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野

第三十一章、穿越時空的一搡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赤軍 本章︰第三十一章、穿越時空的一搡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三個“白雀”聚會富春山,魏伯陽首先表示詫異︰“卿等姓名,若有緣者。其有因耶,其無因乎?”我最初接待了兩位,一個白雀,一個步爵,當時就覺得挺詭異的,但世事每多巧合,也不好直接開口問。這回又接到個張祿張伯爵,加起來三個“白雀”了,三者為眾,世間應無如此湊巧事——應該是有其原因的吧?

    白雀兒是蠻女,雖說學了點兒漢話,但那是跟杜蘭香學的,杜蘭香是豫章人,僻處南方,出家前也沒見過太大世面,所以口音非常重,導致白雀兒跟步爵見了面,也就勉強能夠對話而已,根本听不出來兩者的姓名發音相似。所以她還跟這兒莫名所以呢,步爵則是一臉的茫然︰“似若有因,然吾不知也。”

    張祿笑呵呵的,說這事兒確實是巧,有什麼緣故?很遺憾,我也不清楚啊。其實心里卻在罵︰“刺謁兄,你能感應得到我的想法嗎?能感應得到就趕緊現身,你過來,給我說說清楚這事兒!說不清楚,老子不干了,老子這就打道回府!”

    可是沒有得到絲毫回應,也不知道是張堅雖為仙人,卻也無法窺測他的心思呢,還是壓根兒就懶得理他。張祿雖然在心中要挾張堅,其實他還真不敢“打道回府”,這路上就已經又撞見一回祟啦,就跟懸頭頂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似的,不定什麼時候繩索斷裂,劍尖兒就能把自己頭蓋骨給穿了,逼得他不得不听從張堅之命——哪怕其中疑雲重重。

    上回撞見祟,還幸虧身在袁術大營之中,還有孫策沖過來把孫香撲翻在地。否則的話,設想是在一處比較狹窄的地方,自己逃無可逃,而孫香高頭大馬,長槊在手,自己赤手空拳的,就很難戰得下他,也就無法為他驅除邪祟。除非拼體力,大戰三百會合,若是不出絲毫差錯,或許能把孫香給熬趴下——然而有祟附身,孫香是不是那麼容易倒,也還在未知之數……

    所以沒辦法,一邊兒裝傻充愣,一邊兒也只好跟眾人一起商量著,咱們該怎麼尋找于吉才是啊?步爵就說啦,根據家師——他老師名叫阮丘,也是從漢初開始修行的高人,隱居在襄陽西南方的睢山之中——所說,于吉將會在數年內巡行吳會傳道,就不知道這會兒到了沒有?

    ——張祿心里話,這預言還是我告訴張堅的哪。

    吳郡、會稽,範圍相當之大,即便刨掉人口稀少的會稽郡南部山地,那也相當于後世大半個江甦省、浙江省,外加上海直轄市啦,就這麼蒙著頭到處轉悠著找人,估計沒個一兩年,連基本縣城都轉悠不完。除非等到于吉真的廣為收徒,遍傳道法,鬧得吳會人人皆知……但是杜蘭香和阮丘也都說了,仙師法旨,希望弟子們能夠盡快找到人,好打問信息。

     儉笑道︰“此非止卿等三白雀之事也……”我既然也跟著來了,家師也要我盡可能地幫助張祿,那我也必得摻和進去。說著朝魏伯陽一拱手︰“卿會人也,亦無可置身事外。”

    魏伯陽點頭說那肯定的,既然是仙人的旨意,我也很樂意幫忙啊,咱們不如分道而行,地毯式搜索,約定一個時間、地點會面,再互相通傳消息,分析線索,如何?于是最終商定,魏伯陽一路向東,直接回自己老家上虞去,再從上虞而經余姚、句章等縣,一直訪到海邊;白雀兒則去大末、烏傷等縣——那地方本多山越,你們都不是漢人,或許比較好溝通一點兒吧。啥,你說其實蠻族也千奇百怪,語言、習俗各不相同?那也無妨啊,反正山越對漢人是有所敵視的,你去總比我們去要強。

    步爵說了,傳言我族兄步騭避亂南渡,可能就隱居在諸暨、剡縣一帶,那些地方歸我好了,順便訪親。 儉跟張祿對視一眼,心說你們算是把半個會稽郡都給分了啊,這意思,吳郡歸我們?你們知道吳郡有多大不?

    魏伯陽看穿了他們的心思,當即微微而笑,說︰“二子可沿震澤東上,搜尋各縣,吾等約期三月,共會吳縣……”沒打算讓你們倆把吳郡全都訪完,你們先去人口比較稠密的震澤(太湖)東部,等到在吳縣重新聚齊,咱們再一起搜尋剩下的那些地界吧。

    于是歇息一晚,便即出了富春山,分道而行。張祿和 儉沿著浙江北上,路上 儉就問張祿,說你們仨白雀聚在一起,其中緣由,伯爵你真的不清楚嗎?還是不便宣之于口?能不能跟我透露一二呢?

