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丹三分靠藥材,兩分需手法,剩下五分是需要蘊養的啊。”老者撫著長髯說道。
“你的體質契合丹道,成丹率和成色都不錯,可惜了沒有蘊養,丹藥無法將潛在的五成給發揮出來。”
“而且手法略顯生疏,想必接觸丹道沒多久,手法亦可改進。”
方軒听著老者的話語,細細思索片刻,便道︰“晚輩初入此道,還請前輩指教。”
老者點了點頭,道︰“你嘗試一下藏經閣第十八個書櫃第五層第七本書中記載的煉丹手法,會對你有所幫助,除此之外老夫也就只剩一些經驗之談了,或許能拋磚引玉得出好的見解。”
老者對于一些往日的煉丹之事娓娓道來,每一個煉丹經歷都給方軒帶來不少感悟,沉浸于丹道不知時日的方軒從體悟中醒過來的時候已然是半夜,與人間一般月明星稀。
回屋打坐至第二日,方軒便去藏經閣之中,找到了那本書︰《丹道真解》。
那本書上蒙蓋了厚重的灰塵,想必是許久未曾查閱的書籍,想到老者讓他看這本多年未啟閱的書籍,心中有一種莫名的疑惑︰如此推崇為何無人閱覽?
不待想明白這個問題,方軒便被書中蘊含的大量信息所吸引,這本書確實不簡單……
“虛丹者,煉陰陽二氣而為之,法鬼神之能,擬六氣之辨;實丹者,煉萬物靈氣而凝之,奪天地造化,得莫測之威。”
此書開篇便提點了兩種丹道的區別,點明了兩條丹道的方向,可謂一針見血。
細細讀著書中的每一句話,所道之處好似醍醐灌頂一般,令人不由得覺察出其中的真意,不愧丹道真解之名。
其中光蘊養之法便有著不少的描述,有些是奪天地精氣蘊養,而有些奪的是山河的氣象而蘊之,更有甚者為得逆天之丹,以大神通演化一方世界,以此中演化出的生靈意志為根,蘊養著神丹。
而蘊養的時間不一,要考慮到天時地利以及藥性的催發,書中給出的只是推演蘊丹時間的方法,具體實行還得憑借煉丹師的丹道功力。
而其中有很大的篇幅是為了描述和解析六式丹法,據載那是上古丹師的終身體悟,歷經萬億年而不改其威,究其根本還是天地規則的影響,讓契合的丹法能發揮更好的功效。
那六式丹法作為《丹道真解》的核心內容,自然是有著不俗的技巧性,分別為︰
一式︰泉澤丹髓二式︰風化丹骨
三式︰雲海藏丹四式︰雷池淬丹
五式︰六氣潤丹六式︰乾坤為丹
六式丹法現世一刻,天地間仿佛為了響應其存在,在這方世界的天空上披落瑞彩足有千條,霞光中蘊藏著無盡的生機與威壓。
“丹法六式,終于現世了。”此刻煉丹室中走出一位老者,正是那指點方軒的老者,他閉目不語,隨後轉身間化為黑霧消失在原地。
城主也是看到了這場景,當即以精神力溝通此城中樞法器,將情況匯報給長老。
“長老,道師出現了……”
這座城雖說是底蘊城市,也是有些羅剎族不同勢力的分布,三大脈與各小脈盤踞在各個方位,而此刻卻是緊急出動兵馬,調查了起來。
藏經閣中的方軒對此一無所知,出現異象是在天際,而且並未與藏經閣有所共鳴,自然未能察覺,而引動異象的書也是返璞歸真,沒有絲毫的痕跡。
李長老到達城中首先找的便是方軒,目前城中唯有他一人煉丹,而道師出現自然與他脫不開關系。
道師,在羅剎族是機緣,也是禁忌。
“賢弟在此地煉丹可有收獲?”李長老神色未動,而是與方軒寒暄了起來。
“兄長寶地確實不凡,此中的機緣讓愚弟震驚啊。”
“賢弟過謙,不知賢弟在此處得了那些機緣,可否一講?”李長老撫了撫長髯,說道。
“不但藏經閣有不凡的大道之途,那煉丹室還有丹道大師存世,其閱歷與手法皆是一絕,想必兄長當初說的無丹道人才也是謙辭而已……”
未等方軒說完,李長老便說道︰“不,你錯了,我族不存在存世的丹道大師。”
“不存在存世的……”方軒皺起了眉頭,若有所思。
隨後試探著說道︰“那,那位丹道大師難不成是陰魂之身?不對啊,我的精神力並未察覺出有任何端倪啊……”
“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賢弟你不也是修了一種術法,掩去了人類的氣息,而丹道大師終日與丹為伴,氣息自然受其影響,何況那是以引陰陽二氣煉虛丹成名的道師之魂,此事不難。”
“那道師原先確實是我族的丹道大師,還是我族之人,自然是我族的榮耀,不過可惜了,終究抵不過歲月啊。這也是我想讓賢弟嘗試煉那一種丹藥的原因,道師的肉身早已用千年冥玉封存,並以靈液維持其肉身活性。”
停頓了一會,李長老接著說道︰“那道師有一處密藏,這也是此刻城中勢力行動的原因,但若是能救回道師,贈與賢弟亦無不可。”
方軒思索了片刻,道︰“道師對我的教誨讓我悟到了此等大道,自然不能不出手相助,若是無視此恩,與牲畜何異?就等兄長的消息,去那里尋得丹法便開爐煉丹。”
隨後方軒繼續看著那本《丹道真解》,以盡快得到相應的實力去煉丹,那種丹藥雖然為拿到丹方,卻可預見其不凡,沒有金剛鑽哪能攬瓷器活?
自此,方軒不停地查閱此書,並多次煉丹以加深領悟,偶爾道師出現的時候與之探討其中的奧秘,丹道實力不斷提升。
而夜間,方軒則是以那些銅鏡,布下聚靈陣,聚攏方圓百里的靈氣,增加丹田之中的靈力儲備,並輔以各式靈丹,實力的增加自然一日千里。
一日,當方軒修行之際,一道傳音符 在其眼前燃了起來︰“丹方現世,準備動身。”
該是去爭奪那逆天丹方的時候了,方軒停下了手中的活,在須彌戒中儲備了足夠的物資,然後隨李長老的死士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