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十七章 鑿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十七章 鑿城

    “務要緊盯城角!”田宗在城牆上巡城,每一個連長上前揖禮時,他都會牢牢叮囑一聲。可惜他巡城一圈沒有都走完,一列秦軍就從十里外奔來,他們不偏不倚就在此前申門的旁側以沖車為掩護,開始城下鑿牆。

    實際上即便是大司馬田宗在此,也說不出太多的理由。五十萬秦軍到底是什麼性質的軍隊,田宗不知。而齊軍和秦軍一樣,攜行能力有限,人馬比例達不到楚軍編制所要求的一比五(每二十人一輛四輪馬車),除非內線作戰,不然大軍很難快速行進。

    “即便荊人佔了咸陽,那又如何?”是不是拔下咸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氣勢。王敖把齊國君臣說的啞口無言後,索性退了一步。“正所謂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荊人不過二十萬,弊邑雄兵百二十萬,荊人若能勝我,何不在共邑與我一戰?荊人不敢赴共邑,乃懼我也。十萬荊人能勝五十萬秦軍否?”

    “然楚軍有雷鳴之器,雷鳴之威,秦軍敗矣。”大諫田幀道。為了獲得楚國的雷鳴之器,齊軍趕鴨子上架,二十萬大軍與項燕麾下的項師、陽夏旅一道,已出大梁北上解救邯鄲。

    “若荊人雷鳴之器有此神威,弊邑秦王早已薨也。”王敖抖了抖手上的大楚新聞,如此反駁。說完他又隨機揖向王席上的田建,道︰“若荊人真攻入咸陽、大敗弊邑五十萬秦軍,此荊人之喜,與大王何干?”

    “你……”突然被王敖這樣說一句,田建非常氣憤。齊楚聯姻,同時結盟,楚國之喜就是齊國之喜。但他還來不及把這句話說出來,王敖又道︰“荊人之喜,大王之憂也。”

    “寡人何憂之有?”田建不悅反問。女婿打垮了秦國,又教會了他吸食大麻葉,每日都來一兩支,日子已是樂無邊。

    “天下人皆言,荊王有信,確也。”王敖開始進入揮灑自如的境界,先看田建,後看身後兩側的齊國大夫。“然,荊國之制,實與我弊邑相類,乃軍功封閭之制也。荊王有信,荊王海舟通世界,金銀以舟載,然荊人譽士有何?”

    “荊人譽士列于前行,不顧生死,勇武莫當,然其封閭,亦不過二十五戶之民,少矣。且荊人譽士不過兩萬余,楚國之地便已封盡,十年之後,荊人譽士何封?二十年之後,荊人譽士何封?五十年之後,荊人譽士何封?”

    王敖口若懸河,將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再次描繪。禮崩樂壞是誰也不願看到的局面,但礙于無地可封,失寵的貴族子弟、庶子余子只能互相傾軋。這是貴族層面的內卷化,如果沒有大航海,中世紀歐洲也將陷入類似的內卷化。

    即便有大航海,到了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歐洲各國也陷入內卷化。只是這個時候的政體不是先秦的分封制,而是民族國家制。所謂‘德國的劍要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德國人讓一個鄰國得到陸地,另一個鄰國得到海洋,而給自己留下天空——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戰的起源很簡單,就是立國最晚的德國想要搶奪更多的土地城邑。

    王敖說的大家都懂,只是有人不同意他的觀點。

    “然荊人海舟連通世界也。”田合知道王敖要說什麼。

    “然天下之大,列國何以不遷往江東?何以不遷往塞北?”王敖含笑看著他。“世界雖大,距夏遠矣。蠻夷之地,言語不通,又多疫疾,久居思鄉思國,何人願往之?吾聞海舟舟人皆越人也,若荊人不思鄉願赴海外,何不以荊人為舟人?”

    王敖說完田合,這才再度揖向田建,“荊人敗弊邑,大王當憂不當喜也。荊人譽士若人人封閭,必要傾吞天下。秦軍之于濟西,與荊軍之于穆陵,何異?無異也!此皆要破齊而得齊之地,亡田氏社稷也。

    臣為大王計,秦勝荊,不善;荊勝秦,亦不善。正如鷸蚌相爭而漁翁得利,大王之喜,乃秦荊兩敗俱傷、不分勝負之喜,而非荊人勝秦之喜也。”

    王敖錚錚之言將田建從大麻的余韻中喚醒,他動容道︰“以卿之所見,寡人當如何?”

