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生驕

第三章︰昔有佳人公孫氏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千里耳 本章︰第三章︰昔有佳人公孫氏

    回到了世子大院,薛青在房間里選了一套男裝給李季蘭換上,準備去逛夜市,賞燈玩耍。

    “喲,小娘子真是長得好俊呀,怪不得那麼多的風流才子為之傾倒呢。”

    “青兒,別鬧了……”

    房間里傳出了兩人嬉鬧的聲音,不多時兩個俊俏的假小子便走了出來。

    住在廂房的雲陽,早已注意到了這邊的動靜,世子要出去游玩他自然要跟著的。長夜漫漫,也無心睡眠,出去看看這古代的人情風物倒也不錯。

    雲陽走了出去向薛青以及李季蘭作揖行禮。面對李季蘭的時候便也稱郎君,她本人倒是婉兒一笑並不在意。薛青卻是打趣說道︰

    “雲陽,蘭姐這打扮你便認不出來了?”

    “這身打扮不是要掩人耳目嘛,我自然也要配合的。”

    “你倒也機智,看來失憶之後你變聰明多了。”

    “是啊。”雲陽笑了笑。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騎皆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從甦味道的一首《正月十五夜》大概可窺出古人歡度元宵節之盛況。

    在這難得的節日里,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外出賞燈。平日受婦德束縛,終年禁錮家中的婦女,深居閨閣之中的大家閨秀,上元節卻是例外,都要盛裝打扮一番,出門夜游賞燈,甚至是通宵達旦,夜不歸宿,以至于街市中車馬塞路,人潮洶涌。

    此時的晉陽城,人聲鼎沸,爆竹聲聲,舞龍舞獅。隨處可見的花燈,將整個街市照的猶如白晝。

    “橋頭佳人相道別的謎底是什麼啊?”

    “還有這個︰一形一體,四支八頭;一八五八,飛泉仰流……好難啊我一個也猜不出來。”

    小蠻孩子心性一到街上便興高采烈,滔滔不絕。

    “我也不知道啊,這得問問我身邊的這位李大才子了。”

    薛青裝模作樣的拱了拱手,李季蘭也回禮笑道︰“薛兄就莫要取笑我了。”

    “李兄謙虛了,你的才學可是咱們北燕士子公認的。不過今晚我們便一人猜一個如何?”

    “那就依李兄了。”

    兩人拱手作揖,冰冰有禮,雲陽在後面倒也看的有趣。

    隨後兩人相繼說出了謎底,原來前者是“櫻”字,後者是“井”字。攤主听了連說倆位小郎君大才之類的贊美,將贈品遞了過來。

    小蠻拿著獲得的燈籠贈品又蹦又跳嘰嘰喳喳個不停。

    幾人沿著街道一路游玩,忽然看見前方一群人圍著一盞大紅燈籠爭論不休,于是便擠了進去瞧個究竟。

    原來燈上寫著一副對聯︰“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旁邊還有一行小字︰“打一日常把用物,並用一謎對出下聯。”這則燈謎謎面很是平常,可卻沒有人能夠對出下聯來。

    這下薛青和李季蘭也都犯難了,雖然她們知識淵博,可讀的卻是聖賢書,講究的是君子遠庖廚。加之從小就是錦衣玉食便很少去關注這些尋常百姓所用的日常之物,一時間倒也想不出下聯來。

    雲陽看著兩個女扮男裝的小妞皺眉沉思的樣子,微微一笑,他正好知道這個謎底,想了想便輕聲對著一旁的小蠻耳語了幾句。

    小蠻听了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輕聲說給薛青听了。

    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薛青頓時眼楮一亮,當即走上前提筆寫道︰“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

    “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這謎底到底是何物啊?”

    周圍有人念了出來,可是眾人看著這兩副燈謎都是惑然不解,目光紛紛落在了薛青的身上。

    “這位小郎君既已填出了下聯,何不把謎底也說了讓我等解惑?”

    “諸位,猜燈謎的有趣之處便在于“猜”字之上,我若直接說出了答案豈不掃興?”

