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夢

第三章 宋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牧童騎神牛 本章︰第三章 宋韻

    在歷史課本記載中,宋朝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時代,這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個人經歷有很大的關系。

    被認為是得國不正的趙匡胤,一直是一個頗受歷史所爭議的人物。

    宋太祖登基之後便開始下令制止符命迷信,反對元象圖讖。這一點似乎是他思想上的不封建,甚至是一種進步。

    實際上這一類的胡談,可能會教唆出一些圖謀不軌的野心家來,趙匡胤自己就是這樣發跡的。

    趙匡胤曾流浪于市井,賭博斗毆,無所事事。

    有一次趙匡胤進了一個廟宇,踫見香案上有佔卜吉凶命運的竹茭,他一邊禱告,一邊拋擲竹茭,第一次問的是可否當個小校,可連問幾次,終是不吉;

    又問可否當個節度使,仍是不吉;他有些氣憤,壯著膽子問能否當個天子,不料竹茭一下現出吉兆。

    從此,他在心中立下了要當皇帝的宏願,現在他果真當了皇帝,心想天下難保不會有像他當年一樣的人。因此,宋太祖在即位之後,嚴令禁止讖書、符命之談。他頒布詔令︰“禁元象器物、天文圖讖、七曜歷、太一、雷公、六壬、遁甲等。不得藏私于家,有者並送官。”如有違者,處以極刑。

    曾做過通事舍人的宋惟忠,就因“私習天文,妖言利害”被殺了頭。

    為了制止這一類東西在民間流行,宋太祖命人大量收購舊的圖讖,組織一幫人將內容故意刪亂顛倒,胡亂摻雜,抄寫了約100本偽本,流放于民間,因此引起民間偽本流行,難辨真假,從而達到破壞人們信仰的目的。

    宋太祖的另一文化統治策略是重振儒學,恢復綱常名教。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十分高明的封建帝王。

    他結束了從唐中葉就已開始的200多年的分裂局面,穩定了大宋王朝的政局。

    他所創造的許多政治策略,對大宋王朝的昌盛與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他從制度上防止天下混亂,促進華夏民族的統一,扭轉武臣亂政,提倡安民為本,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帝王史冊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但是,他的這些策略也有很大的弊端,他的一系列集權的軍政措施,加強了皇權,削弱了軍隊;政府官僚化,導致了北宋積貧積弱;兵權過于集中,將不知兵,兵不認將,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官僚機構重疊,互相牽制,辦事效率極低。他的後人只會效仿而不懂得變通,最終導致國破家亡,徽、欽二帝被擄做了亡國奴。

    在人們印象中,宋朝又是一個備受理學荼毒的時代,從大量出土文物中又表明宋朝是一個商業經濟極度繁榮、民間財富激增的時代。

    一批批的文人又告訴我們,

    這還是一個個性彰顯、審美極高的時代。

    宋朝人更在意天性,美得自然。想到唐朝時,第一感覺通常是大詩多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一種雄壯的美。陶瓷工藝是唐三彩,色澤艷麗,寫字又以規整的楷體居多。

