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

第五十一章 埋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貳零肆柒 本章︰第五十一章 埋尸

    楚國當下領土皆在黃河以南,最北不過莒縣,這些地方自古就不是養馬的地方。大航海後,海路取代陸路,華夏窮富地域因此調轉宋之前西北富庶,江南多靠西北中原移民開拓,宋之後江南富庶,西北靠江南接濟,但西北再怎麼貧窮,也是最好的養馬之地之一。

    西北不光好養馬,且地接中亞,漢武帝求寶馬于大宛,漢代全國性的馬種改良,乃至唐代全國馬種改良,甚至新中國馬種改良,都與中亞密不可分。楚國不通西北,華北、東北又被秦齊兩國阻塞,獲取馬匹極為困難。秦境禁止趙國馬匹南下,齊國雖準許,卻收稅甚重。

    馬至楚國,只能食芻 ,但芻 也要錢買。芻為草叔(豆),每石十五錢, 為禾桿,每石五錢。最保守估計,喂食一匹馬每日也需三錢。每軍一千六百騎每年要182.5金,以三十個軍計算,一年光草料錢就要5475金,佔了全國田租的三成。

    養馬貴,買馬更貴,即便齊國願意放行四萬八千匹戰馬、即便以最便宜的價格1.5金,光買這些馬就要72000金,這比楚國一年的歲入還要多2000金。養馬于黃河以南,宋人干過,蒙古人也干過,是可以,但馬在南方只能蓄養不能孳生。和干燥的北方相比,黃河以南養馬不但很難懷孕,生下來的馬駒也不如北方,數代後就矮小不堪,失去騎乘價值。

    楚國歷代國君皆重馬匹,奈何楚國沒有養馬之地,每年都要從北方外購馬匹,不然國內馬群就要退化到無法御使的地步。秦楚兩軍偵騎的差距,除了騎士的差距,剩下的就是不同氣候環境下馬匹成長的差距。

    熊荊不明其中原委,廉頗久在趙軍,還任過趙國守相,最後又入楚為將,自然知道這其中的原委。楚國培養一支可與秦國抗衡的偵騎部隊他是贊同的,可要培養數倍于偵騎的輕重騎兵,他則感覺沒有必要。楚國練騎兵,就好似往沙漠里運冰塊,事數倍而功一半。

    只是熊荊考慮的不僅是楚國一地,東亞的馬他是看不上的。即便是秦國騎兵,肩高也不過五尺八寸(1.34)、身重也不過四百公斤,這並非他心中的良馬,唯一可取之處在于這些馬不是蒙古馬,蒙古馬還要更輕一些。他真正想要的是西亞馬、歐洲馬。時間如果來得及,就以西亞、歐洲的公馬配本地母馬;時間如果來不及,那就絲綢換馬匹,一船一船運過來。

    倒是南方母馬難孕之說他未曾听過。如果確是如此,難道只能去……濟州島?

    壇子里63區每每說起騎兵、說到養馬,諸人念及最多的就是濟州島,第一句話肯定是‘濟州島那有八萬公頃草場,蒙古人就打算……’,以至于臨高眾最終攻佔濟州島用于養馬。

    前塵往事在熊荊腦海中浮現,他來不及長吁短嘆,也未來得及思考帆船何時才能造出來,軍司馬彭宗便過來了,他第一句話便是︰“敬告大王,秦軍從沂邑撤軍了。”

    “撤軍了?”熊荊有些不信,秦軍新敗,照說應該休整一夜,不想居然撤出了沂邑。

    “正是。”彭宗道,“我軍斥騎見沂邑和秦軍大營皆起了大火,故速速回來稟報。秦軍連夜撤軍,上將軍令我軍就地扎營,待明日再至沂邑。”

    “這……”熊荊看向廉頗,見廉頗沒有什麼反應,才道︰“沂邑起了大火,民眾如何?”

    “民眾?”彭宗沒想到熊荊會念及沂邑民眾,不免有些黯然。“敬告大王︰秦軍以首級記功,而列國身高五尺至六十者皆可為卒……”

    “難道秦軍軍民也分不嗎?”熊荊對秦軍不由生出一種深深厭惡,復又想到舊郢淹死的數十萬楚人,臉上全是恨意。

    他雖恨,彭宗和廉頗等人卻覺得突兀。秦軍殘暴之名關東婦孺皆聞,大王不知,實屬不該。廉頗道︰“以秦律,攻城圍邑斬首八千已上方可盈論。若無八千首級,便是攻下城邑,也不能授爵。秦人從軍,只為授爵,攻城後若斬首不足八千,自要大肆搜殺以足盈數。萬幸楚軍只拔了沂邑,未拔城陽、息諸縣,不然枉死者……”

