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朦朧朧的春雨中,迎來的是新的春綠,換來的是有一番花開。氣溫雖冷但不影響賞花的心境,站在雨里,稀稀疏疏的雨滴滴落在頭上、臉上、身上……仿佛帶來了福音,洗去了晦氣。
《春雨》
新的一春又來到,往事如夢值多少。
飛雲過客飄飄去,直沖天空九萬里。
問心,問意,生有幾層雨?
唯獨,真情落在佳人心。
願在新輪回,不淋過時雨。
路遠遠,天藍藍,一生一路一春淨。
怎麼講呢?最近,心情還不錯,別人雖然有些難受,自己到感覺良好。人到快樂時,就是“滿足”二字。福,就是有吃有喝有穿有睡覺和洗澡的地方。我已有這幾樣,那就是有福之人了,何必追求什麼榮華富貴的虛名呢?人人都是世事之過客,只有此時此刻才是屬于自己的,過好此刻才會有更好的人生。想那麼多干嘛呢,簡直是在摧殘自己。
最近在想,怎樣搞好一個企業呢?怎樣能讓一個企業與世長存呢?《從優秀到卓越》中說的“刺蝟理論”就是企業和公司的長存之道嗎?感覺不是,為什麼呢?也說不上原因來,如果刺蝟這個物種一直能靠著他的本能生存下去的話,那我們的地球上到處都是刺蝟了?企業的關鍵還在于企業的軟件和硬件,軟件是企業文化的精神支撐,硬件是企業的經濟和產業實力。有了這兩種必需品,即可考慮生存模式這個競爭中的永恆命題了。永久性簡單式生產模式是不存在的,萬事萬物都在變化,時代也在變。每個時代的經濟模式也不一樣,如果以一個單一的模式來應對,或許可以說是有些天方夜譚。企業的永久生存模式就是要不斷地更新自身的活力,不斷地注入一種新時代背景下的價值觀,從精神上和物質上一起得到新時代的認可。這樣才能贏得民心,才能贏得當下和未來。
我時常以別人的心情和話語來改變自己的情緒,反倒弄得自己心煩起來。總結經驗,到覺得這種生存方式有些不對,倒不如“定心”好使。心定則神閑,神閑則無憂,無憂即快樂。所以,人生路上還是要像大樹一樣,靜靜地吸收養分,慢慢成長。像每棵大樹一樣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無論生長在寒帶還是溫帶,或者熱帶,都是始終如一地對待自己的成長和經歷。
面臨困難,能從容更好;從容不了,還可以突破;突破不了,就要躲避;躲避不了,還得從容……呵呵……一句話,遇到困難,還是要迎難而上的。不能因為畏懼就選擇爬下,當困難的哈巴狗。你勇敢了,困難就會被你踏在腳下。
人和人的說話做事水平是有差別的。今天,听一個人在那兒說了一番話,覺得確實有些見解在里面。所以,人和人的說話水準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行和修養來。
很多時候,想做個壞人。可,不知為什麼,怎麼就那麼難呢?在思維混亂的時候,腦袋里盡想著些壞事。可,一到生活和工作中,還是選著了做好事,做好人。難道這也是天注定的?或許,也不是……就說昨天吧!從公交車上下來,天還下著雨,我後邊有位老人也下了車。看著她沒有傘,我便想著給她打一下,可又猶豫了一下。在一個拐彎處,看到她取出了自己的傘,這讓自己才心安下來。也不知道是自己怎麼產生了這樣的善心的。這讓我想起,七八歲的時候,看到一位瞎子,听說是在戰爭中失去的。他站在一條小路上,我正要路過,看到他拄著拐杖試探著路。我善心一下發了起來,但還是猶豫了一下。看著他走上大道之後,我便離開……或許,這種因果就在我猶豫的一剎那間消失了。但我不後悔,因為至少我看著他們安安全全地走過。
我經常一個人想,混同于一般誰都可以,但能做出番事業來就得下點苦功夫了。所以,對于自己來說在可貴的時間里,閑著無事是一種慢性“自殺”。很多閑時里,我都是翻翻書,看看手機……可,又無法去實現自己的願望。根據商界的經典格律——“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變,人變我通”來看自己,人無的自己也沒有,人有的自己也不精,人精的自己也……有時很是著急。
最近看《百家講壇》中的一位醫生講《黃帝內經》,講的非常好,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子。昨天他講的是補腎的方法,除了食補和藥補之外,還有一些按摩可以做。確實,讓人長知識,看了他的課,自己到覺得和沒讀書一樣。
學會原諒,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