    張祿想了一想,要說這相關的各種訊息,張堅、裴玄仁雖說沒讓他到處去宣揚,可也並未明令禁止,他一肚子話憋在肚子里,本來就挺難受的, 元節跟自己一路同行,關系日益親密,就告訴他一些內情,應該關系不大吧。于是先裝裝樣子︰“此事本不當與人言……”

     儉說若是有干天機,不便泄露,那你還是不說為好。張祿心說唉你這人怎麼這樣啊?我話都到嘴邊兒了,你讓我生咽回去?什麼“天機不可泄露”雲雲,不過前幾天我拿來唬曹操的套話,難道連你都當真了?趕緊改口︰“然吾與元節情密,自不當相瞞也。”

    只是相關祟的問題,設定太過宏大,他也不知道說出來, 老頭兒那麼大歲數了,究竟能夠明白幾分,所以干脆隱去。只說天上有事,根據仙人卜算所得,須下一代登仙者才能抒難,所以張堅張刺謁奉天公之命下界,尋訪合適修仙之人,最終就被他訪到我們仨。而至于為什麼我們仨名字相似,這其中緣由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肯定是張仙翁有話沒跟我說透啊。

     儉一听,不禁兩眼放光,追問道︰“其天上界亦不得安歟?實有天公,卿可得而見歟?”張祿只好砌詞敷衍,說︰“皆雲天上安樂,然安樂亦有其極;皆雲欲修長生,然天地亦有其壽。天上有事,非凡間生老病死,戰禍災異也。天公實有,逮登天始可得見。”我沒騙你哦,天上之事自然與人間不同,只是具體怎麼不同法,我說一半兒咽了而已;至于天公,肯定要登天了才能見到,而至于我有沒有上過天,有沒有見過面,你自己琢磨去吧。

     儉輕輕嘆了一口氣,說︰“如此,卿有升天之志,且有升天之緣矣。吾則不敢奢求也……”他真正半路出家,五十來歲才開始跟隨張巨君修道,估計自己也就消除病痛,延長壽命罷了,能夠活到一百五十歲,于願已足,沒什麼登天成仙的奢望。慨嘆過後,這才開始幫著張祿分析,說︰

    “如長人執弓讖,或謂屬張氏也,亦未嘗不實有一執弓長人……”

    預言本來就是模糊的,那是佔卜者溝通天地靈氣,順著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嘗試觸摸未來某一時間點上的可能性,就跟做了一場荒夢一般,等醒來後回想夢境,似有似無,欲得還休,而且越是強求其明晰,結果就越是偏離真實的發展可能性。所以預言往往以讖謠形式留存,使旁人很難探尋到其中究竟——“吾之佔袁術及曹操子合當天命,亦如是也,或真帝或假帝,或一世或永年,皆不可知矣……”

    還有你當日寫給曹操那個紅色的“未濟”,也是一樣。

    關于那兩個字,當初離開曹營以後, 儉就曾經問起來過,張祿假托是自家師父裴玄仁給曹操算過命,至于其中含義,他本人並不清楚——這當然是扯謊,其實就是他現編的。 儉當時還按照《周易》的卦辭嘗試解讀來著,說︰

    “應以兵事,或雲‘征凶,利涉大川’,或雲‘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鬼方在北,當主曹公渡河伐冀州也,今袁(紹)、曹方睦,或終將致兵戈耶?朱字主血光,則必大戰也,流血漂櫓,比及三年乃克之意耶?”

    張祿當時只是笑笑不回答,心說你別瞎摳字眼兒,南轅北轍了,我說的是長江,不是黃河……

    如今 儉再度提起這事兒,說我本領低微,算不到那麼清晰,也分析不明白令師寫下這兩個字究竟預示著什麼。再說咱們這回要去找于吉打問的讖謠,大家伙兒都解成姓張的要奪姓劉的天下,可說不定就真有個擅長弓術的高個子(長人)出來,射中一柄名叫“卯金”的刀,事情其實很簡單……

    估計天上預言也是如此,可能中間出現了一個奇特的名詞,或者是“白雀”,或者是“伯爵”,所以張仙翁下凡來找名字合得上的人,就找到了你們仨。而至于你們是不是真能契合預言,三個里面誰才是正根兒,估計他也搞不明白。

    張祿心說不用搞了,已經明白了,九成九這正根兒就是我啊。

    浙江就是後世的富春江,連接海口,附近人口稠密,呈品字形矗立著三座縣城,是為富春、錢唐和余杭。二人跟這三個縣里轉悠了十七八天,都沒能得著絲毫線索,于是出了余杭縣就暫且分道揚鑣,張祿北上烏程,然後在震澤附近轉悠,一直轉去吳縣; 儉則東去由拳、海鹽,再沿著海岸北上婁縣,西歸吳縣。

