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了大量的探測器已經成了既定的結果,當前的探測器也逐漸的改造完成,開始進入了重復的擴張階段。
再來一次擴張,這就沒什麼可說的了,雖然每個探測器搭載的觀測設備總數減少了,但是這並不是一個什麼問題,反正現在暫時沒有辦法離開的情況下,時間這種東西是最不缺的。
不過時間也可能成為死亡的催化劑。
幾天之後,管家就給王奇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環境能量參數異常,檢測到周圍環境中的能量數值上升。”
“原因?”
“初步推測為內部能量總量提升,以及能量平均程度的提升。”管家在王奇眼前投影出一個沒有任何特色的球體“當前將我們困住的這個球體,本身能夠防御能量的轟擊,不論大量還是微量的能量都無法透過。但是,外界的能連如恆星光線與信號依舊可以通過。這導致內部的能量總量提升,包括之前測試時使用的武器設備也增加了內部的能量總量。”
這個情況稍微解釋解釋就清楚了,因為探索母艦內部就有類似的情況,就是空間船塢,空間船塢的內部能量環境必須持續進行維護,不然足夠長的時間之後內部就沒有能量能存在了。能量這種東西,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的。至于說能量遷移手段,無非是讓部分能量降低的情況下達到讓另一部分能量升高的假象。
當然了,探索母艦是有能力進行能量定義的,這也是探索母艦完全不缺能量的原因。然而這種情況有一個限度,就是環境中的能量情況不能太高。如果太高的話,雖然探索母艦理論上還是可以定義出更高的能量,其他物質卻會因為這個過度的能量狀態而發生性質轉變,出現一些很復雜的變化。這種情況下繼續發展技術就變成了比較困難的事情。
相對應的,人類也有類似的研究。基于世界跨越技術,將能量導通之後釋放出去,無目標的釋放到未知的位置。當然,是否會造成什麼損害,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破壞環境來獲得文明進步的材料這不是人類一路走來經常干的事情麼?反正等技術夠了回頭再去修就是了……
不過這個方法當前用不了,因為想要這麼做,首先需要一個建成的空間門設備,而這個設備管家這里一點材料都沒有,有點材料積累還是在復制母艦上,保鏢負責將材料轉化為空間門並且將零件儲存起來。
在擁有完整設計圖紙的情況下,這種用來宣泄能量的設備並不是很難建造,只是這必須是在材料充足的情況下。
管家這塊雖然也有一點材料儲備,來源于不間斷的轉化過程,卻是距離艦載這玩意所需要的數值有點多。
“于是呢?我們可以用通訊訊號傳遞能量?我記得以前好像干過這事。”
“是的,經過嘗試確定可行。”管家給出了肯定的答復,看來之前已經準備好答案了,只是在等王奇來問?“通過測試已經建立起能量傳輸鏈接,不過由于距離較遠,傳輸效率過低。保鏢將建造一個近距離的通訊傳輸設備到附近用以接收信號。”
傳輸設備能起到多少作用這點暫且不得而知,至于說用概念設備降低環境能量參數?其實也可以做到來著,不過驟然降低的參數環境會導致一些其他的問題,反而更加麻煩,當初做這個實驗的時候的確是成功了,不過由此引發的一些副作用反而花費了很多能量來填充,用以平息其異常波動,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舉動。
暫時沒有太好解決辦法的情況下,管家降低了探索母艦的運行功率,將一些當前不必要的設備都降低或者關閉。當然這是在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就已經處理了的,而不是等著後續試驗全都做完之後才進行關閉的。
“那麼,以當前的增長速度,這個空間環境能夠支持多久?”王奇在詢問剩余的時間,這個信息還是很有用的,雖然只是一個估計的數據。
時間的估計並沒有消耗多少時間,反正只是一個並不準確的數字“具體時間範圍在一萬兩千年到四萬三千年之前。這是以當前的能耗進行計算的結果。”
換個說法,如果再啟動什麼奇怪的項目的話,時間可能會縮短一些。不過總的來說,這個時間還是非常長的,遠大于王奇之前自己想的時間。之前還以為幾年過後就完蛋了呢?而以萬年為單位的時間就不是什麼問題了,這麼長的時間總歸能夠研究出來相應的解決辦法。
保鏢那邊制造的接收裝置在第二天就完成了,專門設計的接收器能夠以當前技術下的最大效果接收其能量傳輸,用以宣泄能量。或者說這玩意其實都不用管家來操作,純粹就是一個能量抽水機的存在,將封閉空間內的環境能量抽到外面,不過消耗的能量也不少,當然以外面的空間大小,這種浪費暫時也不是什麼事,遠遠達不到承載極限。
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接下來怎麼辦了?
暫時沒有什麼好辦法的王奇,現在只能繼續查看文明探索的報告。針對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仍舊是管家在處理,不過到目前為止,這兩天下來也沒有找到一個可以交流的文明。
倒是其中一個探測器進行了試驗,建造出來的探測器在航行狀態下脫離了這個封閉區域,至少從其設備定位上看是的確脫離了的,只是由于不處于一個空間層中,目前這種情況暫時只具備參考意義。
研發出對應的空間層移動裝置?這是個好辦法,專門進入不同的空間層當中,難度比跳出宇宙的空間門簡單多了,而且有實驗樣例可尋,只是空間層這種東西,無限多的數量上很難定位,迷失幾率稍微大了點。不過現在來看這倒是目前唯一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式?難道將王奇引過來就是為了讓掌握這項技術?
如果是這樣的話,總感覺這個方式並不是很合適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