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空間船塢配套設備以及時間流速維持設備的建造,這部分工作幾乎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在管家計算如何返回之前一層空間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建造任務或者說是房間轉化任務。
探索母艦作為一艘多用途母艦,自身有著足夠大的空間來容納相關設備,並且轉化設備的工作也讓空房間能夠隨意轉換成別的功能性房間。在將所有其他種族的人都移動到保鏢那艘復制母艦上之後,探索母艦上有大量的空房間可以用來做轉換。
王奇的運氣一直很好,這點是很奇怪的。現在這個時候格外需要好運氣,因此王奇在執行計劃之前,讓停留在保鏢那邊的,所有好運氣的人都集中了起來,傳送到探索母艦上。當然了,對外的說法是這是一艘探測船。反正探測船本身也是具備探索母艦的所有功能的,只是相對弱化一些罷了。
帶著一堆加狀態的家伙,王奇跟這群同樣沒見過時間逆流狀態的好奇寶寶一起乘坐著探索母艦重新進入了之前那層空間當中。
呆在船里面,自然是感受不到外界奇妙的環境的,但是也不能冒著危險將其他人送出去,就算要體驗一下這個特殊的時間流速,也必須要等計劃完成進入可控狀態之後再說。
“接觸倒計時,十,九……”
在回到這個空間之前,探索母艦內的新空間船塢早已經激活,這只是一個很小的船塢空間,不過幾十立方的體積相對小的體積能夠讓接觸的時候保持最小的沖擊,與此同時管家還按照前人的研究,將這個空間船塢里的空間流速在理論上降到了最低點,就差一點就進入停滯狀態。
在經過倒計時之後,船塢開口與外界對接,沒有被概念設備維護過的船塢空間,在與外接直接接觸的時候,產生了劇烈的反應。
“空間負載設備壓力上升,艦船外殼受到侵蝕,目前情況處于可控範圍。”管家報告了一下情況,然後繼續對當前的計劃做監控。
對內部的影響,並沒有多大,足夠多的設備支撐著探索母艦的穩定。但是對外,影響還是很大的,從艦載探測設備捕獲的信息來看,至少兩光分的距離內,都受到了干擾,有一部分區域進入了正向的時間流動,不過幅度很小。
正向和逆向的環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影響,這是一個猜測,現在則是被證實了,順帶收集一堆極有價值的實驗數據。可以算是整個探險活動中最有價值的內容了吧。
大約五秒之後,探測設備收集的參數逐漸開始歸零。
“這就完了?”有點疑惑的不只是王奇,事實上所有跟著來的人都表示疑惑,廢了大勁召集過來一批人在這里呆了幾分鐘就可以回去了?這是干的太容易了吧?
在場的人各種莫名其妙,而管家依舊在收集後續的參數。經過反復測量和驗證之後,管家關掉了船塢與外界連接的通道。
“確認環境捕獲成功,確認維持設備工作正常,正在擴展空間。”不管怎麼說,順利其實也是一件好事,就是不知道之前的踫撞中有多少東西被摧毀,在那個環境中探索母艦的探測設備也不能準確分析情況。
五號空間船塢,按照計劃在完成捕獲之後,會擴展其體積,以便于增加可以做試驗的體積的,而不是以一個小空間只能容納很少的實驗設備。擴展的過程可能會讓整個環境的時間速率發生變化,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隨著空間的擴展,一個好消息讓王奇興奮不已。速率並沒有發生改變,最大的改變是擴展過程中,維持設備的消耗大了無數倍。然而這是非常值得的,只要準備好對應的供能結構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從其遞增速率上計算,以探索母艦自身的供能水平配上內部的管道承載能力,大約能夠擴張到相當于標準空間船塢七分之一的大小。就研究來講,這個大小已經足夠了。
而下一個好消息,則是讓這個實驗不用拘泥于一個小空間中。
將空間分割成小塊,這是早已經掌握的技術,而對這個時間逆流的空間進行分割的時候居然不用做任何額外的處理,這也是挺神奇的事情。
能夠分裂意味著是否能合並呢?重新回到正常環境,分裂出兩個空間之後,這個實驗被拉到外界的實驗艦上進行,然後王奇就經歷了在這個世界中最大的一次爆炸。
以光年計的爆炸範圍,遠超越光速的波及速度,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優秀的炸彈類武器。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實際殺傷力並不高,爆炸主要是以時間紊亂的方式產生的,或者說只是看起來像爆炸而實際上並不是。通過觀察爆炸時的情況,只要是不具備概念防護的單位基本都要完蛋了,反過來說具備概念防護的單位一點事都沒有,包括之前用來做實驗因為害怕意外而被命令飛的老遠的實驗艦。除了兩個空間已經消失之外,艦體本身並沒有什麼損壞的地方。也許細微之處可能有所不同?這個需要專門去檢測一下才能夠明確。
另外一點就是,通過大批量制造小型的空間,然後合並起來的的想法不能執行了,除非徹底研究透這塊,這不是短時間能夠搞定的事情。
完成幾個初步的實驗,帶著分裂出來的一個小空間,一艘小船開始了返航的路程,而那些被王奇抓過來加狀態的人,則是被直接傳送走了。得益于兩艘探索母艦的設備加成,直接傳送的穩定性和速度都是不錯的,比那艘用來運輸小空間的船要快多了。
“于是乎,我們下一個任務就是……把這個建築拆掉?”扭過頭,王奇可以將剩下的時間放在這個把自己坑了一次的建築上了。
分析過之前出問題的情況之後,管家已經做好了應對措施,就算是再發生同樣的情況,也不可能說是沒有任何抵抗地再被吸進去。何況就算再進去了也能憑借已有的數據直接出來,除非完全改變這種應對模式,用別的方式來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