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霜將大陣解析成多個無威脅的陣紋,並將其隱匿在陣符之中,借隱匿符 之力,靈傀無法察覺出絲毫跡象。
當靈傀有所察覺之時,早已落入了大陣的控制之中,無法再掙脫出來。
刺客本就是于黑暗中刺殺,若是受制于對方的手段,便只能任人魚肉。
大陣在隱匿符 消散的一刻,逐漸完善起來,禁錮之力也不斷加強,虛空中蔓延出眾多的藤蔓,帶著銳利的木刺,禁錮靈傀的行動。
與此同時,凌霜喚出雷火,加持在木刺藤蔓之上,使得禁錮的同時對靈傀造成傷害,取出一枚丹藥服下,凌霜的實力漸漸恢復起來,而靈傀卻是逐漸衰弱。
此消彼長的情況下,若不出意外,必然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靈傀將手中的兩柄匕首拋出,只見匕首化作光暗兩色,環繞在靈傀的身旁,如同一道神環,令靈傀顯得神異不凡。
在光暗神環的包裹下,靈傀逐漸化為一道通透的金光,從陣法禁錮之中逃脫出來。
雖說是從陣法中出來了,卻不敢輕易顯化出原型,只是以光影之狀示人,這不是它不想,而是那陣法對于靈傀的氣息有追蹤能力,唯有從實體化為流光,才能從中逃脫出來。
能夠從中出來也是取了巧,若是再次顯化出實體,說不得還有什麼手段等著他。
即便是光影之狀,卻也擁有強大的戰斗力,這是他長期訓練出來的戰斗方式,以光影為媒介又能快速變幻方位,在對手懈怠之際,將其殺死。
這正是靈傀所掌握的意境︰光暗意境。
光暗意境雖說沒有強大的戰斗力,無法爆發出致命的攻擊,卻能夠更好的隱匿自身行蹤,更能穿梭于險地之中,不受禁制影響。
故此,這種意境為殺手、探寶者推崇。
即便重兵把守、禁制重重,依舊是如入無人之地,即便是險地重寶依舊唾手可得。
這光暗意境,以及那道禁錮陣法,都是極為罕見的,並未分出高低來,誰勝誰負還需看兩人了。
所謂“擒賊先擒王”,只要將凌霜戰敗,即便陣法再強大,也難以在無人主持的情況將其擊敗,靈傀便能恢復實體了。
光影狀態下,雖說失去了某些手段,卻能夠更好的運用速度與隱匿的能力,要擊敗凌霜並不難。
只見光影靈傀化作一柄短匕,在幾個閃爍間,接近了凌霜身前,欲要以一擊之力,將其殺死。
凌霜運轉功法,揮手間出現一道水幕,遮蔽在對手的面前,看似厚重卻沒有足夠的防御力,不說這光影短匕,便是尋常的法寶也能擊破。
但正式這道沒有防御力的水幕,改變了短匕的軌跡,凌霜只是略微一偏,就躲過了短匕攻擊。
究其根本,正是水幕的折射,使得光影所化的短匕偏離了攻擊的方向,高手對決往往在于絲毫的破綻,這般算計在其中,凌霜自然能夠輕松規避對方的攻勢。
光影再次襲來,只見水幕匯聚起來,化作籠罩凌霜的半弧護罩,使得靈傀的多次攻勢落空。
護罩中的凌霜輕易的規避襲來的一切攻擊,甚至連靈力都沒有多少消耗,反觀靈傀倒是消耗十分巨大,沒有多少時間便消耗了足足四成。
光暗意境是一方面,而那另一方面,便是凌霜暗中的手段了。
在凌霜手中,掌控了那只噬靈蚜,使其認主,更是取得一縷噬靈蚜的能量,煉化到一具靈力分身中,並放在天樞鏡之中,任其壯大起來。
在這間不容發的交手時刻,凌霜從天樞鏡取出一縷煉化的能量,落在了靈傀的身上,以靈傀的能量為養分,滋養那一縷能量。
光影狀態本就是消耗龐大,比起那霧化意境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今更有噬靈能量侵蝕,幾息時間里就消耗了四成,若是持續下去,必敗無疑。
不經抉擇,靈傀直接現出光暗兩匕,凝成一個光暗交織的能量球,向凌霜拋去。
光暗能量在其中交匯、踫撞,逐漸散發出驚人的氣息,強大的威壓使得凌霜後退了幾步,卻依舊在攻擊的範圍里。
凌霜放出天樞鏡內的噬靈蚜,當它見到這枚威力巨大的能量球,並未做出絲毫躲避,而是直接沖上前去,附在這枚能量球上。
三息時間,只是三息時間,噬靈蚜就將自身的能量注入其中,將那團能量同化侵吞。
光暗能量依舊在其中交織,卻是多了一團幽暗的能量,佔據兩方的位置,並吸收其中的能量,成為自身的養分。
見到效果出來了,噬靈蚜將已被同化的能量吸入體內,滋養著自身的軀體。
這是靈傀在光暗狀態凝聚起來能量攻擊,足足消耗了自身五成的靈力,那余下的一成靈力,則是作為殺手習慣,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當下的靈傀沒有了絲毫的戰斗力,本就是試煉的產物,也沒有遁逃的能力與必要,可以說,靈傀已是強弩之末了。
果不其然,在光暗能量被完全吸收後,靈傀身上留下的那縷噬靈能量,將余下一成靈力同化吸收了,沒有留下絲毫能量,只有一縷攜帶信息的流光回到刀樓中。
凌霜走向刀樓的空間通道,氣泡帶著他到了刀樓的第七層,在這層空間中,已是沒有多少強者留下來了,看向四周也就那麼五人罷了。
“阿彌陀佛,不知施主來自哪方勢力?”有一位佛修強者上前問道。
“我並不是西域之人,只是游蕩于四域的散修罷了。”凌霜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