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徐問便回到了七里橋,直接在茶攤找到林婧道︰“這修行真沒意思。但我若不想被說游手好閑的話就得繼續修。
我估摸著我要準備凝煞了。你知道的,凝煞須得去那些深山老林或者海外孤島。
我倒是曾經想過用些紅塵欲念做陰煞配人道龍氣做天罡,練個眾生界,直接丹成元神。
但那太出風頭,而且麻煩無比。所以還是走這老路好了。
我打算從這去通天河,看看我爹娘和弟弟。再繼續去極西之地,凝煞煉罡。回來的時候差不多就丹成了。
你莫要忘了練《元元圖解》你雖資質差,但勤修一番總有好處。”
徐問說了一大通,又將青陽燈中的銀錢倒出一箱留作用度,便準備離去。
“你等會,留幾個道兵看家護院吧,或者當個打手什麼的再走啊。你當我和你一樣能打嗎。”林婧拉住徐問道。
徐問想卻是這麼回事,便留了二十四個給林婧。又細細交代一番,給了幾百冊《元元圖解》,叫那些留下的道兵幫忙在七里橋發一發。最終連徐府都沒進就走了。
七里橋靠近神京,而神京東近大海,和西域相離甚遠。徐問這次凝煞煉罡怕不是一兩年能搞定的事情。
待飛渡出七里橋,徐問便決定想個趕路的法子,以前七里橋和神京還不算遠,他用法力飛渡又快又方便。
但此去西域可不是一會的事,真跑起來這兩條腿非得跑斷不可。
徐問見四周竹木茂盛,便用驚鴻砍了幾個竹子,拼搭在一起,做了副滑竿,讓一群千幻道兵抬著走。
這道兵連實體都沒有,當然跑得快極了。雖力氣小,但徐問這里還有一千道兵,便干脆分成十組。一組抬兩個時辰。
這般安排下去,徐問便按照腦中火工頭陀的記憶,往西域趕去。
這一路上還算平靜,徐問素來懶得和外人打交到,總是叫道兵們趕路時記得隱了身形。
只是有時候總不免意外,或者撞到什麼人,或者不小心踫到什麼禁制,又或者被其他修行的看到。
不過見到徐問趕路大多也不太在意,雖有幾個想生事的,也被徐問一劍教訓了。
這一路上都沒有什麼大派,一個能贏徐問的都沒有。一路上徐問也不下殺招,連重傷的都少有。是以所遇之人倒多是佩服他劍法高超。
這日徐問依舊在趕路,千幻道兵抬著他跑得飛快。又是深山老林,徐問干脆連身形都懶得隱藏。直在滑竿上打坐。
只是突見前頭竟有一年輕人攔在前面,見其神情專注,怕是有意為之。那人一身勁裝,雖有法力,卻不像個修行人,反倒似武者。
更妙的是,這人徐問之前竟然見過了。
徐問手上還有八萬冊道書沒發出去,自然每到一地都會尋個機會在武館鏢局用些手段分發一番。
這年輕人是徐問在陽泉遇到的,見他根骨不錯,便給了他一本。誰想現在到呂梁了,這年輕人竟追上來了。
“仙師,請收我為徒吧。”這年輕人直接跪倒在地道︰“我這一路日夜不息,風雨兼程。
見仙人似要西行,便琢磨方向。從陽泉到呂梁,一路連馬匹都跑死了無匹了。終于又得見仙人。”
徐問見此不語,半晌才道︰“我是不會收徒的,不過你既然想學道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元元圖解》我已經給你了,你將其修煉到第三層。到時候來我們天河劍派,我們就收你。
或條件再放寬一點,不論是誰,只要《元元圖解》修到第三層,我天河劍派都收。”
那年輕人見徐問沒有直接收他,不免還是有些失落,只得再拜道︰“謝仙人大恩,方遠沒齒難忘。”
見這事勉強算了解了,徐問便不再理他隱了身形,繼續趕路。
“我這周身竅穴已經凝練二百三十多處,雖還有丹田和祖竅未破,但應當不足為慮。
等我尋到上好地脈,凝竅應該已經差不多了。那感應也攔不了我。
到時罡煞兩層過去,我便再不像這般連長途飛行都做不到了。”徐問在滑竿上暗想著,默默西行。
轉眼月余已過,徐問已到了隴南。這日,徐問便如往常一般要幾個千幻道兵去散發《元元圖解》。
只是徐問總覺得有些不對勁仔細開靈眼偵查一番,才知竟然是隴南節度使府上冒著妖氣。
徐問自知自己不是那種愛管閑事喜歡殺妖捉鬼的,但節度使畢竟節度一方,關系百姓安危。所以徐問還是決定去節度使府看看。
于是徐問收了滑竿,踱步到節度使府不遠處。見守衛士卒中氣十足,目光銳利。
徐問便判斷節度使妖氣的問題大概和他們這些小兵沒有什麼關系。
眼見這宅邸龍氣、軍氣、妖氣駁雜,還有禁制,徐問知用法術潛行進去是不可能了。
夜探也不算好,單憑借身手,徐問不一定能躲過這層層護衛。最終,徐問決定‘大搖大擺’的進去。
只見徐問來到節度使府門口,那守衛見有陌生人來這重地,自然要驅逐。只是其中一位士卒出列正準備喊話,卻突然卡殼,不知道喊什麼。
徐問暗自施法,這士卒迷惑半天,終于似想到了什麼的說道︰“卻不知徐營正不在軍營操練,來著節度使府干什麼。”
“自是有要事稟報節度使,快些讓我進去便是。”徐問笑道。
于是幾個士卒便迷糊這開了側門,將徐問放進去了。
不多時,前院都還未走完,便遇到了第二層守衛。
“不知徐副將找大人何事?”一個身穿盔甲的內衛問道。
“有些軍務,不得不麻煩大人了。”徐問再次應付道。
就這樣又過一關親衛,徐問已搖身一變成了‘徐將軍’。待他轉進一花園,便只自己見到正主了,一個壯年猛漢正在花園中小憩。
似感應到了什麼,那猛漢突的睜開眼楮,四處掃視,見到徐問便狠狠的盯住道︰“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厲害的氣息變幻法門呢,不知是那家的高徒啊。”
原來徐問這次大搖大擺走進節度使府的方法源自《元蜃訣》一個氣息變化法門,叫‘和光同塵妙法’。
這法門也不隱形也不匿息,只能將自身氣息變得和四周一樣。是以徐問在門口時那些小兵便覺得他和營正差不多。
到了內衛,親衛層次,盤問人的等級越高,他們附帶的氣息也越強,徐問在他們眼中的身份也不斷升高。
“些許小技,不足掛齒。我乃天河劍派的道士,今次來到隴南,見節度使府外有些妖氣,便想進來看看。
不知將軍不在山野清修,在這軍中干什麼?”徐問有些不解的問道。
徐問見已踫到正主,也不做隱瞞,直接坦白來頭。只是周圍的幾個親衛听了也無動以衷,還受著“和光同塵妙法”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