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重生之君臨天下

第一百二十二章 過往之事(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零分霏霏 本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過往之事(下)

    張姥姥閑說亂世典

    伍次友贊評桃花扇

    “說起這話,就一言難盡了!”張姥姥起身為伍、李二人各倒了一杯茶,又吩咐人“藥煎好了就快送過來,”這才坐下嘆道,“這個故事兒外頭人知道的很少,我們兩家也都不張揚──說起來有七百多年的光陰了!”

    听見這話,雲娘不禁一怔。伍次友心中推算,七百年前,正是後唐五代之時──他也沒有料到,張孔兩家竟有這麼深的淵源。

    張姥姥呷了一口茶繼續說道︰“那時正是後梁年間,因天下大亂,孔府的家道也就中落了。”

    “當時的第四十二代老公爺孔光嗣,已是三代單傳,老公爺望五十的人才得了個麟兒,起名叫孔仁玉。三千畝地一棵谷,就這麼一根獨苗苗,怕在府里養不活,便叫奶媽子抱回家去養──就是我們張家頭一輩姥姥,離現在已經傳了二十一世。”

    “當時有個灑掃戶叫劉末,因進府當差,改名叫孔末。老公爺瞧著他勤謹靠實,就把府庫、名器、財帛和闕里六十宗戶本支孔家的譜牒都交給了他掌管,開初人們也沒當回事。”

    “他是個灑掃戶麼?”雲娘問道,“不是听說孔家‘男不能為奴,女不能為婢’麼?”

    “那是明朝以後才定的男不為奴,女不為婢,前頭進孔府當差都得改為孔姓。”張姥姥解釋道,“……誰想這孔末見世道亂了,就在府中作耗,盜了府庫的銀子,又私改了祖宗譜牒,日子久了,竟沒人不說他原本就姓孔,是聖人的血脈。

    “乾化三年八月十五,老公爺在花園里設了酒筵,請闔府伙計吃酒,孔末在旁掌筵,喝到二更天,扶著醉醺醺的老公爺回房,趁沒人,竟下毒手勒死了老人家。”

    說到這里,雲娘忍不住問︰“這奴才如此大膽,官府難道就瞧著不管?”

    “好姑娘哩,那時正逢天下大亂!”張姥姥拍手嘆道,“五十來年換了五個朝廷,哪個官府有心管這些子事?”

    “那孩子呢?”雲娘又問,“過八月十五,難道不接回府去?”張姥姥點點頭道︰“孩子命大,那日正好發燒,公爺倒是派人來接過一回,因風大,姥姥不讓回去──那孔末殺了老公爺,出來召集孔府的人說︰老公爺已經歸天,臨死有話,叫他孔末接印。還說孔仁玉是老公爺的侍妾與外人的私生子兒,接不得孔氏香煙,命人抓來殺掉。滿府的人早被他用錢買通了,一群打手嗷嗷叫著,又是打燈籠燃火把,又是舉刀槍棍棒,直往張家奔來。

    “姥姥一家人歡歡喜喜拜完月老兒,已是後半夜了,正要睡覺,听見門外像發大水似的嚎叫聲,不知出了什麼事,一開門,原是孔末帶著幾十個人蜂擁進來──一下子把姥姥嚇楞了。孔末在燈影里,手里提著一把 亮的刀,立逼姥姥交出孔仁玉來,若不答應,便滿門殺絕!

    “姥姥抖抖索索進了里間,見自己最小的嬌子狗兒正和仁玉在炕上爭月餅,嘰嘰嘎嘎地滿炕爬……上去一把抱起仁玉,親了親,眼淚像斷線珠子一樣落了下來。欲待往外抱,實在割舍不得;又抱起狗兒,狗兒兩只溫乎乎的小手拿著月餅直往姥姥口里塞,口里叫著『娘,吃,吃,吃嘛!’……娘生孩兒養,哪個都是心頭肉啊!”

    說到這里,張姥姥淒聲長嘆,伍次友早已明白,望著幽幽燈光不言語,雲娘的淚水已是順頰而下。張姥姥擦了擦眼又道︰

    “姥姥正遲疑間,門‘嘩’地被推開了!孔末一步跨進屋里,殺氣騰騰地問︰‘哪個是孔仁玉?’兩個孩子見這個陣仗,嚇得‘哇’地一聲大哭起來,母子三個抱成一團,哭得天昏地暗……姥姥暗想,我好歹有三個兒,可孔家只這一條血根!咬了咬牙抱起狗兒遞給了孔末……那狗兒又驚又怕,抱著姥姥脖子死不丟手,哭著叫‘娘,我怕……’

    “‘嬌兒,別怕……’姥姥拍拍狗兒,把炕上的糖果月餅都塞到孩子懷里,說‘不怕,不怕,一會兒就……好了!’

