩選八十七人起,每人得《元元圖解》詳注與《太上感應篇》注解一份。
自三輪篩選二十四人起,每人得藏經閣二樓查閱權一次。其中外門七人得進內門。”
自四輪篩選十人起,每人得功行一萬。各門派長老答疑解惑一次。
自最終挑戰前五起,每人依排名不等得指定材料若干。
自最終挑戰前三起,每人依排名不等得指定道兵若干。
其三者楊明德,獨得坎離洞閉關一月。
其二者白升,獨得影劍石一塊,溫陽玉一枚。
其一者王善,獨得功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