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九十一章 逐客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九十一章 逐客

    “店家,確不可留宿?”郢都客舍之外,一位藍衣士子尤眷戀不去,他這樣的堅持惹來舍伙的不滿︰明明告之他大王有命,城內民家家家可住,他卻死賴在這里不走。

    “確無地可宿。你可至民家,大王有命,家家可宿……”店老板正在清點這幾日入住士子付的蟻鼻錢,以為又新來了要入住的士子,抬頭一望,見還是之前這位,便有些不耐煩。“我說公子,本舍已滿,為何立此不去?你難道不信大王已令民家留宿士子?”

    “敝人沛縣蕭何,見過店家。”藍衣士子笑著對店家一揖,他又道︰“非敝人不信大王之命,實是宿于民家多有不便,望店家收留。”

    剛滿二十歲的蕭何已是加冠的年紀,庶民不得有冠,也不得佩劍,所以他頭上只是一方幘巾。衣著相貌雖然普通,但整個人顯得實誠,尤其是笑容,仿若可掬,誰看見都覺得喜慶。

    “即是如此……,有一士子腿疾而就醫,幾日不返,你若不嫌棄……”看在他討喜的份上,店家終于想起來一個鋪位。

    “多謝店家。”蕭何再度一揖,他非貴家子弟,讀書之余還要務農,身體比一般士子強得多,不畏疾病。正因如此,他才不坐船,風餐露宿,步行至郢,差一點就耽誤考試。

    客舍有上好的獨立院、有大室、有廂房。這次考試,每個縣錄取十名、十數名,每個邑錄取數名,取士之眾,曠古未有,因此凡讀過書的,都來郢都應試。楚國有數十個縣、兩三百個邑,讀過書的不止萬人,尤其是魯地,除了跟曹邴氏從商的,其余良家都讀書。這次光魯地就來了一萬余人,加上其他縣邑的士子,整個郢都涌入兩萬多名士子。

    大王賞民家留宿一人五十錢,也賞客舍留宿一人五十錢,一些小客舍遂租賃民家改成通鋪,一室住數人。蕭何住的就是通鋪。沒想到是,他還未入房,便遇見本縣貴公子雍齒。

    雍齒氏雍,雍源于官職。沛原先是封國,後為縣邑。公族衰微盡遷之後,官居饔職(掌切割烹調之事)的雍氏仍然存在。繁衍到今日,昔日的廚子已經變成了豪強。

    “見過雍公子。”蕭何還未放下行李,便對雍齒行禮。他雖然氏蕭,可這個蕭是蕭國為楚所滅之後,國人以國為氏的蕭,非祖上真是蕭國公族。楚滅蕭後(公元前597年),蕭國子孫復國不成,國人多遷于沛。

    “蕭…何,”蕭何除了笑容可掬,走到哪里都不起眼,雍齒記得他是有原因的。

    “雍公子認得我?”蕭何大驚,家貧無錢入學,識字全靠族中鄉老,他與雍齒本就不同師。

    “此客舍住的皆是沛縣士子,遲而未到者就你了。”雍齒笑容有一種難言的自得。“走,快快放下行囊,跟我去喝幾爵,我有事與你商量。”

    “雍公子何事?”蕭何被雍齒叫出名字已是驚訝,現在身為貴人的雍齒居然請自己喝酒,他心中更加忐忑,筵無好筵,雍齒肯定是要什麼事要求自己。

    x

    “大王真要允各國復國,而置祖宗社稷于不顧?”燕朝之內,沉默了好幾個月的太傅荀況終于出聲。身為太傅,學生即位為王不請自己入燕朝他忍了,廟見之政一次也不請教自己他也忍了,而今士子大比于郢都,考試的題目卻不是他當初所薦的那些,他終于忍不住了。

    “稟告老師,大試所為者,乃尋其俗、憶起史、教其民,此乃國政,故而考卷各異,非考儒家之學。”熊荊看著荀況有些無奈,這是父王為平衡朝堂而給自己選的老師。

    他後世就不喜歡儒家,今世依然不喜歡儒家,更何況荀況名曰儒家,實是法家。孔子之後,儒乃八分,荀子之儒乃孫氏之儒。孫氏之儒迥然于孔孟之儒——

    孔子之儒是禮本主義,上至國君天子、小子草民野人,全要循禮而為、事事不可逾越禮法。如有逾越,便是無道,無道不改,就要誅殺。儒者宛如中世紀神父、修女,提醒國王睡覺手不能伸進被子里,只能雙手打字。

    孟子之儒是民本主義。‘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這種主張與後世的公知白左無異。不關心自己而關心全天下老幼,家里已經窮得揭不開鍋,心里卻時時掛念非洲難民、失足婦女,還振振有詞說這樣可以‘王天下’。

    荀子之儒……如果能稱儒的話,那就是君本主義。意思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禮法,唯獨國君可以做做樣子。他所倡導的禮不是古時之禮,而是量身定制的新禮。你以為它是禮,其實它就是法;你說它是法,它會告訴你,自古以來它就是禮。