    “孔末認定了這孩子就是孔仁玉,一把抓過去,獰著臉笑著,當地就……”

    說到這里,張姥姥擦一把眼淚。屋子里靜得掉根針都听得見,七百多年前東廂屋里發生的一場慘案仿佛就在眼前。不要說伍次友,連殺人如麻的李雲娘也是淒惶心酸,半晌方抬頭問道︰“那後來呢?”

    “後來,張家就避禍遷走了,在石門一帶深山里住了十幾年,姥姥整日里紡線、織布,給人家幫工繡花,洗衣裳縫窮,攢的錢一點點都拿出來供這孔仁玉讀書。後唐明宗年間孔仁玉進京趕考,朝廷授了太學生。這時,姥姥才敢把仁玉的身世向他說明了,可是姥姥已雙眼失明了。

    “仁玉原本是回來接母親進京的,听了姥姥的敘說,連夜趕回京城,把自己淒慘身世細細寫成折子呈奏了皇上。皇上龍顏大怒,發兵來曲阜拿了孔末,碎剮在京城。孔聖人斷了宗的世家,這才叫仁玉接了,這就是孔家四十三代‘中興祖’了。

    “為報張家這段恩情,孔仁玉上奏朝廷,奉旨尊張家為孔家世代恩親。‘姥姥’是官稱,代代都是張家長房媳婦承襲,算到我這里,已是二十一代了。”

    雲娘听完,深深透了一口氣,說道︰“我和大哥一天都在納悶,孔令培又是孔家的人,又是官府的人,這麼霸道,到了姥姥這里卻為什麼被治得服服貼貼的呢!”

    “他算什麼!七百年來,我們張家和孔家聯親的多得很,我的大丫頭就是衍聖公夫人,每任公爺一襲位便照原樣贈過一根龍頭竹節拐杖,連衍聖公都能打的──我們莊稼人不指著這些個吃飯,倒也不在乎這恩親不恩親。不過這是孔家立下的家法祖訓,代代相傳,孔家的人最重這個。孔令培有幾個膽子,就敢來搜這院子?”

    半個月後,李雲娘的傷勢已經痊愈,伍次友也恢復了嗓音,二人便計議著上路的事。照雲娘的想法,伍次友應該即刻進京,留在這里遲早還要出事,而且皇上現在正籌謀著撤藩大事,正好可以為他劃策。但伍次友卻另有打算︰自己已被賜金還山,在外頭逛了一圈子又回到京師,臉往什麼地方放呢?所以他已拿定主意不再做官;可是既然不做官,又忙著進京干什麼?

    “先生既不回北京,”雲娘說道,“那我可要走了!”和伍次友相處這麼長時間,她以女子特有的細心,體察伍次友仍是放不下與甦麻喇姑的那段情意,她也直覺地感到,伍甦二人重新結合是不可能的,既如此,何必再繼續攪下去呢?

    伍次友看著雲娘,半晌才道︰“要走,你就去吧,這是沒法兒的事。不過有一件事還要想想,張姥姥這樣待我們,總得要報答一下的。”

    “真是的!”雲娘猛醒過來︰這樣的大恩不報,那還算個人?想想說道︰“連我們的衣裳都是人家的,身上又一個錢沒有,那只有今夜再做案了。”

    “雲娘!”伍次友發了脾氣,“說過多少次了,你怎麼依舊這樣?你做案,別人奈何不了你,也只道是遇了恃強霸道的強人。可那丟了東西、死了人的家不也像張家以前出事一樣?──那是五代亂世,當今正要安民治國,你還是這麼著怎麼成?再說,姥姥若知道了你這錢的來路,豈肯收你的?”

