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時空企業巨頭

第七章 投稿失敗與顯管選擇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鷙鳥皴 本章︰第七章 投稿失敗與顯管選擇

    回到香港後,李逸軒突然想起向《明報》供的稿件,現在都12月份了,快三個月了,但現在依然沒有收到任何的消息。

    “比利,《明報》那邊有回復了嗎?”

    “石沉大海,一點消息都沒有。”

    李逸軒想了想道︰“家里的郵箱呢,看過沒有。”

    比利把郵箱打開,里面空空如也。

    這時母親張桂芳走了過來,“查稿件是嗎,給,看看這個。”

    母親手里是一堆用破粹機破碎的紙屑,上面還有文字,李逸軒看著非常眼熟,心里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急忙接了過來,一點一點的把碎紙展開後拼接,只拼了幾張,李逸軒的心瞬間涼了。“媽,這稿件你怎麼得到的?”

    “自從你投稿後,我就一直關注著,這麼久了還沒消息,于是前兩天我叫杰克到《明報》哪里打听一下,結果什麼結果都沒問道,最後在《明報》大樓後面的垃圾桶里,翻出了這個。”張桂芳很傷感的說道︰“街角處是于姐的家,她兒子在香港《信報》做編輯,這些天你沒回來,我就到于姐家里去了一趟,正好他兒子也在。

    他兒子告訴我,新人投稿是扯淡的,真正想從事寫作這一行的新人,都不會去投什麼稿,而是那著自己的作品,先去找一名成名作家敲門,作家看了你的稿件後,如果覺得你寫的不錯,就收你為徒。說是徒弟,實際上是槍手,要為對方白寫五年甚至十年的書,一點酬勞都不會有,甚至連作者署名都不能是自己,署名必須是師父。某一天師父高興了,向報社推薦,報社願意用,你才能著自己的署名。否則哪怕你文章寫的再好,達到若獎的水平,人家也不會理你。”

    我了內個大草,這tm的什麼狗屁制度啊這是,拜師當槍手也就罷了,可一當就當5年10年,最後還要看師父高不高興,這些都忍了,可tm的練工資都不付,你讓人家怎麼生存?怪不得香港出版社很多,可出名的作家且沒有幾個。這完全就是不想讓新人出頭嘛。

    這還沒完,張桂芳繼續說著香港文化業的黑幕,“于姐的兒子還告訴我,《明報》的創始人查良庸,當年是香港長城電影公司的一名小編劇,後來離開長城公司,想做一名職業寫書人,但就是因為到處投稿無門,才不得自己辦起了報紙,也就是現在的《明報》。剛開始,他還能提拔一些新人作者,但《明報》現在做大,眼觀也高了,也不再是當初的《明報》了。他打的投稿廣告,也不是給你這種新人的,而是給那些多年的槍手而又沒出頭機會的作者打的,說白了就是一篇挖人廣告。”

    李逸軒望著天空,久久沒有說話。文人還真是文人,明明是挖人,你直接說招聘不就完了嗎,偏要說是約稿,好顯得自己隔逼高。就給古代的貪官一樣,明明就是收賄賂撈錢,但就說自己不是撈錢,還不應許別人談錢,說談錢俗氣,即當表子又立牌坊。

    投稿不成,大家知道李逸軒心里不舒服,都靜靜的沒人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李逸軒才平復了心情說道︰“沒有就沒有了,我們現在先把街機廳給開起來。等以後公司起來了,我們自己開個出版社自己出版。”反正無論《明報》用不用他的稿子,以後李逸軒肯定會成立自己的出版社,發行與游戲有關的周邊書籍,因此,從這一關系上來說,夢工廠與《明報》在未來算得上是競爭關系。

    不光是書籍、影視、動漫,未來夢工廠都會涉及,未來隨著電子游戲產業的發展,游戲開發的成本也是越來越高,像ps4時代,隨便一個大型3a游戲的開發成本都在1億美元以上,單靠賣游戲軟體,已經賺不了錢,最多就是回個本。後來的游戲制作公司跟好萊塢的電影制作公司一樣,都是靠著各種游戲周邊賺錢。

    以美國玩具狗為例,各種周邊收入全部加起來,佔到公司整個應收的50%以上,游戲基本輪為了周邊商品的大型廣告片。

    不過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談什麼周邊產業還為時過早。

    放眼整個世界,無論是小說出版、影視和游戲發行,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主要還是渠道為王。

    美國、rb、歐洲……這些利潤比較肥的市場,都存在壟斷寡頭佔山為王,瓜分地盤。一本好書,如果不掌握在巨頭手中,發行量必然是有限的。

    比如,《哈利波特》系列,掌握在國際出版巨頭手中,將之捧成總發行量幾億冊的出版界神話。

    但換做一本同樣具備潛力,但卻並沒有掌握在巨頭手中,或者是沒被巨頭看好,止步于百萬銷量,已經到頂了。

    中文的圖書,港台市場有限,大陸市場暫時還未開放,即使開放了,也先是盜版遍地賺不到什麼利潤。而拿到海外翻譯出版,就更難取得什麼成績。

    那電子行業就不同了?——隨身听、錄音機、mp3等等硬件,可以作為音樂內容和發布平台……這些產品做大,可以騎在音樂公司頭上撒尿拉屎。

    錯了,電子行業依然需要營銷渠道,但相比文化產業來說,電子行業的營銷渠道的建立要容易不少,不被經銷商看好,就干脆自己開直營店。另一時空的格力空調不就是這麼做的嗎?

