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感覺到莫名其妙的狀況,這卻不影響計劃的正常執行。
沒有被關注的探索工作沒有什麼進展,而被關注的佔領行動,卻是意外不斷。還好目前的意外大體上還是在計劃之內的,只是細節上有些超乎預料。
進入佔領後的階段,一個能源中心突然間爆炸,直接波及了一個星系,催化恆星產生了超新星爆炸,就在極短的二十分鐘之內,爆炸就將一個恆星系變成了一堆碎片,連帶里面的一部分還沒有反應過來的人口。
針對這種可能產生的自殺式襲擊,其實預案當中是有相應的應對方案的,只是效果並不是很好,二十分鐘的時間,實際上留給無人設備進行救助的時間只有十五分鐘不到。在這段時間里,應急運輸船已經帶著對應的傳送設備趕到了現場,對並不知情的居住人員開始進行批量傳送。
在偵測到恆星達到臨界點的時候,運輸船開始分批撤離,留下最後幾艘比較空的船只在爭分奪秒的每半分鐘脫離一艘船。
最後的情況是,王奇還是損失了幾艘運輸船,當然這個是在預料之內的,運輸船的數量非常多,完全可以應付這種損失。
至于人員,最後搶救下來的人數,佔了這個恆星系的八成,算是比較多的比例了。要不是因為這個星系屬于一個交通樞紐位置,有大量的居住區,這個人數其實完全可以下降到零的。
其實換成探索母艦到目標星系旁邊的話,這個數量也可以下降到零的,因為探索母艦內的設備可以做到讓被催化的恆星停止反應,熄滅掉的恆星自然就不會爆炸,只是需要對這個恆星系的結構進行一定調整然後重新點燃恆星就行了。
至于說其他戰斗船只,並沒有相應的設備,這次行動也沒有調動任何復制艦去壓陣,因此自然都不具備熄滅恆星的條件,只能等著恆星爆炸。至于說作為盾牌擋在前面為後面的部分居住區爭取存活條件?也許這就是制造爆炸的人想要得到的效果,讓戰斗艦船硬抗超新星爆炸,進而造成足夠的損失?
其實硬抗爆炸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撐死了外層防護全毀,表層火力和表層的動力系統與觀測系統全毀,並且保護剩下的居住區,也就是讓十幾艘船受損罷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維修就能重新啟用。
不過話說維修這種事情,比造新的要麻煩來著?每個受損的零件都需要單獨進行檢測維修,算上拆卸完整結構之類的時間損耗,這個時間的確要更長一些,就是物質成本會少很多。或者說整個拆了重新造一個會稍微快點?
不管怎麼說,一旦按照這種方式擋在前面,戰斗艦船肯定是有十幾艘退出戰斗序列的,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數量。並且還有一點,是一旦這個方式奏效,就會有很多類似的方式層出不窮的冒出來讓艦船繼續減員。
所以這是不能夠執行的方案,也是之前的預案中已經提到的內容。
至于這批人被炸成了灰導致的後續問題?這個同樣在院當中有所體現,並沒有任何安撫工作出現在河系當中,相反這些無人設備采用了高壓政策,試圖逼迫那些反抗人員迅速開始行動。
伴隨著高效率的宣傳,一系列管制措施就被所有人知曉,並且在無人設備的監視之下堅定不移的執行。
王奇采用了非常簡單的判定方式,非主觀故意的進行警告,使用短時間電擊進行懲罰,主動違反且經過一次提醒還繼續的,直接嗖的一下……人沒了。
當然,直接擊殺什麼的太浪費了,所以看似是開火,其實是發射一個小型定位信標,將目標傳送到一個已經準備好的節點當中,進行強制教育。如果還沒有效果?直接做思維抽取,記憶全都扒出來然後再干掉就是了,總歸還是有價值的。
看似激烈的攻擊手段效果還算不錯,開始的時候各地都出現了大量違規的人員,但是在每個地方都有一些典型的人被傳送走之後,這些人就老實了。
並不是沒有人認出傳送的情況,還是有一些人有一定見識水平的,只是傳送之後的人沒有一個回來的,所以遭受了什麼也沒人能夠進行猜測。因此具體是傳送到了別的地方還是直接用傳送設備給干掉了,這點沒人能夠確認。
激烈地反抗是必然的舉動,雖然高壓政策讓大多數人服軟,卻也有很多人按照智囊團期望的那樣開始聯系或者新組建的一些反抗組織。
留下了一些新組建的時間,半個月的時間讓這些組織高效的開始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無人設備的工作。當然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事情,靠著足夠高的監控能力,特別是超大型掃描器的投入運作之後提供的全方位探測,河系內的絕大多數活動都逃不過監控,只有很少一部分特殊的密室環境能夠不被監控到,而存在這些‘密室’的地方卻也是監控的重點目標。
總之只要進過反探測區域的人都重點監視肯定不會有錯就是了,在一個大多數東西都已經被監控住了的時候,少數幾個人工建立的反探測區域能有什麼用呢?那些區域實在是太少了。
半個月的發展期是專門留出來讓這些積極分子活動的,而那些個不積極的,就算再給他們兩個月時間也不一定能夠冒出頭來,因此這些人會在很長時間之後才會活動,算是隱藏的比較深的那種。這是智囊團的定義。
翻看了一下最後統計上來的數值,王奇不得不感嘆了一下“不過這個人數還真夠多的啊?居然超過百分之一了。總體減員已經超過百分之六,這個比例相當夸張了。”
“並不是所有被標記出來的人員都會死亡,大部分接受強制思維教育之後是能夠為我們所用的,實際損失的人數不會那麼多。”智能系統解釋了一下這個數字,不過有多少人能夠被‘教育’,這點智囊團也沒辦法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只是根據簡單的推理來判斷應該是最起碼超過一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