    “那你說怎麼辦?”雲娘也犯了躊躇,猶豫片刻又道︰“不然就把雞血青玉硯變了錢?”她的臉色又有些發白了。

    伍次友無可奈何地笑笑。他並不是丟不開甦麻喇姑,也不是一點也不愛雲娘。他在感情上道義上有卸不下的重負,覺得自己已經不幸,又何必再扯上別人和自己一道兒不幸!見雲娘這樣,又不忍過于決絕,便溫語勸慰道︰“雲娘,你听我說,世上有雖非夫妻而情過夫妻者,也有雖非兄妹而誼過于兄妹者。我和甦麻喇姑、和你,此時都是這種心境。你總拿雞血硯來發作我,既戳你的心、又傷我的情,這又何必呢?張姥姥這個恩,不是拿錢能報得了的……”

    “對了!”張姥姥已在外頭听了多時,伍次友這個話她听得又感動,又難過,見二人爭執得拿不定主意,便掀了簾子進來說道,“我穿衣有棉田、織機,吃飯有麥米、磨坊,要你的錢做什麼用?不干淨的錢我更不要!妞啊,我兩個兒出去做生意,家里頭連個說話的也沒有,你不能陪姥姥多住些日子,給姥姥說說話兒,去去心焦也是好的呀!”

    張姥姥慈愛爽朗,說的十分動情,自幼失怙的雲娘只覺萬感交集,“嗚”地一聲哭著撲到姥姥懷里,抽咽著說道︰“姥姥!您若不嫌棄,我就認了您老作干娘吧!”

    “我心里歡喜還來不及,怎麼會嫌棄?”張姥姥撫摸著雲娘油黑的頭發,又轉臉對伍次友道,“我上回說過,孔家尚任在石門山讀書,想著要寫一本什麼書。你這麼有學問,在這里盤桓個一年半載,也指點指點他,若能成了材料,不是既給皇上辦了事,又報了我的‘恩’?唉!我的那兩個兒自小就不愛讀書,要不然……”

    正說話間,院里傳來大說大笑之聲︰“姥姥帶的好信兒!那位伍先生住在何處?”張姥姥一手扯起雲娘笑道︰“正說他,他就到!咱們娘倆前頭說話去──喂,聘之,到這屋里來罷!”說著和雲娘起身去了。伍次友心知孔尚任來了,剛立起身來,孔尚任已呵呵笑著大踏步進來,看了伍次友一眼,一個長揖,朗聲道︰

    “落拓不羈書生拜見奇遇不偶書生!”

    “好!”只此一語便大合伍次友胃口,一邊讓座兒,一邊笑道,“窺破萬緣書生,迎候豪氣干雲書生──請坐!”

    孔尚任將後擺一撩,大咧咧地在伍次友的對面坐下。伍次友這才仔細打量,孔尚任不過二十歲上下,只穿一件絳紅長袍,腰間束一條淺藍色帶子,剛剃過頭,也未戴帽子,發辮黑光油亮,丹鳳目灼灼有神,心中不禁暗贊︰“好一表人才!又是聖人後裔,可謂資質俱佳!”口里卻笑道︰“久聞你的大名!听姥姥說,你在寫一本什麼‘黃子’書,是否準許不才拜讀一番?”

    “是一部傳奇,”孔尚任笑吟吟說道,“不知先生于此道有何高見?”顯然,他也很喜歡伍次友的脾性。

    伍次友大感興趣,口里卻道︰“傳奇,小道耳!你既為秀才,為什麼不去研讀經史、八股,卻躲在石門山上做什麼傳奇?”

    “傳奇雖屬小道,卻源于大道。”孔尚任笑道,“對詩詞、曲賦、稗官野史,抑或經史子集,若有一路不精,難寫傳奇。您不是喜歡八股文麼,我有一篇,請指教!”說著,搖晃著腦袋念念有詞道︰

    天地乃宇宙之乾坤;吾心實中懷之在抱;久矣夫,千百年來,已非一日矣。溯往事以追維,曷勿考記載而誦詩書之典籍。元後即帝王之天子,蒼生乃百姓之黎元,庶矣哉,億兆民中,已非一人矣……

    “哈哈哈哈……”孔尚任尚未念完,伍次友已是縱聲大笑,他很久沒有這樣暢快了,“真罵盡天下腐爛惡劣的墨卷,我且給你續一句︰

    思入時而用世,曷勿瞻黼座而登廊廟之朝廷!”

    孔尚任听了也不禁大笑。

    “該請丑媳婦出來,見見公婆了。”伍次友笑著說道。

    孔尚任听了,身子向前一傾,正色說道︰“我這部傳奇,只為識者讀,不為昏者誤,寫的便是一代興亡的色與氣。敢問,何為色?”

    “色者,離合之象也!”伍次友循傳奇的義理答道,“男有其儔,女有其伍,悲歡離合寓其中,錙銖不爽!”說至此,猛的想到自身,伍次友斂了笑容。

    “嗯。”孔尚任很滿意這個答覆,又問,“那麼,氣呢?”

