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葉澤走了後,欣桐才反應過來問︰“誒呀,我忘記問了,你說等下送桌子過來的人,找的到我們嗎?”
宋淺也不確定的說︰“應該找的到吧。”
欣桐想了一會,說︰“算了,應該找的到。實在不行打電話吧。”
過了一會兒,宋淺看向外面,有人在搬桌子椅子,推了推正在刷微博的欣桐問︰“那是搬給我們的嗎?”
欣桐抬頭看了一眼,就看到昨天見過的經紀人。
然後語無其次的說︰“哇,天吶,不會吧”
宋淺看到他們越走越近,驚的趕緊從行李箱上起來迎接。
經紀人走進後,用韓語說︰“又見面了哦。”
欣桐呆呆的用韓語回答說︰“對,又見面了。您好。”
經紀人一邊指揮著工作人員放桌子,一邊說︰“這個桌子你們先用著。”
欣桐受寵若驚的說︰“謝謝。真的是太謝謝了。”
經紀人客氣的說︰“你們那麼喜歡兄弟團,應該是我們該感謝的。”
欣桐不好意思的笑著說︰“我們大概下午四點半的時候就結束了,這個桌子椅子該怎麼還給您?”
經紀人想了下,問道︰“或許,你有kakao(韓國的微信)嗎?”
欣桐點了點說︰“有的有的。”
經紀人接著說︰“那我們加好友吧。下午你不用了,給我發kakao我讓人來拿。”
加完好友後,欣桐問道︰“請問您貴姓?”
經紀人笑著說︰“樸俊英。”
欣桐也嘴甜的說︰“俊英歐巴,你是兄弟團的經紀人嗎?”
(俊英看著年齡有點大,喊叔叔也是不過分的。)
樸俊英笑著點了點頭說︰“不是歐巴哦,對,我是他們經紀人。以後有事需要我幫忙的可以直接在kakao聯系我。”
欣桐討喜的笑著說︰“真的嗎?謝謝俊英歐巴。”
經紀人走後,欣桐和宋淺看了一眼桌子,椅子,無語的相視一笑。
最後宋淺說道︰“這都是什麼事啊。經紀人親自過來送桌子!我也是醉了”
欣桐也無語的說︰“我也醉了,而且我還加到經紀人的kakao了。”
宋淺笑著說︰“人生贏家。哈哈哈哈”
欣桐疑惑的說︰“你說,他們怎麼找到我們的?”
宋淺指了指帳篷柱子,猜測道︰“我覺得大概,也許,是因為這個吧。”
欣桐順著方向看了看,原來是她在帳篷的邊上帖了應援站的手幅。
手幅上大寫加粗的love兄弟團!
欣桐笑著表揚道︰“你這個好贊啊。我之前還想說帖桌子邊緣。你這麼快就帖滿帳篷邊緣了。”
宋淺傲嬌的說︰“當然啦,也不看看我是誰。”
欣桐打擊的道︰“哎呦喂,瞧給你能的。我們先把東西擺出來吧。”
宋淺點著頭,幫著欣桐把行李箱里的東西拿出來。
因為為了方便帶過來,所以是零散著帶過來的。
然後為了等下發放,現在要開始拿包裝袋一份一份的包裝起來了。
坐在椅子上包著包著,欣桐欣慰的說︰“我現在才有了開站子的實感了。”
宋淺看都不看欣桐直接說︰“在開微博的時候我就有實感了。”
旁邊帳篷是一個兄弟團從出道就追的一個站子,在飯中間認知度也是很高的一個站子。
因為從出道就開始追,所以很多東西都已經熟悉,就顯的比較悠閑。
也正是這份悠閑,讓她目睹了剛剛經紀人送桌子的過程。追了那麼當然知道哪位是經紀人。
然後就想著去隔壁了解了解打個招呼,畢竟多認識幾個這種人,追星的時候也會便利很多。
她過去打招呼的時候,欣桐正在外面拍棚子的照片,想著發微博定位。
拍著拍著旁邊的姐姐走過來說︰“你們好啊,是新站?”
宋淺禮貌的︰“恩,對,我們是新站。今天第一次做應援。”
那個姐姐很自來熟的說︰“歡迎你們啊,我們是初心站的人。以後一起追哥哥呀!”
宋淺開心的說︰“好的,好的,謝謝!”
等那個姐姐走了以後,宋淺小聲跟欣桐吐槽說︰“這自來熟我差點招架不住~沒听說初心站的人很熱情啊。”
欣桐一邊編輯微博一邊好笑的打趣︰“可能是別人看你美~”
宋淺順著欣桐的話,自戀的說︰“我知道我美,可是為什麼招來的不是帥哥啊。”
欣桐發完微博說︰“我現在好激動啊。可是我們不會發不完吧?會不會準備太多了?”
宋淺也撓了撓頭說︰“一千份不多吧?今天來看演唱會的人應該過萬了?”
欣桐擔心的說︰“但是你怎麼知道那些人會不會看到微博了。而且等下人一多,網也不好了。”
宋淺頓了一會說︰“那我們先包一半,剩下的視情況而定。要是真發不完就好丟人了啊。”
欣桐點了點頭,準備鎖屏認真包應援物的時候,剛好看到旁邊的初心站轉了剛剛的微博。
欣桐摸不著頭腦的看眼旁邊的人,轉頭對宋淺說︰“隔壁初心站轉我們微博了。”然後把手機遞給她看
宋淺看完也摸不著頭腦的說︰“應該只是因為方便吧。”
欣桐疑惑的說︰“初心以前沒這樣過吧?而且小愛站是什麼鬼。”
宋淺爽快的說︰“你管別人是為什麼。反正他們轉了,看到我們的人應該會更多吧。你帶了發放應援物時間的那張圖嗎?”
欣桐呆呆的點點頭說︰“跟著一起發了,可是怎麼想都覺得這很反常啊。”
宋淺嫌棄的說道︰“你管他的,反正我們沒損失。你還是好好包應援物吧。感覺今天不會發不完了。”
欣桐壓下心中的疑惑,用心的包禮物。
果然跟宋淺說的一樣,應援物發的很順利。
初心站轉了後還加關注了,本來初心站在飯圈中就是關注度比較高的站子。
所以他們轉發後,欣桐和宋淺的love兄弟團也跟著漲了轉發量和粉絲。
有了關注以後,欣桐和宋淺激動之余,更加用心的去發放應援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