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三章 約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三章 約戰

    正如儒士們預言的那樣,羋是一個妲己般的女子,一個亡國妖孽,一旦加入楚宮楚王便要失國亡社稷。大婚第二日,邊境便傳來告警之訊︰秦軍引水攻梁,大梁城牆未垮,但大梁一夜之間變成一片汪洋,唯有東北面還能看到陸地。

    大梁剛剛淪為水城,很快蜀地又傳來消息,秦軍破通谷入蜀地,蜀地失陷;之後是來自齊國的噩耗︰齊人與秦國為盟,十萬齊軍退至濰水以東,轉而欲攻穆陵關。

    按計劃,大婚後稍歇一段時間王廷和大司馬府才再遷至壽郢,如今形勢危急,來不及與王廷一起東遷的熊荊先于王廷匆匆離開郢都,趕往千里外的陳郢。以紀郢為都城不過三年,僅僅三年楚國國勢便江河日下再度東遷,讓人不勝唏噓。

    “王翦軍六十萬,欲過大梁。”抵達陳郢已是十日以後。此時援夕之月已過,又是新的一年。

    “大梁未拔,王翦如何越大梁而攻我?”楚軍大幕就設在陳郢,熊荊很熟悉的地方。

    “大敖請看。”彭宗是陳師少數幸存者之一,大戰那日他恰好與輜重先退回了沮邑。“大梁地勢東北高而西南低,鴻溝貫城而過,然秦人于陰溝引大河水攻城,水皆積于其南。”

    大梁南北二城本有沙盤,然而沙盤並不能體現出大梁城四周的地勢,故而幕府謀士重新畫了一份地圖。魏人百余年耕種已經變作良田的牧澤、逢澤、沙海逐一在地圖上標示了出來。如今秦人引河水攻大梁,引水路線、河水積聚于何處也標示的非常清楚。

    “其南有逢澤,東南有牧澤,牧澤又連通大梁之鴻溝,故臣言,王翦六十萬人欲過大梁也。”彭宗在地圖上指出河水引來的位置,以及流經的位置。

    鴻溝開鑿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因為本是低濕之地,所以大梁城的城牆是不斷沉降的,這一點封人糾修築北大梁的時候曾經說過。而鴻溝溝床則在不斷的上升,從鴻溝西北方陰溝引來的河水匯入鴻溝後沒有順著鴻溝南流,而是叉過鴻溝,流入鴻溝南面的逢澤,而後再流入東南的牧澤,抄近路一般,直接就把大梁城給繞開了。

    “此必是鄭國所為!”能想出這種辦法的人,必對大梁附近的地理和河澤非常了解的人,不僅僅對現在了解,還要對以前也了解。莊無地很自然想到了鄭國,鄭國本是韓人,韓魏接壤,且大梁南面的啟封城(今開封縣朱仙鎮)本就屬韓,鄭國應該很熟悉大梁附近的地勢和歷史。

    “當年魏惠王便不該立都于此種卑濕之地!”彭宗直接指責起了魏惠王選址錯誤,完全不顧信陵君魏間憂在場,也不顧魏太子魏假在場。“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

    大梁本是衛之儀邑,乃諸國交錯之地,魏惠王以此為天下之中,居此可君臨中國,四通諸侯,故不顧臣下相勸而立都,如此方有今日之海。今王翦進可入楚,止則圍大梁,于我大不利。”

    “前人之事,嘆又如何?當務之急,乃救大梁為先。”秦軍用水代兵包圍了大梁,魏趙急急求救,項超當然想救,可他擔心熊荊不想救,畢竟楚軍人數太少。

    “大梁城內糧秣、石炭有一年之積,縱使相救也不當急于一時。”彭宗反對倉促相救。“且臣以為,王翦必率兵南下。”

    “否。”熊荊搖頭,“我軍必要北上與戰。”

    “大王!”彭宗還不習慣大敖的稱呼,直接喊大王。屏氣噤聲的信陵君魏間憂和魏太子假則高聲揖道︰“大敖英明!魏楚一體,唇亡齒寒,秦人若拔下大梁……”

    “秦人已拔下了大梁!”熊荊不想隱瞞自己的觀點,“我軍若不北上,王翦必帥秦軍由諸水南下楚地,彼時……”

    大梁的作用就是扼守鴻溝,大梁以南,鴻溝連通諸水,直插楚國腹地。以熊荊對王翦的了解,楚軍如果不北上,他必然會南下。南下可不是順著鴻溝南下,而是順著諸水南下楚地。李信可以在方城內壽幼無遺,王翦為什麼不可以?