    伍次友因听他方才講到“一代興亡”的話,沉吟了一下,緩緩答道︰“氣者,興亡之數也,君子為朋,小人為黨,錯綜紛亂寓其中,無縴毫之差!”想想又補了一句,“我這不過是據理而言、據情而斷,寫得好了自然就是如此;寫得不好,強捏造一個傳奇出來,我還沒功夫看呢!”說著,翹起二郎腿來,看著孔尚任笑。

    孔尚任听著這些話,句句在行,點了點頭,起身在屋里徘徊幾步,說道︰“我做了首《金菊香》,先吟給先生一听︰

    偏有那文章湖海舊相知,剝啄敲門來問你,帶幾篇新詩出袖底,硬教評批,君莫逼,這千秋讓人矣!”

    “好好好!”伍次友大笑道,“張姥姥還說要我指點,只听你這一曲,我就無可指點,這‘千秋’你不要讓我,我也不逼你──盡情拿來我先賞就是了。”

    孔尚任這才將一卷文稿從懷中取出來。伍次友雙手接過,詫異地問道︰“就是這些麼?”孔尚任一改方才狂放之態,笑著點頭道︰“這是一部《桃花扇》,共分四卷,還未完稿,您先看一卷吧,我準備用十年的功夫改好它,才肯拿出去呢──只可惜無緣見到侯公子,有些地方寫得不很順手!”“那你今日不虛此行,侯方域前輩正是在下受業之師!”伍次友看了一眼又驚又喜的孔尚任,便開始翻稿。孔尚任自靜靜坐在一旁吃茶。

    半晌沒有動靜,孔尚任起身站到窗前,觀賞牆頭橫臥著的一枝老梅,正擬構思一篇詩詞,猶豫不定時,猛听“砰”的一聲,回頭一看卻是伍次友看得忘了情,在擊節稱贊!

    “妙哉!”伍次友笑道“這《偵戲》一出,虧你怎麼想來!”說著他一邊翻念著,一邊手舞足蹈。已有些著魔;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確是妙語連珠!”伍次友連連贊嘆,“二十年所讀文章,不及君這一篇!你看……”

    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軟。牡丹雖好,他春歸怎佔得先。

    伍次友笑道︰“字字余香可嚼,句句精闢動心!天耶天乎!你這樣的人竟生在山左,真真不可思議!”顯然,伍次友認為只有江南人才寫得出這樣的文采。

    “先生不必贊了。”孔尚任也很高興,“有何補闕之處也該說說麼。”

    “這樣的書我可補不了什麼闕。”伍次友笑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應該出山了,要不要我寫封薦書給你?”

    孔尚任一怔,說道︰“君子守時待命,先生的薦書不敢領。”

    “嗯,確乎如此!”伍次友更加贊賞,“你這樣的大才,必能自致于青雲之上。不過我如不薦,于心何忍?將來面見聖上,我必一力保薦的!”

    “可惜此非經國之策,”孔尚任笑道,“皇上未必就看得中的。”

    伍次友情緒平靜了下來,微微一笑,說道︰“當今乃是一代令主聖君,豈有叫你落空的?”說到這里,又沉吟良久道,“可惜的是,三藩未靖,虎視中央,皇上雖有此心,未必抽得出余暇來處置這些文事啊!”說到這件事,孔尚任情緒低落了,點頭嘆道︰“我是久聞先生道德文章的了,既然皇上方在用人之際,先生何必自棄?應當回皇上身邊參贊大計才是啊!”

    這話說得伍次友心里一動。是啊!亂世之人,不如治世雞犬,像孔府這樣的巨族,衰微下來,會出現孔仁玉那樣的慘劇;像孔尚任這樣的人才,遇到這種時候,也只好坐等天下太平。守時待命,什麼時候是個了局?

    正默默出神,張姥姥帶著雲娘進來,呵呵笑著說道︰“尚任,一看就知道你們談得投緣,在那屋里都听得見這里又說又笑,多少天來這院里沒有恁熱鬧了!再告訴伍先生個喜訊兒,鄭春友已經叫欽差給殺了,這兗州府地面要清淨幾日了。我和雲娘已經說好,就照我前頭的話辦吧。”

    “敬遵姥姥的命。我和聘之兄還可多切磋些學問。”伍次友說道。他心里不免詫異︰沒有听說有欽差到,怎麼會突然殺了鄭春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烈火重生之君臨天下》,方便以後閱讀烈火重生之君臨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過往之事(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烈火重生之君臨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過往之事(下)並對烈火重生之君臨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