    像李逸軒把公司的一樓拿出來作為街機游戲廳,就是一種直營即打了廣告做了宣傳,還賺了錢。

    當然嚴格來說,在總部大樓開游戲廳,不是一個好選擇,游戲廳喧鬧的人聲,會影響公司的正常辦公。以後有錢了他會另選一出辦公樓,甚至自己見所總部大樓都行。

    再一次來到鴨寮街,他這次來是為街機選擇crt顯像管,但是把整個鴨寮街都逛遍了,李逸軒還是沒有選中理想中顯像管。

    街機顯像管與家庭用電視機上用的顯像管不同,街機使用的是29寸扁平顯像管,家庭電視機目前用的還是球面顯像管。畫面顯示度也要比家庭彩色電視機高出不少,最差都要是個低解。像電視機那種隔行掃描,連超低解都算不上的顯像管根本就不能用。

    而且,既然是街機,游戲商為了賺錢,街機幾乎是整天開,對顯像管的耐用度要求也要比一般家庭電視機的顯像管高出很多。

    現在,鴨寮街根本沒有這種顯像管賣。

    不是說鴨寮街名不副實,而是現在街機電子游戲才剛誕生沒幾年,市場需求量極低,目前還哪家廠商願意去生產。

    沒有,那麼這些街機顯像管又是怎麼來的?說實話,他們直接選擇的是電視機顯像管來充數。但李逸軒不想這麼將就,想要一步到位。

    沒辦法,李逸軒回家後,又開啟了時空門來到23世紀,他也不知道這個時空還有沒有繼續生產,只能又去找張喬咨詢了。

    “什麼街機顯像管,crt,29英寸,你做板子的時候沒買這個?”

    李逸軒攤了攤手,聳了聳肩,沒做任何解釋,因為任何解釋都是越解釋越亂,干脆不說。只一句話讓張喬幫他搞來。如果這個23世紀也沒有,就只能用家庭顯像管代替了。

    看到李逸軒一句不說,張喬捂著腦袋,揚天長嘯道︰“天啊,我到底交了什麼損友啊,先是老的沒有人要的8位機主板,接著又是顯像管,這些都是進了棺材里的古董了。我怎麼感覺你不是這個時代的人?還必須是扁平、低解。平板不行嗎?”

    李逸軒搖了搖了頭。

    張喬嘆了口氣,向李逸軒比了中指,“我找人問一問。”

    半天後,張喬告訴她,“問遍了所有人,最後還是在郭東月哪里有了消息。”

    連張喬都找不到的東西,郭東月能找到,看來這兩年,她變化大啊。

    李逸軒沒有仔細思考這些,他現在只關心能不能找到顯像管,急忙問道︰“有貨?”

    張喬點了點頭,“有是有,但不太符合你的要求。也是29英寸,但是純平的,高解。”

    李逸軒頭要的跟撥浪鼓樣,純平,還高解。76年的時空拿來的純平,就練超平都沒有,扁平也才剛面世沒幾年。

    高解,更別提了,rb的顯像管連低解都不到,也就ge公司也就剛整出個中解出來,價格還貴的要死30000萬港幣。純平、高解,李逸軒簡直不敢想象。

    “那就真沒有了。”張喬攤開雙手。

    “那我自己想辦法吧。”李逸軒晚飯也沒吃就離開了。

    回到76年中英街的家里,見母親剛把晚飯做好。

    “怎樣?”剛坐下,張桂芳就問了起來。

    “沒有,最低也是純平,而且還是高解。”見母親不懂,李逸軒就把crt顯像管的技術現狀給她科普了一遍。

    “純平肯定是不行。目前只能用電視機顯管來替代了,可這樣一來,街機說不定用不到兩年,顯管就得換了。現在一個顯管價格可不低啊,問了下,一個29英寸顯管,價格高達7000港幣,解析度也不夠。”

    張桂芳想了想道︰“那就換小一點的,反正那個《坦克大戰》也不是多高級的游戲,對顯示器應該沒那麼高的要求。”

    這句話提醒了李逸軒,仔細想一想,還真是那麼回事,後世這些29英寸街機顯示器,用來運行的都是32位或者64位的大型游戲,像《吞食天地》、《1945》什麼的。《坦克大戰》好像還真用不上那麼高的顯管。如果真用那麼大的顯管,8位機的缺陷也會被放打。

    想到之後,李逸軒匆匆把飯了吃了,又來到鴨寮街。

    這會,他吸取了教訓,沒有盲目追求大顯管,29英寸的選了一台,25英寸的選了一台,23英寸的選了一台,21英寸選了一台。

    原先那台樣品機用的是18英寸顯管,做樣品可以,成品就太小了。

    經過對比之後,發現由韓國三星電子公司生產的23英寸顯像管與《坦克大戰》非常的搭。不大不小正好合適,色彩也飽滿圓潤。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只需1300港幣。

    就是它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超級時空企業巨頭》,方便以後閱讀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七章 投稿失敗與顯管選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第七章 投稿失敗與顯管選擇並對超級時空企業巨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