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時空企業巨頭

第六十六章 再買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鷙鳥皴 本章︰第六十六章 再買地

    專利互換,李逸軒如願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覺得自己沒必要繼續呆在美國了,于是第二天一早就乘飛機回了香港。

    未來的經典美劇有不少,他覺得自己沒有必要浪費在這個時間上,未來會找一名機器人編劇來干這件事就行了。

    在香港機場,李逸軒見到了剛才台灣回來的王麗麗和夏金勇。一問之下才知道,為富士康建造的鋼結構廠房已如期完成交付。

    王麗麗興奮的說道︰“軒少你沒在現場不知道,那天廠房交付使用時,來了好多的大人物。有台北市長、立法委主席,還有台灣行政院的院長都來了……他們說我們的鋼結構廠房非常先進。”

    李逸軒沒有插嘴,只是安安靜靜的坐著,微笑著看著滔滔不絕的王麗麗。他覺得王麗麗此時的表現跟國內的那些民營企業家沒什麼區別。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天大地大政府最大,百姓自古以來對官就有種天然的恐懼感。鋼結構廠房交付使用時,他們玩玩沒有想到回來這麼多台灣的大官,這讓王麗麗他們簡直是受寵若驚。

    李逸軒更是明白,這是郭台銘在向他量肌肉。

    這兩年,orange公司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這讓郭台銘心里生出一絲絲的恐懼。見自己與李逸軒的差距越來越遠,他擔心某一天李逸軒會一腳把他踢掉,重新換一個代工商。

    為了不讓未來某一天發生這樣的事情,郭台銘發動了家族所有的關系,把台灣幾位大佬給請了過來,目的就是為了告訴李逸軒,看我的人脈很廣,認識很多有權貴人物,跟我合作是沒錯的,別想拋開我。

    可惜郭台銘做的一起都是給瞎子看,他能唬住像王麗麗這樣的人,但絕唬不了李逸軒。他沒把台灣那些官員放在眼里,當然他也沒必要去得罪,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就行了。

    李逸軒給了王麗麗和夏金勇他們一個星期的休假,一個星期後剛上班,李逸軒就給他們新的工作,擴建廠房。

    orange硬盤在海外市場爆紅,原來的工廠已經是滿負荷生產,該建新廠房擴充產能了。

    這次李逸軒一口氣要建5家大型廠房,任意一家廠房都比原來的廠房大了許多,工廠全部建成後,硬盤的年產量會突破100萬塊。

    這會不會太快了?其實一點都不快,要知道希捷公司在1980年賣出了3萬多塊硬盤,第二年就賣出了20多萬塊硬盤,第三年就賣出了80萬塊硬盤,第四年更是達到了200多萬塊。

    特別是ibm開放了pc機標準後,市場對個人計算機硬盤的需求達到了史無前例。

    從85年開始,康柏公司贏得了與ibm關于個人計算機的訴訟後,全世界的pc兼容機每年的銷量增長都是千萬台級的,這需要多少硬盤?實際上硬盤的增長速度要遠高于pc的增長。

    李逸軒不過是在提前做準備而已,更何況由于他的到來,掀起的蝴蝶效應,提前引爆了個人計算機硬盤市場,未來市場對硬盤的需求比原來的時空會更大,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催化劑就是,raid磁盤列陣的提前誕生。

    raid磁盤列陣這個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88年。

    當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名教授在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了raid這個慨念,並把raid劃分成5個層級,為raid的誕生打下了理論基礎。

    1995年,美國的幾所國際知名高校,加利福尼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加州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十余名美國高校與ibm、希捷、西部數據、昆騰等公司聯合制定了raid5個層級的50等數個規範,掃清了raid的所有基礎理論障礙,讓raid在技術上成為可能。

    2001年誕生了世界首台raid。

    需要說明的是,在次之前,雖然有些公司推出過所謂的raid,比如隻果和微軟以及甲骨文公司,但這都不是真正的raid,真正的raid是在2001年誕生的。

    作為時空穿越者,李逸軒當然清楚raid的所有的5個層級和技術規範,在他看來這些所謂的規範並不存在什麼技術上障礙,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的技術是完全能做得出來,提起把raid拿出來也沒什麼。

    當然,這個規範也成了oranges公司所獨有。

    raid是硬盤的催化劑,意思是它能讓硬盤的實際需求在原有的基礎上再翻幾番。

    雖然李逸軒提前把raid提前拿了出來,但他現在面臨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把raid的技術規範給公布于眾。

    算了,等82年才說吧,現在就公布raid規範,對oranges公司來說沒有絲毫的好處。

    新工廠的建設在按部就班的進行,但有個問題李逸軒必須提前布局了。他來到張桂芳的辦公室。

    “媽,我們該有自己的半導體芯片工廠了。”

    噗~張桂芳剛喝到嘴里的茶一口噴了出來,“芯片工廠,你說得簡單,你知不知道需要多少錢?”

    “花不了多少,我剛剛去另一時空網上查過了,全部生產線加在一起,1000萬就能拿下,包括幾座輔助工廠的生產設備在內。”

    “真的?”張桂芳心動了。

    李逸軒笑道︰“我騙你干嘛?要知道兩個時空可是相差有200多年,對那個時空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1.5微米制程工藝,coms線,像20286這些的cpu可以月產10顆,後期擴容後能達到月產36萬顆,更關鍵的是以後升級會非常方便,比如說從1.5微米升級到1微米,不需要把整條生產線都換掉,只需把生產線稍加調整就行了,哪怕升級到納米級,也不需要換掉整條生產線,只需換掉幾處關鍵設備就行了,這能為我們省下許多成本。而且還是高度柔性化的生產線,全智能的。”

    “是不是太過于先進了。”張桂芳有些擔心。

    “先進什麼?只要不拆開來看,誰知道里面是怎麼回事。”李逸軒不屑的說道︰“再者說了,半導體芯片生產需要高級技術工人,你認為目前的香港哪里去找這樣的產業工人?即便是大陸也找不出幾個。”

    張桂芳被說服了,“那好吧需要我做什麼?”

    “考慮到以後的增加的廠房,至少需要2平方公里的土地。芯片制成工廠、封裝工廠、以及芯片的關鍵原料,晶元片工廠,主要是這三大部分。”以前買的土地李逸軒早就有了規劃,他不想動。

    “工廠佔的那塊地實際超過了5平方英里,剩下的能全部賣下來嗎?”

    “不貸款,我們能買下2平方英里。”

    “貸款呢?”李逸軒問道。

    “我不建議貸款,20多億的資金缺口,我們拿什麼抵押,況且每年的利息就高達20,怎麼還?”張桂芳反問道。

    李逸軒不說話了,香港的地實在是太貴了,這麼偏遠的地方,還是工業地,拿地成本都這麼高,如果換成商業用途,價格又是多少?這還是79年呢,這時候港幣購買力還是很強的,你要知道目前的香港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資也不過才剛剛突破1000塊。

    若想把剩下的地全部買下來就要花掉二、三十個億,這是什麼概念?也只有像李逸軒這種時空作弊者才敢這麼燒,如果換成其他重生者,這樣的燒錢法不被嚇懵才怪。

    算了,兩平方英里就兩平方英里吧,這折算下來都已經超過4平方公里的面積了,可以建很多工廠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超級時空企業巨頭》,方便以後閱讀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六十六章 再買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六十六章 再買地並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