    “備馬!”熊荊忽然站了起來,因為起來太快,幾案頓時被掀翻。

    “大王……”一干人看著熊荊很是不解。夜已深,秦軍又撤離了沂邑,大王卻要備馬出營。

    “大王萬萬不可!”跟隨日久,右吏最明白熊荊心思,當即把他攔住。

    “我是楚國之王,去看我的子民有何不可?讓開!”熊荊臉上像是結了冰,話語比冰還冷。他說罷錯開右史往外疾走,彭宗也慌了,想拉著他,不想他個子矮,一低頭就過去了。

    營外寒風刺骨,未穿狐裘的熊荊只覺得衣裳里灌滿了刀,是以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可他並未停步,徑直來到馬廄牽出坐騎就要上馬。這時他才記起自己沒穿馬鐙褲,躍了幾下才坐上高鞍。

    “大王若去,也當與我軍騎士同行。”彭宗奔出來了,攔在馬前。寺人也追出來,拿著熊荊的騎馬衣褲以及黑色狐裘,他們伏跪在馬前︰“冬夜甚冷,請大王加衣。”

    從期思到息縣七八十公里,騎馬七八個小時;從清水河大營到沂邑十二三公里,可因為是逆風而行,兩個多小時騎得比七八個小時還累。寒夜已深,沂邑大火卻是熊熊,城中听不到任何呼喊,只有火燒木頭的嗶剝聲。

    項稚和熊荊同行,媯景則率百余騎先熊荊一步趕至沂邑。火光中見旗飄至,一干人躬身行禮。誰想熊荊並不停馬,直接策馬過城門往城里去了。項稚大驚失色,連喊帶追跟了進去。

    沂邑非大邑,然四門依然是甕城結構。城上城樓燃著大火,火光除了將入城騎士的臉照得通紅,也把懸掛于城頭那一排排尸體、一根根木桿插著的首級照得通紅。

    項稚駛入甕城,又見尸首,但更多尸首還在城中,特別是城尹府大門這段,殘戈斷戟、敗車破旗,無頭尸首橫陳,馬根本就過去。更讓項稚不安的是大王居然不見了,他一邊下馬一邊疾喊道︰“快!速速去尋大王!”

    秦軍未宿沂邑,而是在沂邑外立營,實則是不想清理。沂邑之內,秦騎軍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入城後,楚軍士卒匆忙應戰,戰斗最激烈地方就是城邑府門口。待佔領外城,秦軍又以沖車猛沖城邑府,如此方破內城。從城邑南門開始,沿路都是無頭尸首,城邑府門口尸首更是堆積如山,而邑中他處,街道上也多有平民尸首,他們與士卒一樣,全被割了首級。

    大火焚城,熊荊能行走于街道,主要是因為邑中皆是平房。火從屋頂開始燒,燒光了屋頂才燒屋內。饒是如此,項稚找到他時,他也被煙塵燻暈在街上。若不是坐騎一直在身側守著,恐怕楚國的新王就要薨落在沂邑了。

    “大王……”次日午後,熊荊才悠悠轉醒。他睜開眼時,除了右史等人,斷了一臂的老僕葛也在,還有趙羽,他不會騎馬,半夜奔到沂邑時,熊荊已經暈了過去。

    “恩。水…”熊荊轉著眼楮,什麼也沒有想起來。他只記得自己做了一個長夢,夢里,他被大火灼燒著,扎著偏髻的秦軍甲士獰笑著往火里添柴。烈火中,他像是一個手工拼成的木偶,越燒越小,到最後竟然四分五裂。然而最詭異的地方在于,焚燒中他一點也沒感覺到痛,反而越燒越清醒,只到最後化成灰燼,被風吹上天空,神智也是清明的期間反復憶起的唯有父親別時的話︰‘你父去後,你便是楚國第四十三位國君,第三十三世楚王……’

    “大王,水來了。”葛用僅存的右手把水遞到熊荊面前,但熊荊沒接,他起來了。

    “大王何往?”帳內的人都慌了。國君之重,重于泰山,昨夜熊荊被燻暈于沂邑,諸人就肝膽俱驚了,現在大王一醒又要出帳,諸人更驚。

    “大王何往?”寺人自然不敢阻攔大王,右史等人追出時,熊荊已至大帳。

    “拜見大王。”這是項燕幕府,熊荊一出來便見諸將圍著項燕、彭宗等人議事。

    “拜見大王。”秦軍不戰而退,諸將如釋重負,眼里全是喜色。

    “你等何悅之有?”熊荊沒說免禮,他要穿幕府出帳時,那些笑容讓他停下了。

    聰明一點的,或者耳目靈通一點的,此時臉色已換成一副戚色,可武人就是武人,下蔡之將蔡赤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笑容︰“敬告我王,經昨日一戰,秦人已是膽寒,昨夜撤出沂邑,今夜恐要撤出我楚境。上將軍所議,乃我軍如何趁此奪下稷邑。”

    蔡赤笑容刺目,但他言語並無過錯,熊荊嘆息了一聲,徑直走向帳外。項燕當然知道昨夜之事,他憂心道︰“大王何往?”

    “何往?”熊荊回頭,又看了諸將一眼,這才道︰“去埋尸,去安葬我的子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荊楚帝國》,方便以後閱讀荊楚帝國第五十一章 埋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荊楚帝國第五十一章 埋尸並對荊楚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