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靈日記

第三十二章2017年3月30日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影靈TWO 本章︰第三十二章2017年3月30日

    陽春三月已到尾聲,在這一個月里,大部分時間是愉快的。即使有一些痛,也可以在微笑和寬容中釋懷。三月的際遇里,看到了花開,也看到了葉綠。青春的氣息里,多有一份歡快的詩意。我試圖慢行走過,卻被時間催促向前。

    憶起往日的三月,今年的大有不同,或許是經歷很多之後,應該做起平淡的自己。在這樣的滿足里,或許也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滿足對這個世界來說,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催生愉悅心情,也能帶來幸福運氣。

    昨天下午,閑來無事,便順著向山上的一個公園走去。公園里的花被春風的暖意吹醒,開的非常漂亮。各種顏色的玉蘭花簡直是令人陶醉,杏花和桃花更在較勁,一朵比一朵開的艷,開的美。順著公園爬上山,又走下來,看到一片將軍林。上面刻滿了當時將軍們的名字。拍了幾張照片之後,觀賞起這片松樹林。時隔十多年,它們成長的挺拔有力。羨慕的是他它們不被世俗所擾,也仰慕它們存在的意義。我順手在地上撿了幾顆松樹種子,希望自己也能種出一片這樣的林子。

    到下午五點多吃晚飯之後,我便找一個朋友坐了一會兒。路上遇見了小個子“彪”,他是個非常干練的小個子,看上去像個十多歲的男孩子。實際上,他只比我小幾歲。憑著較好的交情,他讓自己的手下給我買了一瓶水。再三推辭不過,只好收下。攀談了一會兒之後,我便去找我的老同學。他正好剛吃完飯,于是我們在一顆白楊樹下的椅子上,坐下閑談起來。他談了很多對現實情況的看法,也說了很多憂人憂心的話。事實上,這些話我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對自己說過上百次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便改變了自己那種怨天怨己的態度,變成了“有吃有喝有穿有睡有錢花”的知足知福平衡形態。他說話的時候,很是有些不快,但現實的無奈讓他有些透不過氣來。我只好在一旁听他說,偶爾回上一兩句。我們一起談了二十分鐘後,我便離開了。在離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那個生命本質上的問題——我們為什麼而活著?人活著並非要成就多大的事業,而是要活出一種好的心情,也幫助別人活出一種好的心情;人活著並非要做多偉大的偉人,而是要做好大自然交給我們“承上啟下”的使命……

    昨晚,在快回到宿舍的路上,一家超市門口停著的一輛小汽車擋住了我們的車。幾聲喇叭過後無人回應,我便下車去超市問。問了三句之後,沒有回應,之後翻身離開,順便帶了一句國罵“!”結果那個就在我身邊的人,開始跟我急了起來,說我再罵他一個試一試。這我才知道,他就是前面車的司機。我轉身看了看是個四五十之間的中老年人,本來就沒想惹事的我,主動笑著承認錯誤,笑著說“我才不會因為這個和他吵呢!呵呵……”他在旁人的勸導下挪了挪車,我便上車往回走,一路上都想笑。笑那人的度量,也笑自己的國罵。回到宿舍坐下來慢慢回味整個過程,總結了兩層意思——想事得想透!遇事先佔三分理!這樣辦起事來就有規有矩了。

    馬上就要進入四月,四月是我的休眠期。在整個四月里,我會呆在原地,做自己想做,想自己所想,玩自己喜歡玩兒的東西,看自己喜歡看的書。不再去過問外面的世事,相當于一個月的閉關修煉吧!我喜歡群居,也喜歡獨處。在我的世界里,這個四月是屬于我獨處的時段。盡管外面的世界很完美,有帥哥靚妹,有世事百態,有各種商品,有燈紅酒綠……但,一切不屬于自己,自己要過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創造,而不是一直參與其中。

    每年的清明時節都會有一場春雨,也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有。清明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有人說它代表死亡,有人說它代表孝敬,有人說它代表一種文明和文化……其實,它除了這些意義之外,還有一層意義就是一次對後來人的教育。小孩子跟著長輩們給先人上墳,從本質上講這就是一種教育,教育後來人要尊重祖先,敬畏祖先,懷念祖先。要在這一節日里和這項活動中,把“孝”詮釋給後來人,讓他們學會尊敬,學會思源,學會尋根。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說是心靈的淨化。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塵路”,這是自然的慷慨賜予,也是生命完整性的體現。死亡作為生命旅程的一部分,雖為終點,但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一段生命旅程,有了死亡才能構成一個段落,才能寫好生命的一整篇文章。尤其說,死亡是生命的句號,到不如說,死亡是生命旅程的總結。在現代,《死亡教育》已成為一些人群的必修課,對于死亡的理解,大部分人很難理解透徹。在死亡教育中,包括死亡的意義、死亡後的護理、死亡的自然過程、直面死亡的平常心……我們畏懼死亡,是害怕離開這個光明的世界,恐懼走進黑暗。如果以佛學中的生命輪回來理解這一切,那也就不用去畏懼了。輪回即是開始。對于這種恐懼來說,還有一種關鍵的看法,就是無法舍棄。無法舍棄這個世界上的點點滴滴,所以不想離去。而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自然的開始,就會有自然的結束。

    前天,爸說媽沒睡好,讓我打電話和她好好說說話。從小媽是最護著我的,但不知為什麼長這麼大,很少給她打電話,並且在電話中覺得沒什麼可說的。所以,很少給她打電話。以前,總是听爸講一個關于爸爸好還是媽媽好的笑話。我們所有人遇到困難和感覺到痛的時候,開口就會來一句“我的媽呀!”沒有說“我的爸呀!”的。這個笑話就出在我們生活中,也說明了媽媽的偉大之處。所以,要好好孝敬自己的媽媽。最大的孝敬,就是不給爸爸媽媽臉色看。無論多大的官,還是多大的富豪,都要這樣去做。小時候,心里一不高興就哭鬧,給爸爸媽媽臉色看,現在想起來就想笑。笑自己的愚昧,笑自己的行為。

    批評對每個人來說都會覺得是負面的,然而很少有人反過來看“批評”二字。批評的背後是一種激勵,直面批評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機遇和挑戰。至少,能知道批評的焦點是個問題。如果沒有人去提醒,沒有人去關注,那麼仍在問題中做事做人,是會出大問題的。害怕問題的人,會把問題看的很重,以至于無法邁出屬于自己的步伐,走出屬于自己的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影靈日記》,方便以後閱讀影靈日記第三十二章2017年3月30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影靈日記第三十二章2017年3月30日並對影靈日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