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夢

第二章 新計劃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牧童騎神牛 本章︰第二章 新計劃

    古代中國社會,賦稅制度是隨著土地產權形態的變遷而演變的。

    均田制的崩潰,是中國古代社會賦稅制度史上的歷史界標。

    “兩稅法”反映的不僅是賦稅制度的變化,更是唐中期以後土地產權的演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宋代產權私有已是大勢所趨。

    “土地可以自由買賣,但是普通農民根本沒能力去購買一塊土地並且去對它進行開發!”

    “沒有耕牛!整個躍龍村也只有三頭耕牛!”

    商品經濟日趨發展的情況下,土地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源,能夠不受限制地進入市場,成為商品而進行自由買賣。

    站在梅府外面的農民大多都是經歷過大災荒過來的農民,個個窮的叮當響。

    當土地日益顯示出其作為能不斷增值的商品的價值時,也進一步激發了人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欲望,產權私有化也越來越不受任何限制地膨脹起來。

    周元道︰“他們被地主所剝削和壓迫,若不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他們也不會反抗!”

    在“田制不立”、“不抑兼並”的態勢下,可資利用的生產資源已大部分為私人所擁有。

    “安史之亂”前後,府兵制逐漸被募兵制所取代,百姓已基本上不需承擔兵役。

    唐中期的兩稅法,將代表力役之征的庸錢並入到兩稅中征收。勞役向賦稅的轉化進程日益強化。

    演及宋代,雖然從國家法律規定上百姓仍然有服徭役的義務,但在實際操作中,國家陸續規定可以錢代役,各種徭役均已開始了向以貲代役轉化的過程。

    只要有錢,有權,在大宋朝可以活的很滋潤。可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想要獲得一塊自耕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對于土地買賣實際上沒有太大的限制,就算如此,土地的流轉也只是在社會上層。

    梅笑寒道︰“若是我雇佣你們來為我耕地怎麼樣?”

    眾人听後皆興奮不已,道︰“若是梅公子願意要我們,我們自然是一百個願意,只是梅公子你並沒有那麼多土地需要人去耕種啊!”

    周元道︰“梅公子真的想要買地?”

    梅公子寒正盤算著把帶來新的種子拿到這塊土地上做實驗,正愁找不到那麼多人來種,現在看來這種擔憂完全是多余的。

    梅笑寒給願意來給自己種地的農民的待遇是總產量的一半,按照每畝地六百公斤的產量計算,種植一畝地這些農民可以得到三百公斤的糧食。

    高產農作物的畝產在數千公斤以上,這已經足以滿足這些農民平日的飲食需求。

    “梅公子,你真的願意雇佣我們給你種地,並且把一半的收cd分給我們嗎?”

    梅笑寒道︰“不錯!只要你們跟著我干活,一天三餐我都包了!”

    不僅如此,在糧食收獲以後,我還會給你們每人一貫錢!

    眾人皆表現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他們不敢相信,這麼好的事情會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不僅不用擔心吃的問題,而且還有了額外的收入。這是他們萬萬也不敢想的。

    “不不不...此事我們是萬萬不敢答應。”

    “是呀!是呀!我們不能答應!”

    梅笑寒道︰“怎麼?難道你們嫌我給的糧食太少了?”

    “我們絕不是這個意思!”

    “那就是嫌我給的錢少了?”

    “梅公子,所種出來的糧食是萬萬不能五分成的,給我們三成便已經是不像話了,五成的條件我們是萬萬不敢接受的!”

    一個身著破爛的農民道︰“真是沒想到,天下居然有梅公子這樣的大好人,這樣的條件實在是太豐厚了!”

    許多人紛紛開始抹眼淚,表示願意幫助梅府種地。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梅府的人,只要梅公子一句話,赴湯蹈火,我們在所不辭!”

    一個壯年一拍胸脯道︰“梅公子,我們農家漢子別的不會,有的就是是一身使不完的力氣。”

    “別說是一畝地,給我十畝地,我鐵牛也能種!”

    梅笑寒看著眼前的壯漢道︰“光有一身力氣可不行啊!種地也是要講究科學的!”

    “行!梅公子說啥我就做啥!”

    “鐵牛,你該說媳婦了吧!今年有二十多了吧?”

    鐵牛道︰“二十二了!俺爹死的早,俺娘又有病,家里實在太窮,哪里會有姑娘願意跟我啊!”

    看著鐵牛有些尷尬,一個老者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梅笑寒想要把現代化種植理念帶到躍龍村,未來能否在整個大宋朝推廣開來,躍龍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

    首先要做的就是購買土地,躍龍村現在有閑置的土地三千多畝,分為上中下三種。

    其中水田和旱地佔了三分之二,水田有五百多畝,旱地有一千六百多畝,山地田有一千畝。

    梅笑寒看著梅府外面的村民,道︰“各位鄉親們,請大家稍安勿躁!等我把地買下來以後,統一到我這里做一個登記。”

    中國古代自階級社會形成以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實行土地國有制,也叫王有制,這就是說,全國土地都歸國王一人所有。

    《詩經》上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全國土地只能由國王來分封、賞賜、授予或收回。

    當然,在這樣的制度下,私人是沒有土地的所有權的,更不能把土地當作商品來買賣。

    宋朝的法律上沒有明文禁止土地買賣,大門閥與大家族之間經常在私底下進行土地買賣和交易。

    梅笑寒很快便買到了六百畝的土地,其中有水田也有旱地!

    價錢也非常的合理公道,每畝地只要三兩銀子。

    接下來的工作便是開始著手對這些土地進行分配,登記。梅笑寒把這樣的一個工作交給了趙虎。

    梅府每天都有人員往來,這些人大多都是自發而來的,幫助梅笑寒整理院子,修剪樹木枝葉。

    通過清點,梅府上下共有三十六人。由于都是義務的幫工,所以每天的人員數量都在調整。

    梅笑寒決定對梅府上下的人員進行規範管理,對這些人員進行登記,並給予一定的補償,畢竟每個人都需要生活。

    要生活就必須要有錢,要有銀子。

    未來,隨著土地面積的擴大,種植農作物、蔬菜和水果規模的陸續擴大,需要的人手會越來越多。

    現在,正是大量培養人才的時候!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夢》,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夢第二章 新計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夢第二章 新計劃並對大宋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