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屠元和姬際可在多爾袞後院各種撒歡搞事的時候,鴨綠江畔那邊也不安生,李景𠺖率領東拼西湊的朝鮮精銳神不知鬼不覺得渡河摸到了鳳凰城下。
鳳凰城就是今天的鳳城,在明初為遼右衛所鼎盛時期周邊有兵堡十七余,只不過眼下可不是他的鼎盛時期,也不是為明廷所控,落入清廷手中十余年,成為其與朝鮮的邊城前哨更是一座國字頭的監獄,專門關押朝鮮的大臣人質,妥妥的國字監。
從當年的衛所變成了獄城,下轄的兵堡也僅余十之二三,再無往日風采。
李景𠺖只用了一個時辰便拿下了這座獄城。
他只用了一個法子
騙!
他對鳳凰城太熟悉了,因為他在這兒留學好幾年,從風土人情到地勢防御可謂門清,更何況這邊兵力空虛,防備松懈。
抄小路繞過鳳凰城,然後再回頭。
眼見一支清軍裝備的兵馬從城下穿過,數騎叩門,理所當然的以為是這是入朝的友軍,至于去干嘛的,不問也知道。
多鐸被朝鮮扣為人質的消息連山里頭放養娃都知道
所以,這支兵馬入朝就是撈人的,至于是談判還是開干那就不得而知了。
任何一支兵馬入朝都要走鳳凰城,都會進城要補給,這支也不例外,所以鳳凰城的守兵也沒當回事,畢竟這時候消息閉塞,他們根本不知道後院里有兩股明軍到處亂竄,否則多少會提高些警惕。
但即便提高了警惕,對于這麼一支全清軍裝備說著滿語的清軍也不會起疑,即便起疑也僅僅是起疑,何況根本就沒起疑,大大咧咧的開了城門,然後叩門數騎暴起拔刀砍殺,大軍一擁而上。
不足一個時辰便將城中清軍捉了個干淨。
崔正漢手握染血鋼刀仰天長嘯,屋子里的李景𠺖瞥了他一眼目光又落在手中的賬冊上,嘴里嘀咕著,這麼多!
小小的鳳凰城的物資儲備竟遠出乎他的意料!
不過隨即又釋然了。
鳳凰城隔江便是朝鮮,這里是邊境前哨同時也是和朝鮮貿易的主要地區之一,更一個用來儲備從朝鮮掠劫訛詐物資的物流倉庫。
所以為什麼入朝的清軍部隊都會在這里補給,試想一下沈陽和錦州都糧草物資吃緊,這小小邊城哪來的補給。
因為這是倉庫啊!
這都是朝鮮的民脂民膏啊,李景𠺖抖著手中的賬冊一臉悲憤,那邊一個手下匆匆進屋低聲說了幾句什麼,李景𠺖長呼一口氣︰“速遣回國”。
鳳凰城里除了有朝鮮的民脂民膏外,還有很多身份尊貴的朝鮮留學生,粗略統計有二百之多,李景𠺖知道此地很快便會旋渦中心,這些人得趕緊送回國。
“大人,何時破遼陽?”
崔正漢耐不住性子沖進了屋子。
李景𠺖眯著眼︰“從速,從慎”。
遼陽不是信息閉塞偏僻小小的鳳凰城,其作為拱衛京都沈陽的重鎮之一,平日駐防重兵警惕又高,且早知有兵馬襲擾沈陽,雖傾兵前去勤王,但決會留萬分警惕之心,城雖空,但無攻城器械想輕松拿下決然不可。
所以還得上法子。
什麼法子?
萬變不離其宗還是一個騙。
只是換個法子騙!
而且要用命去騙!
遼陽城中守兵知道境內有一股明明軍作亂,甚至有可能已知道有第二股明軍(李景𠺖並不清楚有幾股,但知道沈陽城那邊有明軍否則遼陽不可能傾兵去勤王,至于有多少他也不知道)所以會加倍謹慎,這個時候你城外來數千兵馬游蕩,他豈能不生疑?
