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競賽,這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
同時這也是一個消耗人口的方式。或者說成是消耗無用勞動力的也可以。
人口,這種東西對于王奇來說是一個發展的基石。但是王奇面臨的問題就是在生產力過剩的情況下,如何讓這些人有任務可以做,而不是無聊的四處晃悠,浪費勞動力。這可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雖然開始的時候王奇往船上裝的都是研究人員,但是到了後來,一些研究人員的家屬上船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跟末日避難所里的那些人一樣,就剩那麼點的。
于是虛擬世界被王奇普及了下去,虛擬環境中鬧得再厲害也就是那些個數據,出了什麼麻煩重置一下環境就行了,對現實環境沒有太大的影響。事實上這也是達到了最開始的要求,大幅度降低了種族間的沖突,同時還消耗了剩余勞動力,讓一些沒事干的人多了一個穩定的消遣空間。
不過這只是部分人,沒有穩定進入虛擬世界的那些家伙依舊有時候會冒出來鬧事,仍機會產生一些麻煩,並且有時還會發生一些很嚴重的事情,比如造成他人死亡。當然,這種情況在保鏢的監控之下極少發生,大多數情況下,在這種特殊事件發生的時候,安保機器人會被直接傳送到位,對現場進行處理,直接抓捕那些暴力分子。
于是這些暴力分子就沒有地方去了。
而王奇所想的死亡競賽,正是這些暴力分子的組成的活動,讓這些暴力分子不用無聊的躺在監獄中浪費空間……雖然說死亡競賽浪費的空間更多的,但是這確實有這實際上的科研意義。
通過接近死亡環境的壓迫,能夠極大程度的開發意識。這種開發跟能量文明的那種開發完全不同,能量文明的開發其實就是提升思維強度,用來捕獲一些能量粒子進行操控,其提升方式在探索母艦的數據庫中有完整的相關數據,只是王奇懶得去學罷了,在這個安全的環境當中沒多大用,也不能夠額外開發自身的能力。這點早就測試過了,能力的強度跟這種精神強度沒什麼關系,這是方孔自己測的。
不過死亡游戲這種東西,想要開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為要有實驗對象。在人類當年的活動當中,的確也進行過類似的實驗,將一整個文明的所有人員全都塞進了一個定制的空間當中,看著這些人掙扎求生。不過最後剩下來的那些,除了戰斗力高了一些,求生意志比較高昂外,並沒有太多的特點。但是這種求生方式,對于能力的提升有沒有效果呢?
于是秦卓很不巧撞槍口上了,同時在其他方面的確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秦卓,最終被忽悠了進去。
其實王奇還想要讓一些其他人類也參與到這些計劃當中,不過其他人的用處說實話比秦卓要多一些,自然也就沒有參與這個活動了。等到後面幾批甦醒的人當中,沒準有一些故意違反規定的,到時候卻是可以扔進去讓他們體驗一下絕望的感覺。也不要他們的性命,死了復活就是了,反正只要核心思維沒有受損,隨便復活,包括現在被忽悠的秦卓也是一樣。
“于是提前跟你說好,這次試驗並不是能夠隨時叫停的,只有當觀測到你已經處于極限狀態了,才會將整個試驗停下來。”
對于王奇的警告,秦卓卻也沒有最終拒絕這個到處都是坑的實驗建議“知道了,反正我都準備一晚上了,趕緊開始吧。”
然而王奇並不準備讓秦卓立馬開始這次試驗“……事實上,雖然你準備好了,但是實驗還沒準備好……”
“呃……白浪費感情了?”
“事實上,是的。”王奇兩手一攤說道“這種實驗必須是使用現實中的環境進行搭建,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同時為了保證整個實驗的繼續,也不只是你一個人會參與到實驗當中,還有一些其他種族的,主要是重刑犯會被投入到實驗當中。當然了,本質上沒有生命危險,這些重刑犯只是會在肉體上死亡之後,被清除掉對應的記憶重新投入到這場實驗當中。而唯一不會被清除記憶的也就是你了。”
在自己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準備投入到這個殘酷的實驗當中的時候,秦卓卻被王奇幾句話砸趴下了。估計要是換做一個脾氣暴一點的,現在就該輪拳頭上了。不過還好,秦卓的脾氣還是不錯的。
秦卓緩了緩,思考了一下之後說道“那我現在干什麼?這個實驗還有多久才準備好。也許過幾天我就真的放棄這個實驗了。”
“一個決定既然下了自然沒那麼容易否決掉,不然的話你也不會在那個星球上呆那麼久被打了。就這點來說,你的品質還是蠻不錯的。”
“這話怎麼說的我跟史詩裝備似的。”
“反正就是個比喻,能明白意思就行了。”王奇停頓了一下,翻了翻自己的備忘錄,然後接著說道“這個實驗大概還需要七到十五天的準備時間,然後才能開始。這段時間內?我看看……恩……大概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可以干,你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比如說換個身份回那個星球上旅旅游,或者處理一下你的那些人造人?”
“好吧,總是有事情可以做的。”
說道這些人造人,這是秦卓自己的一個嘗試,不過效果不是很好,這些人造人雖然也有著不錯的思維能力,但是缺乏一些東西,以至于跟其他種族的研究人員沒有什麼本質性的不同,同時因為實際生活的時間太短,並不會有多少跳躍性思維,反而在研發能力上相對落後一些。至于說唯一的優點,也就是說能夠定向培養,而不是像其他種族那樣多少人當中才會有一個比較專心的科研人員出現。
然而這些優點並不能說非常突出,因為科研這種事情,有的時候需要的就是那幾個最尖端的,至于其他外圍的研究人員反而比較好搞。像某些項目別人倒騰好幾十年一點進展都沒有,換個人去小作坊里倒騰幾天出來個好東西的例子可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