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行動的擴展帶來的是直接的效果,隨著原本盤踞在幾個資源河系里的智能核心帶著一些工業艦朝著計劃地點出發,幾個小時之後就迎來了第一撥數據沖擊,讓艦隊里的計算艦全都負載飆升,擠佔了原本用于科研任務的部分。還好這不是一個什麼特別麻煩的事情,除了科研人員會抱怨一下之外,這種事情沒有引起一些其他問題,無非是讓之前負責資源河系的剩余智能核心多造點計算艦就能解決的問題。
但是又過了兩個小時之後,第一波需要人工處理的數據傳來,這就搞瘋了一群人了。
人工處理的數據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少,每一個河系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需要人工處理的情況發生,為了減少人工錯誤,每一個需要人工處理的情況還需要至少七個人進行處理之後,才能綜合得出結果。不過大規模進行探索,很顯然當前的人數是不夠用的。
讓所有休假的人員返回崗位,但是依舊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想辦法擴招一下,還好之前王奇讓管家對探索母艦里的人數進行擴招,從那幾十個河系的人口中拉了不少過來,現在臨時抱佛腳還能弄出來不少人。只是增加了幾十萬的工作崗位之後,隨著需要處理的數量逐漸增多,依舊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
“按照當前的人工處理速度,遠低于智能核心反饋需要人工處理的數據量。”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王奇也沒什麼招,因為這處理不過來就是一個事實情況“讓智能核心先去搞一些不需要人工處理的部分,比如星球詳細數據掃描之類的。”
“目前已經將人工處理的部分押後,智能核心會優先處理不需要人工判斷的任務。”
“看來人口還是不夠啊,特別是人類的人數。”
人類的甦醒工作還在按照計劃進行著,但是總數還是太少,並且能夠真正參與到隊伍當中工作的,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特別是後面甦醒的那批人。後面甦醒的按照順序都是刺頭偏多,還有不少事領導階層的,本身是領帶別人的,此時雖然留給他們的崗位也是領導層面的,但是上面畢竟還壓著人,並且沒有什麼上升空間的,因此大多數比較怠工?換個說法,他們其實都不是因為自身的‘興趣’來參與到工作中的,自身大多也沒有足夠的冒險天賦。
那針對後面這些人,王奇難道能夠每人給艘船放出去?那當然是不行的,還不如束縛在船上至少少惹麻煩。
至于說超大規模的啟用那幾十個河系里的人口來幫忙干活?這並不現實,沒有經過足夠多的培訓,直接開始干活那絕對是災難性的,很多數據都會不對勁,最後得到的結果還不如開始就不讓他們參與。
而其他種族的人口數量,管家已經在處理人口引入的極化了,只是相對于王奇期望的結果來說,還是慢了點罷了,到現在還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增長出現。人口的前一頁時需要一些準備動作和時間的。
“另外還有一個新文明的處理問題。通過大範圍的搜索,目前發現的文明數量已經超過五百,此處指針對能夠走出恆星系的文明,沒有跨星系機動能力的文明暫時不做考慮。”相對來說這也是個問題,特別是能夠發現探測器的那些文明,還好這個數量不是很多,目前智囊團這邊還能應付的過來。
反正同時面對十幾個文明進行接觸,而且只是針對一般的人員進行初步接觸,哪怕是讓管家去搞也是完全可以的。
“還有沒有別的?”沒有立馬給出解決方案什麼的,王奇繼續詢問後續的情況。
管家給出的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當探測器數量快速增加,覆蓋範圍幾何倍數增長的情況下,麻煩事情自然也會是越來越多的,產生很多後續的麻煩。
“後續的麻煩相對來說較小,剩下的內容,包括有異常空間結構等空間異常,智能核心母艦損壞的未知情況,探測設備無法獲取準確信息的問題,還有一些細節的問題。”
這些情況有不少都不是智能核心能夠解決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都需要更高級的設備去做處理,或者通過長時間的分析才能夠用低級別的設備分析出具體情況。
因此王奇發現或者說是管家反饋的這個小問題就是,復制艦數量又不夠用了。
按照之前的配置,復制艦是三艘一組對河系進行探測的,現在所有沒問題的河系都交給智能核心做後續的數據收集工作,而復制艦全都收了回來,用來處理這些智能核心搞不定的情況,但是數量依舊不夠用,甚至說將每組三艘的配置全都拆開來用都不夠用,異常情況的數量還是太多了點。
“一不小心給自己挖了個大坑的感覺?”對于這個數量問題,王奇是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的,唯一比較靠譜的方案,也不過是增加復制艦的數量。這個不知道有沒有後遺癥的方案卻是現在快速解決當前問題的唯一方案。反正王奇拿不出更好地,在探索母艦內部,人為制造出來的材料還需要等著回頭造空間門用呢。
增加復制艦的數量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王奇也算是輕車熟路了,管家準備好要復制的艦船,讓王奇在休息過後直接開工。于是很快這批艦船的總數就達到了十萬……
對于這個非常正巧的數量,王奇可沒準備制造更多,誰會知道這些東西會有什麼殘留的後遺癥呢?所以還是保留一下比較好,真出什麼事情了還能控制一下規模。至于說這個數字,至少是短時間內應付一下沒什麼問題了。
只要沒有緊急情況的話……
當然,以王奇這個惹麻煩的情況,自然是不可能的對吧?
所以說在計劃開始後沒幾天的時候,這次的麻煩事就這麼冒了出來,被管家報告給了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