    “大王?”王敖的離間之言只有少數人不信,這不是理智上的不信,而是情感上的不信。齊相田假就是其中之一。

    “臣只為大王計。”王敖強調道,“臣以為大王不當救趙,趙國素攻齊也。今將亡,齊國為何救之?值弊邑被荊人攻伐,棄函谷關以東、太行以西之地,大王當趁勢進吞趙地,再得弊邑東郡、河內兩郡,如此大善也。”

    “趙地?東郡、河內郡?”田建知道王敖說的是多大的一塊土地,這塊土地加起來比整個齊國還大。

    “秦人無信也!”田假還沒有駁斥,朝上大夫就駁斥了。

    “弊邑確實無信。”王敖當著齊國君臣的面居然承認了。“然荊人奪我南郡、南陽,又佔商於,攻入關中,弊邑弱矣。函谷關以東之地只能棄守。弊邑與齊國數十年無相加戎,故弊邑秦王寧將東郡、河內兩郡予齊,亦不願予魏、予趙。”

    兩郡不是兩城,王敖話說完便能听到齊國君臣粗重的喘息,正朝一時鴉雀無聲。他再道︰“寡君年幼時曾質于邯鄲,此仇必報,趙國必滅。若大王不救趙,寡君可將東郡、河內、呼沱水以南之趙地,皆割于齊國。”

    第七十五章

    巨大無比的利益,但比利益更誘人的,是此戰之後齊國將一躍成為天下大國,真正的與楚國、秦國鼎足而立。楚國可信嗎?楚王拔臨淄而不據,踐行諾言還政于齊人,自然可信。可楚人呢?楚王薨後的後代楚王呢?

    信義早已失效,最少,真正可靠的是實力平衡。齊人聰慧,齊㜜緡@ 牘 員渙泄Ъ疲 砸蚯亍え搿 氖屏 獗淮蚱啤H綣 旅揮釁瞥詿股保  誄拇嬖冢 牘幢鞀崧淶煤罄茨侵紙峋幀F牘裟艿枚 ゃ 幽誑チ約罷緣兀 煜掠紙 指吹狡呤 嗄昵暗娜渴貝br />
    然而楚人是也許不可信,秦人卻是半點也不能信。真要答應了秦使,事後秦國肯定反悔,不但反悔,還會在楚國那邊痛斥齊人無信無義,要求秦楚聯軍一起伐齊……

    列國間爾虞我詐,這種套路太多太多了。王敖之言或許說服了齊王建,卻沒有完全說服齊國正朝的大臣。楚軍有雷鳴之器,十萬楚軍就攻入關中,拔下咸陽,若這十萬楚軍攻入齊國會如何?得罪秦國,楚國會相救;得罪楚國,秦國會相救嗎?即便相救,真能救得了嗎?

    諸臣對王敖之言認同不一,但對楚國已接替秦國成為天下霸主這一認知,卻毫無異議。齊國只能在楚國的允許下,最少是默許下擴張領土,萬不能與秦私下苟合而惹怒了這個盟友。

    次日,王敖之言就傳到了郢都,不過不是傳到朝政的淖狡手里,而是傳到了赴郢都的使節田角手里。齊、趙、魏三國,包括已亡的韓國、從秦國逃出的燕太子丹之子燕梁,這些人都聚于郢都。韓國因為羋芩的關系,韓鉦、張良還能列于朝堂,燕國燕太子丹受荊軻刺秦牽連自盡後,其子燕梁在郢都毫無影響力,連正朝都進不了。

    王宮諸敖府內,田角、廉輿、魏間憂面前是一張天下地圖,楚、秦、齊、魏、趙五國以五色繪于圖上。趙國燕地、代地之南,僅剩邯鄲獨存,但所失之地顏色未變;南郡、南陽郡、商於皆涂與楚國國土相同的赤色,以表示歸屬,韓國雖被秦國所並,潁川郡顏色亦與秦國灰色不相同。齊、魏兩國未經戰事,國境未動。

    看著地圖上的趙國國土,廉輿道︰“秦太原、上黨兩郡皆趙地也。”

    被秦國吞並的趙地顏色不變,只是混亂一層秦國的深灰。圖繪的很細致,可廉輿卻覺得不確。

    “此大王即為後天下之圖,九年而已。閼與仍是趙地。”淖狡答道。閼與孤立于太行山西面,是最近幾年才被秦人拔下的趙地。“寡君以為,天下乃列國之天下,非弊邑一邑之天下,今咸陽已破,秦國將衰,故而當重定天下、厘定邊界。

    弊邑之地,除舊郢,不過方城。方城以北,與弊邑無涉……”

    楚國要那些地方,熊荊、正朝朝臣戰前討論了無數遍。雖然有各種不同的意見,但這些意見歸結起來,還是以復郢為主。舊郢、南陽在中古以前實際上一體的,南陽歸屬江漢,在中古以後,南陽才歸屬中原。

    江漢平原作為舊楚地自然歸楚國所有,與江漢連載一起南陽方城,自然也歸楚國所有。而西面,當年張儀哄騙先君懷王的六百里商於——商於關乎武關道,秦國並非將其獨立為郡,或歸屬那一郡,而是直轄內史,自然也歸楚國所有。(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十七章 鑿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十七章 鑿城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