     儉一走,張祿當即就放了羊了,隨處轉悠,貌似一點兒都不著急。他估摸著于吉還且得好幾年才能跑吳會來傳教呢,也不知道張堅、裴玄仁那麼著急讓他們先來尋訪,究竟是何用意?不過仙人的想法,凡人終究是搞不明白的,說不定自己這一路上的遭遇,就跟將來與于吉相見有所關聯……

    修仙有出世和入世兩個派別,雖說出世派佔據絕對上風——比方說裴玄仁、張巨君之流,便都是隱居高山,清修自身——可也存在著少量入世派。于吉就屬于入世派,到處巡山游水,時不時插手人間之事,目的是看遍紅塵百態,用以輔修心志。這位南華仙也是有登天機緣的,非張貂、劉根之類徹底斷了飛升念頭的普通修道者可比,而至于他的境界和本領,據裴玄仁所說︰“雖不如我,亦不遠矣。”

    于吉所擅長的神通、法術,據說也偏向于幻術,這點兒跟劉根相同,當然他的水平不是劉根能夠相提並論的。張祿因此而不禁疑惑,難道說我之前在曹營里撞見劉根,破了他的幻術,把他打得生活不能自理——當自己離開曹營的時候,據說劉根還昏迷不醒著哪——那也是張堅的安排,或者是張堅預料到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是想讓我先熟悉一下幻術,等將來踫見于吉以後,不至于為其所惑嗎?

    反正他是打定主意了,自己一個人絕對不往于吉面前湊,誰知道對方肯不肯泄露那則讖謠的來源呢?追問得急了,會不會一巴掌拍死自己?或者直接用幻術燒了自己的腦……那可是傳說中弄死了孫策的狠人哪!

    所以即便打听到于吉的消息,也得等大家伙兒都聚齊了之後,再去跟于吉會面——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人多力量大,他南華仙也不好全都給弄死。而眾人商定的聚會日期,還得兩個多月,那自己著什麼急啊,慢悠悠朝吳縣逛蕩過去不就完了麼?

    他得要注意的是,千萬別把自己陷身在不便逃跑的地域,防備祟再度附了什麼人的身出現。

    且說這一日張祿進入烏程縣境,沿著大道緩步朝縣城而去。沿途見著不少老百姓,扶老攜幼,全都行色匆匆。張祿心說這是怎麼了?集體搬家?不象啊……難道是兵燹又起,忙著逃難?可是百姓們臉上卻只有期盼,卻無恐懼、哀傷之色。隨便找個人一打問,對方就回答啦,說︰“有神仙在北鄉,故舉家相從也。”

    江東地區巫風很盛,人人皆慕神仙,加上這些年各地都天災人禍的,吳會雖然少被兵燹,官府刻稅卻越來越狠,所以去家逃難的人很多。老百姓都覺得,只要跟上一位神仙,必能有口飯吃,得病也可醫治,或許全家人就都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啦——當年張角兄弟在冀州傳道,就是靠著這招大肆招攬徒眾的。

    張祿聞言不禁皺眉,心說難道自己運氣那麼好,隨便逛逛都能撞見于吉?趕緊問︰“神仙誰耶?”對方回答說︰“卿獨不聞余杭白虎耶?”

    原來不是于吉啊,張祿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可心里多少也有點兒遺憾。再一尋思,白虎?難道是說嚴白虎嗎?仔細詢問之下,果然,這些百姓所要投奔的是余杭城外一個大地主,姓嚴名虎,外號“白虎”,跟他兄弟嚴輿兩個,據說習得了仙家法術,能夠活死人、肉白骨,還廣施家財,招募流亡,所以沒飯吃的百姓們才紛紛前往跟從。張祿正琢磨著,要不要跟著去瞧一眼嚴白虎,究竟是真有法術啊,還是徹底的江湖騙子?突然就听見身邊“咦”的一聲。

    他轉過頭去,就見發聲的是一名士人,估摸三十來歲,相貌清 、身型瘦削,雖然穿著長袍,但衣衫頗為蔽舊。這人盯著張祿就是“咦”的一聲,張祿皺眉問道︰“卿其識我耶?”你誰啊,認得我嗎?我怎麼想不起來了?

    就見這人圍著張祿轉圈,一邊轉一邊“咦”,接連好幾聲。轉到張祿身前的時候,他突然指著張祿的鼻子開口道︰“君非當世人也,緣合在此?”張祿當場就震驚了,我靠就連張堅都沒能瞧出來我是穿越者,還得靠著什麼“古仙語”的蛛絲馬跡,才誘使自己道出真相,這家伙又是誰了,竟能一眼看破?!

    正在驚愕,那人卻又轉到他身後去了,隨即輕喝一聲︰“可去。”伸手就朝張祿後背一推。別看這人身材瘦小,力氣倒挺大,竟然搡得張祿一個趔趄,等再站穩嘍,抬起頭來——

    身旁是明亮的車廂,眼前有站台上“安定門”三個字瞬間閃過。

    我靠,難道老子又穿回來了不成嗎?!(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龍戰野》,方便以後閱讀龍戰野第三十一章、穿越時空的一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龍戰野第三十一章、穿越時空的一搡並對龍戰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