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四十六章 救趙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四十六章 救趙

    邯鄲城西面靠近滏水支流的地方是一片學社,因為地處邯鄲,人們習慣將其稱為邯鄲學社,又因為主持學社的是楚國太傅,又有人叫這個學社叫太傅學社。

    與其他學社不同,學社入學不需束,不管是誰,只要把男孩帶來就能入學,只要年齡合適,無身疾無頭疾。邯鄲八萬戶,四十萬人中適齡學童約佔百分之十,即便減去女童,減去那些不樂意與庶民子弟為伍的貴人孩子,也有近兩萬人。

    兩萬人的學社恆古未有,但現在這所學社就建在邯鄲西郊。春平侯還未入社,就听到童子們的朗朗書聲,等到入社,才現學子們背詠的竟然是……竟然是《司馬法》︰

    “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于戰,不出于中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故仁見親,義見說,智見恃,勇見身,信見信……”

    (古時,人們以仁愛為根本,以合乎禮儀的方法處理國家大事,這就是正規的途徑。正規的途徑達不到目的時,就要使用權變的辦法。權變是出于戰爭需要,而不是出于忠信和仁愛。因而,殺掉一個人而使大眾得到安寧,殺人是可以的;進攻一個國家,出于愛護它的民眾,進攻是可以的;用戰爭制止戰爭,即使動戰爭,也是可以的。

    所以,心懷仁愛會使人親近;秉持正義會使人悅服;善用智謀會使人倚重;力行勇敢會使人效法;堅守誠實會使人信任。這樣,對內就能得到民眾的愛戴,借以守土衛國;對外就能具有威懾力量,借以戰勝敵人……)

    趙粱听著听著,突然間顫抖起來,這種顫抖無法抑制。而不斷顫抖的他,竟然分別不出這種顫抖是出于激動,還是因為恐懼。

    “穆稜見過相邦。”冠子沒有親迎,出來迎客的是穆稜,他有些奇怪春平侯為何不下車。

    “恩。”馬車里的趙粱凝噎了一下,這才下車和穆稜見禮。“來時倉促,未帶相見之禮,請以玉佩為先生車馬之費。”

    趙粱解下腰帶上掛著的一串配飾。以周禮,登門拜訪必須送禮。趙粱贈予配飾穆稜並無推辭,他笑揖道︰“謝相邦。學社得立存續至今,全賴相邦之助。”

    這麼大的學社教的不全是五經,又與邯鄲城內的學社‘惡性’競爭,自然受人嫉恨。趙偃死後書社立即受到一些人攻擊,趙粱為相邦後特意遣人送百金過來,攻擊書社之人作鳥獸散。

    “非也、非也。”趙粱恢復了常態,他笑而念起了剛才听到的內容︰“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趙國有此書社,乃趙國之福。以兵法授童子,待學生長成,乃為趙之棟梁。”

    趙粱不知道是故意還是無意,點出了兵法。穆稜干笑,他揖道︰“書社之制皆來于楚國,不然,無以成也……”

    穆稜解釋著,這時候趙粱已度步向前,他只好跟著。茅舍新新,透過那些窗牖,趙粱能看到學室里安坐的學生和黑板前的先生。背詠課文的學生專心致志,練字的學生則好奇看了過來。而學室遠處,一些人竟然在練習射藝。他一時忘記此行是來見冠子的,而是向那些練射藝的學生走了過去。

    “學社皆是楚制?”趙粱一邊走一邊問,神色和藹。

    “然也。”穆稜答道。“以兵法入學乃寡君之意。寡君雲︰男子當知兵。司馬法非孫子之法,其心仁、其言謹,其意正。兵法雖古,亦當使人知也。”

    “大善!”趙粱忘不了听到學生背詠《司馬法》時的顫抖。他隨後又嘆息道︰“我聞楚國各縣皆辦學社,八歲至十一歲童子,不分男女,皆可入學,然否?”

    “然…亦不然。”穆稜答道。“楚國公族甚眾,縣邑皆辦學社,學社與學社卻不盡相同,學生多寡亦是不定。如陳縣,學生逾三萬,有學室一千余間,先生兩千人,此謂多也;如息縣,學生不過三千,學室僅一百間,先生兩百余人,此謂寡也。”

    楚國政亂,行敖制之後更亂,各縣學社的情況便是政亂的體現。可即便如此,趙粱仍然不禁搖頭。楚王準允全國的孩童免費入學,等這些知兵法、懂射藝的學生長大,這天下恐怕就是楚人的天下了。

    想到這里趙粱再無觀看學生射箭的興致,而是轉身走向冠子的居所。這時候一個持弓的學生遠遠地大喊一句‘翁!’,而後跳著跑了過來。這是趙粱親隨中一個短兵的孩子,被兒子這麼一喊,他竟不知所措,有些擔憂的看著趙粱。