    宋朝則不然,詞多是“楊�岸曉風殘月”、“無可奈何花落去”,以最生活化的景構築內心的體驗,比較注重自我。

    宋朝的陶瓷器色澤也單調許多,像五大名窯,多是素雅的純色。

    宋朝的花鳥畫也是一絕,小到一個蟲子,都能讓人感受一種生命的力量。

    宋朝的書法也隨性許多,寫出來的東西就是當時情感的流露,即使出現錯別字,大不了圈掉再補上一個。

    宋朝人懂得生活的意義,宋朝的文人除了讀書,從政,他們還會為自己留一片內心的桃花園,或者叫心中有山水。

    失意了,在山水間忘卻前塵;得意了,在山水間告誡自己勿驕勿躁。像甦東坡,多次遭貶,卻從不改一腔熱情,縱情山水不說,

    他甚至還能把普通的甚至窘澀的生活勾畫的妙趣橫生。

    被貶黃州,買不到好肉,他可以把半肥的豬肉變成舉世聞名的東坡肉。

    被貶嶺南?他覺得那里的荔枝好吃到讓人不想走。

    如此大環境下,宋朝的百姓同樣也是將風雅變成習慣,將精致生活普及到方方面面。

    很多唐朝人眼中的高層次追求,到宋朝時很多都已成了尋常之物,比如唐時喝茶還是高雅之事,宋朝時便已成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甚至曾嘲笑過唐人沒見過世面(唐人作富貴詩,多紀其奉養器服之盛,乃貧眼所驚耳,如貫休《富貴曲》雲︰“刻成箏柱雁相挨。”

    此下里蠰彈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夢溪筆談》)。中秋時,他們則會全家聚于一處,玳筵羅列,飲酒賞月,

    通宵達旦,吃的則是甦軾講的那種

    “小餅嚼如月,中有飴與酥”的雪片月餅。

    讓面對節日氣氛日漸淡薄的我們甚是艷羨。

    馬上又是一年中秋節,想不想有所改變?

    和家人共享一份來自宋朝的清雅香甜。

    那只被記在甦軾詩中的月餅,在糕點師的努力下,

    已從南宋《吳氏中饋錄》食譜中,重新在800多年後,出現在眾人面前,並命名為“宋月”。

    宋月入口軟糯清香,餅皮用的是大米現碾的米磨粉而非面粉;它的餡料有五仁、芝麻、佛手、抹茶四種。

    山西的核桃,新疆的瓜子,現炒黑芝麻,剛上地的花生,

    秘制金華赤松佛手……這些匯集天南地北自然滋味的原料,全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現做,沒有任何添加劑。

    宋月也不是火烤而是氣蒸,全程采用古方配置,使得宋月最佳的賞味期,只有十天,但每一口,都最鮮最美。

    這是一個用任何的語言都無法描繪的清楚的時代,宋朝之前,各地的權力都掌握在武將手里。趙匡胤改了,各地全由文官管理,武將也歸文官管。兵權平時在文官手里,要打仗了,才給武將,打完仗,還得交回來。

    趙匡胤重用文人,在他手下當大官的,幾乎都是文人。這個慣例在宋朝沿襲了下來,宋朝給文官的待遇好,工資高。宋朝的文人,只要讀書讀得好,考個文官當,就能生活得很舒服。

    文官喜歡議論國家大事,看到皇帝做得不對,會給皇帝寫奏折,批評皇帝。過去,如果踫上賴皇帝,看了奏折不高興,可能會殺頭。趙匡胤給宋朝定了規矩,寫奏折批評皇帝,是好事,不管說得多難听,絕對不許殺人。這個規矩,在宋朝可真救了不少人。

    趙匡胤重視文人,可能跟他愛讀書有關。他雖然是個武將,可是喜歡讀書。沒當上皇帝之前,有一次趙匡胤出去打仗,打贏了,別人都分戰利品,他呢,搬了好幾車書回家。一個武將這麼愛書,在當時被當成怪事流傳。

    趙匡胤自己愛讀書,也勸手下多讀書。他經常跟大臣們說,要多讀書,多提拔文官,治理國家要靠文人。

    趙匡胤的宰相,趙普,本來不愛讀書,被趙匡胤勸得也愛讀書了。不過這個人有意思,他只讀一本書,孔子的《論語》。

    天天翻,翻爛了,一部《論語》變成了半部,他還挺得意︰我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偏偏,他這個宰相當得確實很好,他給趙匡胤當宰相的那一段,宋朝安定繁榮,是一段好時候。所以,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來到這樣的一個時代,自然會讓人感覺有出頭之日。

    或許沿著宋朝開國的軌跡,能尋覓出不少的故事,這些是梅笑寒頗為感興趣的。

    (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夢》,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夢第三章 宋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夢第三章 宋韻並對大宋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