    薛青微微一笑,拱了拱手隨即走出了人群,隨後看著小蠻微笑道︰

    “小蠻是倒是深藏不露了,我們想了許久還沒有你厲害。”

    小蠻忙不迭地搖頭說道︰“不是我……是雲陽跟我說的。”

    “雲陽……”

    薛青一愣,隨即目光落在雲陽的身上。李季蘭也是有些詫異,這則燈謎雖說不難其實她也想出了答案,但是雲陽能夠這麼快的對了出來倒也有些出乎意料。

    “我只是恰巧听人說過這則燈謎,所以方才就忍不住說了出來了。”

    雲陽隨口找了個理由糊弄過去,薛青、李季蘭倒也沒有什麼懷疑的,對她們而言只是區區小事,能對出一副對聯猜出一則燈謎也算不得什麼驚才絕艷,不會太在意。

    倒是小蠻沒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那謎底到底是什麼啊?”

    雲陽說出了謎底,小蠻頓時恍然道︰“油燈和桿秤,原來這麼簡單啊。”

    ………………

    晉陽城論名頭最大的地方那當然是燕王府,但若要問最為風雅之處,所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天香坊”了。

    位于北城的晉陽湖畔,處處是碧瓦飛甍、亭台樓榭,小橋流水,頗有江南煙雨風情的韻味。天香坊便也座落于此,庭院深深,古色古香。

    歌舞坊內的技藝廣涉琴棋書畫,歌舞雜藝。姑娘們無不曲藝嫻熟,能歌善舞。可謂是文人騷客們的天堂。曾經就有一位風流才子寫下了“上有天堂下有香坊”的絕筆,一時膾炙人口。

    因此天香坊極富盛名,就連聖上來晉陽行宮避暑的時候,都曾微服私訪過天香坊,便只為一睹那位當年在北都之地當之無愧首席花魁公孫姑娘的傾城之姿。

    雖然這只是無據可查的小道消息,不過當今聖上確實曾多次下詔令她入宮表演,由此可見這位公孫姑娘的名氣之盛了。

    當年的公孫姑娘善舞劍器,舞姿渾脫,瀏灕頓挫,劍舞之名遍于天下!世人皆稱公孫大娘,更是獲得了“舞聖”的美譽,是時,或官員達貴,或江湖豪俠,或詩人雅士,無不以能賞劍舞為榮。

    然而世事浮雲,自公孫大娘銷聲匿跡之後天香坊便再也沒有出過毫無爭議的花魁了。如今百花爭放一般,各地青樓的美人們費勁心機爭芳斗艷。

    然而這些年來雖然花魁無數,卻無一人能達到“舞聖”公孫大娘之高度。細細數來也只有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花神”楊貴妃方能與之相提並論。

    在“舞聖”公孫大娘的掌舵下,天香坊風頭一時無兩。即便是由當今聖上和楊貴妃所創建的梨園也要稍遜一頭,在晉陽城更是有了“一坊兩院三樓的說法”。不過公孫大娘芳蹤渺然之後,天香坊的名氣便每況愈下。

    這些年來,便有三屆花魁易主別處,若是今年再無花魁之位,唐武朝三大風雅之名的天香坊怕是要淪為明日黃花了。所幸憑空出現了一位公孫氏劍舞真傳的李倩姑娘,才有了希望挽回天香坊三年無魁的尷尬局面。

    說起這位李倩姑娘倒是頗有些神秘之處,據說一年前她孤身一人來到天香坊自稱是公孫大娘的親傳弟子。當場舞了一曲絢爛的劍舞,看得眾人是目瞪口呆,無不驚嘆。

    別看這位李倩姑娘年紀雖輕,但對于劍舞的領悟之深比之當年的公孫大娘也不遑多讓。就連早就退居幕後不問世事、已經是人老珠黃的老坊主听聞之後也顧不得形象,當即顫巍巍地跑了出來是喜極而泣。

    此後,李倩的名聲便水漲船高,紅遍了北燕之地,即便是京城長安那邊也知道了出了這麼一位公孫大娘的親傳弟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色生驕》,方便以後閱讀國色生驕第三章︰昔有佳人公孫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色生驕第三章︰昔有佳人公孫氏並對國色生驕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