    “無事。”趙粱淺笑,“你父子聚一聚也好。”

    “哈哈……”主君如此大度,從者全笑。那短兵憨厚的摸了摸後腦,很快就被兒子拽走。

    “我有一事不明。”趙粱問道。“學社如此之多,成業之後……”

    “相邦勿憂。”穆稜笑道。“學社所授之課有四,一曰趙語,二曰自然,三曰實踐,四曰武藝。非使人為將、為相,為官、為吏,只教人為人、為業。”

    “為業?”趙粱不解,那些課程他也是不解。

    “自然之課,教籌算、釋天地萬物之變法;實踐之課,教技藝、耕種、禮儀。學生業成,商賈之家可為商賈,百工之家可為百工,農人之家可為農人。”穆稜答道。

    “如此,何以為學?”原來讀書之後商賈還是商賈,百工還是百工,農人還是農人。趙粱本以為這些人成業之後會是國之棟梁,沒想到成業以後還是庶民。

    “相邦以為為學為何?”穆稜反問道。

    “為學自要……”讀書當然是為了出人頭地,當年孔子弟子三千,很多都為臣、為官。趙粱想說又覺得不對。天下士子多的是,要像楚國那樣一國有幾十萬名學生,一年有十幾萬人成業,天下豈不是要大亂。

    “寡君以為,讀書之人可為先生,可為司敗、訟人,卻絕不可學而優則仕。”穆稜笑道。“故楚國小學不需束,中學學費極昂,無貴人譽士相薦不可入,大學亦是如此。”

    “竟然如此。”趙粱瞬間就明白這種教育制度的用意︰業成之後庶民還是庶民,貴人還是貴人。既然如此,楚王又為何要花錢讓庶民的孩子入學?這樣做有何意義?

    “不知君上前來所為何事?”冠子白蒼蒼,幾年過去,他不但沒有老朽,反顯矍鑠。

    “乃為趙國存亡而來。”趙粱開門見山。“秦人伐趙,趙國存亡于旦夕。梁以為,若楚王不救,趙必亡;趙若亡,楚國或以亡之。”

    “君上當早知如此。”冠子自然明白趙粱的來意。趙軍于平陽大敗,大將軍扈輒戰死,頓時邯鄲全城恐慌,一些有能耐的商賈、貴人全往北面跑。

    “此梁之罪也。”趙粱知道癥結在哪,他頓道︰“然趙國危亡,請先生代為陳情。”

    “楚王非仁厚之人。”冠子究竟是趙人,他見趙粱頓,不好再冷著臉,很自然的說起了熊荊。“齊王食言,竟廢聯姻,趙國數次……”

    “梁之罪也!梁之罪也!”趙粱再次頓。“梁不當為小利所惑,而當出兵伐秦,以復鄴城。然則今日秦人欲滅趙,趙楚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懇請楚王兵救趙。”

    “此難也。”冠子嘆道。“楚國迭經大戰,士卒多死,倉稟已空,何以救趙?”

    冠子說起了很現實問題,他很早就听說楚國最後一年粟米是靠齊國接濟的。項燕雖然搶了秦國的敖倉,可敖倉能有多少糧?秦國真正的倉稟在咸陽、壅城。那里的倉稟好像森林一樣密集,存的粟米有上億石。

    “請先生求楚王出舟師即可。”趙粱也知道楚國的實情,因而退而求其次。“楚國若出舟師,可阻秦人從大河運糧,邯鄲之危解矣。”

    “秦人運糧非以舟楫,乃以四輪之車。”冠子道。“楚軍舟師于大河何用?”

    “亦可登岸擾襲秦軍糧道?”趙粱當然知道秦軍的四輪之車。這種車可裝七、八十石,是雙轅車的三倍。

    “我聞秦軍從河東道運糧,出白陘北上。”冠子的消息不是很靈通,對天下道路卻是了然于胸。南路秦軍運糧不是河東道就是河南道(即黃河水運),楚國舟師就在大梁,怎會從河南道運糧?最有可能的就是河東道,然後從白陘出太行北上。

    “先生、先生怎知秦軍從河東道運糧?”趙粱大訝。

    “秦軍糧道出白陘,共邑、朝歌必有重兵護衛,楚軍舟師不過數萬,如何襲擾?”冠子說著,目光最後竟然逼視趙粱︰“君上請楚王出兵,欲使秦王遷怒于楚,伐楚救趙否?”

    “絕非如此!絕非如此!”趙粱頃刻間滿頭大汗,背心全濕。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四十六章 救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四十六章 救趙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