    熊荊說著話說著話便不言語了,彭宗這個不想過早與秦軍決戰的人听聞他的描述也有些遲疑。雖然秦軍南下是前往宋魯之地,可哪里不是楚國嗎?十年前秦軍攻入楚國已在宋地殺戮了一回,秦軍如果再度侵入宋地,民心軍心都要不穩。

    “報——!”沉默間,階下竟然傳來軍報聲。諸人聞聲不免有些奇怪,陳郢現在還不是前線,怎麼會有如此急報。

    熊荊不假左右,直接道︰“召其入堂。”

    “稟大敖!”來的不是媯景麾下的斥騎,而是項超的弟弟項梁。“秦人遣使已至鬼閻,其言攜戰書一封欲獻于大敖。”

    “秦使何在?”熊荊听到戰書眉頭便跳了一跳,沒想到王翦如此光明正大的約戰。

    “秦使正在階下。”項師前師駐于鬼閻,秦使到了鬼閻,項梁就大著膽子將他帶入了陳郢。

    “階下?!”這次連項超都吃驚了,他欲怒斥弟弟善作主張時,熊荊已拂袖道︰“召秦使入堂!”

    李信的計劃到了王翦手里又是另一番理解。斗吏出身的王翦雖不能理解楚軍所謂的榮譽,但他認為楚王愛名如鳥雀愛惜自己的羽毛。對付這樣的人,如果手握勝券,那就直接激將,與其正面決戰;如果沒有必勝把握,那就像當年在臨淄一樣,根本不要什麼臉面,直接落荒而逃。基本就是︰我要臉的時候,你也得要臉;你要臉的時候,我可以不要臉。

    手握六十萬大軍的王翦現在就處于我要臉的狀態,所以熊荊也得要臉,他毫無顧忌的直接將兒子王賁派來陳郢。除了王賁,還有衛繚的學生王敖。兩人一人捧著一份戰書,一人捧著一個木匣上了賓階,入至明堂。

    “王賁見過大王。”王賁似乎與十年前沒有不同,還是蓄著八字須,一張標準的秦式冷臉。

    “弊人王敖……,見過大王。”戰場上從陸離鏡里,王敖見過熊荊無數次,如此近距離的謁見卻還是第一次。揖禮時,他不由自主的偷偷打量熊荊,打量的結果讓他暗自心驚。

    他本以為熊荊的氣勢會像趙政一樣咄咄逼人,可惜熊荊身上找不到什麼咄咄逼人的味道,眼神一如他的老師衛繚那般,有著和年齡極不相稱的深邃。只在發現他的偷窺後,那雙深邃的眸子里才折出幾分銳利,將他逼得低頭。

    “秦使何事至此?”熊荊沒有看王敖,只在王敖看自己的時候回看了他一眼。“若攜有戰書,留下便可。”

    “王賁猶記十一年前與大王會于陳城,彼時已知大王勇武不凡。”王賁沒有馬上遞上戰書,而是先說了一番話。“今家翁帥秦軍六十萬,欲與大王于魏地一戰。若大王以為魏地不妥,亦可與大王于荊地一戰。然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是以家翁……”

    “哼!”項超听到這里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豎子放肆!”養虺直接罵了一句,手已經按在劍柄上,幾欲拔劍。

    召見秦使,明堂上站滿了楚軍將率,王賁的意思沒有明說,但已是語帶威脅了。他話里的意思是楚軍如果不應戰,六十萬秦軍將徹底掃平楚地。

    “不想秦國大將軍王翦也無將德?”熊荊打斷將率的呵斥,笑了起來。他的話不帶半個髒字,很文雅很君子。

    “家翁慚矣!”王賁臉上也浮出笑容,口中言慚愧實際無半分慚愧。“家翁素來知命,亦時常訓誡小人要知命。家翁言,既是小人,便當知小人之命,行小人之事,萬不可效君子之行。君子固窮,小人窮當斯濫矣。”

    “哦?”熊荊有些驚訝,他對王翦的名字听過許多,但對王翦這個人還是不太了解。听聞王翦這麼本分,不由生出一些驚訝。不過這種驚訝隨之就釋然了,套用江山代有才人出,每個時代也有每個時代的才人。

    戰國是什麼時代?戰國是公族落而庶民起的時代。白起那樣的、廉頗那樣的、李牧那樣的、項羽那樣的……有著貴族血統、帶著貴族殘余作風的將率已經遠去,適合這個時代的只能是知本分的庶民將率,王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自己……,熊荊想到了自己。如果說白起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然遠去,那自己所代表的那個時代則早已腐朽。只是得益于楚人崇尚自由的傳統和均勢而治的政制,自己才能率領這支越打越少、日漸凋零的楚軍征戰十年。

    “……家翁欲與大王堂堂一戰,不知大王敢否?”王賁後面的話語變得更加客氣,說完最後一句話,立即與王敖一起立即看向熊荊。

    “兵不厭詐,豈是……”將率中有人說話,但立即被人拉住。

    “你要戰,那便戰。”熊荊的思索只是一會,很快他就回過神來。“然若秦軍再敗,你翁先穿好那件褥衣再逃。”熊荊目光掃向王敖手上的木匣,里面裝的顯然是女子的褥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三章 約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三章 約戰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