    古禮的外衣下,裝得全是私貨。熊荊看不起它的地方在于︰想要裁就直接上,何必這般遮遮掩掩、故弄玄虛?當然,荀況之儒比起後世董仲舒之儒要有骨氣,荀況自詡為帝師,真要行其法,熊荊雖然還是楚王,可他等同于羅馬教皇,禮法由他制定,違禮由他判斷;

    董仲舒之儒只是朝廷用來美化的裝裱,儒生連太傅都不是,只能做諫官和史官。皇帝賞賜是君恩,殺戮也是君恩,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真正的儒已經退出了朝堂,僅存于門閥士族。而等到了宋朝,門閥士族全然消亡,儒又降一級,僅存于家族,再之後……

    儒是什麼?在熊荊眼中,儒其實是一種組織形式。

    禮崩樂壞之前,儒還沒有被稱為儒的時候,儒是融合夏商周三朝統治術的封建制度。封建雖起于周朝,可商時已有雛形,商人又受到夏的影響。封建不是給你一片空地,讓你白手起家,封君是給你一片本就存在‘蠻夷’的地區,要你去征服同化。

    征服依靠武力,禮教是在征服的基礎上同化,孔子偏偏舍棄了儒最最重要的基礎︰武力,把含有‘御’、‘射’的舊六藝,變成了只有禮教的新六藝;孟子更絕,一張嘴炮行天下,義正嚴辭,說誰誰怕,但誰也不信;真信,那就等著‘行仁義而喪國’;

    荀況聰明,知道光靠嘴炮無用,統治還得靠殺戮。他昔年入秦實際是想與秦王合伙︰你出戈矛,我出嘴炮,雙方共治天下。可惜秦國乃後發之蠻夷,連總體戰都理解不了,施行總體戰的士子全靠三晉外聘,他們只懂得‘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憑什麼我出人命,你出嘴炮,你就要和我平起平坐?

    春秋之前,儒是天下,擁有武力,可以征服、更可以同化;春秋之後,儒只是封國,能守成,不能征服;秦以後,儒不再是國,而是士族,卻仍保留它原始的本能——晉時五胡南下,王氏、諸氏化家為國,屏護華夏不滅;宋之後,儒僅僅是家族,可以造圍屋、下南洋、建鄉團、收厘金,卻再也不能化家為國,因此同樣的格局,更富裕的江東,南明依舊不保。

    站在歷史的上游,俯瞰歷史的下游。儒好似一條流向沙漠的大河,雖然越流越遠,河水卻越來越少,最後連河道都消失不見,只在典籍上留下記憶,現實里殘存細小的水窪。

    “我既是太傅,自有輔政之權。大王新政乃亂國之政,此政當止。”學生忽然發呆,荀況自然更加生氣,這個學生雖然恭敬,可心里從來就沒有把他當作老師衷心侍奉,也從不與他商議政事,听從他的意見。

    “老師何必如此?”熊荊看著他,他希望師徒之間能保存一個體面。“老師是我一人的老師,國政卻是諸臣商議之政,臣子和令尹說何政好,我同意便是;再說,我楚國本是蠻夷之國,從未有太傅輔政之先例,老師若真要干涉國政,恐大臣們不服。”

    “蠻夷?你承認楚國是蠻夷?!”荀況難以置信的看著熊荊,眼珠子突然發直。

    “是啊。楚國本來就是蠻夷。先王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熊荊有些裝瘋賣傻,不以蠻夷為恥,反以蠻夷為榮。

    “子荊何處此言?!”荀況驚呆了,隨他來燕朝的弟子張蒼勃然大怒。“堂堂楚國,怎可自認蠻夷之國?”

    “蠻夷有什麼不好?”熊荊反問道。“我就喜歡做蠻夷。楚國為蠻夷之時令中原膽寒,學了禮儀就變成今日這幅狼狽模樣。我寧願楚國做蠻夷也不願楚國被人肆意欺凌。”

    “豈有此理!”忍不住的荀況終于大叫,起身離開前他把委貌摘下置于地,最後道︰“我從無蠻夷學生!”

    老師不認學生,以禮是大罪。左右史官見熊荊不攔,急得跺腳︰“大王速速把太傅攔住。”

    “何必要攔?”熊荊看著他,心里有些郁結,他並不想情況演變成這樣。

    “唉,大王!”右史嘆息︰“荀卿乃天下名士,大王失天下士子之心也!”

    “下一步我楚國要行何政?”熊荊沒有回頭,他身後站的是一身文吏裝束的羋。

    羋已是熊荊的專職文書,長姜年老,許多機要之文件都轉給她處理。此時听熊荊問,她想了一下才道︰“稟大王︰是送客之政。”

    送客的含義很多,右史根本不解。熊荊只能道︰“就是逐客。非我楚人,不得于我楚國為官、為吏,為門客、為奴僕。我會向老師請罪的。”

    左右兩史瞬間石化。“大王,……不可如此啊,萬不可如此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九十一章 逐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九十一章 逐客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