這個時候只要是友軍都會往沈陽那邊去勤王,你溜達到這作甚,別說你去朝鮮的,這個節骨眼前線一觸即發,沈陽危在旦夕,朝廷怎麼可能還有抽出手抽出兵馬去朝鮮撈人去!
冒充探子騙門也不可行,必有切口,否則不會給開門,這是他們所不能知的。
余下選項已是不多,李景𠺖選擇一個比較婉轉的,送物資!
鳳凰城作為物流倉庫,不定時的要將庫存運往他處,比如遼陽,錦州,沈陽……這是從俘虜口中得到的信息,既是如此那便依此行事。
你拎刀騎馬在我家附近晃悠我自會起疑心,你抹黑來敲門說是走親戚我也會起疑心,但你大白天的如往常一般來給我送吃喝的,我自是歡喜開門迎客。
看著眼前十余剔了鼠尾辮說著一口流利滿語的敢死隊員,李景𠺖想說很多話但終究只說了一句︰“爾等此番盡是為國!”
在鳳凰城歇息一晚後,敢死隊便出發了,十余人冒充押解清兵,另有數十人化作車夫雜役,推車擔物趕羊攆豬,甚至還有十余朝鮮民女,浩浩蕩蕩一行百余人朝遼陽出發了。
余下之眾也不可能閑著,盡梟清軍俘虜後留五十兵守鳳凰城,李景𠺖親率大軍隨後,臨行時再三囑咐鳳凰城守兵,不見其面不開城門。
畢竟鳳凰城若丟,後路便無。
即便是這樣,李景𠺖也是帶著必死之心前往遼陽。
敢死隊騙門只是一著,那是明面的取城之道,暗中還有伏招,挑軍中善爬者,備以長桿夜間登城奪門。
天黑夜冷,城中巡防必松懈,此計可行性極高。
三日後,也就是屠元和姬際可二次沖阿濟格行軍隊伍時,李景𠺖的兵馬神不知鬼不覺的抵達遼陽城外,躲在暗處一隅。
敢死隊的物資隊不負眾望,輕松騙開了城門,過程甚至有些戲劇性,欲擒故縱過門不叩,還是城上守兵瞧見大呼,得知是往沈陽送物資便道城中亦缺,非要物資隊留些下來,但又瞧見有朝鮮女婢同行更是心癢癢。
城門既開,物資隊暴起殺人奪門。
奈何大部隊怕被發現離城稍遠,而城中清軍清醒過來瘋狂反撲誓要奪門而閉,雙方拼死激戰,待崔正漢率大部隊趕到之時,近百敢死隊僅余三人!
可見奪門之慘烈!
朝鮮軍殺入,城中一時喧鬧不止。
一個時辰後,城中恢復平靜,除數十余騎清軍從北門逃出後余下百余皆被殺被俘!朝鮮兵也付出了兩倍的代價。
代價雖大卻也拿下遼陽城!
李景𠺖喜極而泣,崔正漢舉刀向天狂呼不已。
城中瀟瀟,百姓瑟瑟,不明所以。
勝利來的並不輕松,才愈發謹慎,李景𠺖知道當務之急不是慶賀的時候,更不是驕傲的時候,眼下安撫民生什麼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防務,防務,防務!
因為李景𠺖不知道周邊的局勢如何,不知道沈陽那邊怎麼個情況,不知道明軍在哪里,這等同于不知道自己的明天!
這個時候他突然感覺到己方好單純,明廷那邊一個密令讓他們出兵奇襲遼陽,他們就來了,也拿下了,但之後呢?
是堅守不動?
外邊啥局面一無所知,若明軍還在的話,自個還是堅守不動呢還是出兵幫個忙啥的,若明軍都逃走了,那清軍回頭過來,自個豈非城了甕中之鱉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可瘸也可以癱但不能瞎也不能聾,于是乎李景𠺖一邊著手防務一邊遣探馬四處,他要听听外邊的風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