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回家,我買了兩只大螃蟹,心里很高興,準備和一家人飽餐一頓,解解饞。剛到小區的大門口,就遇見了對門的鄰居小張和小王背著大包小包,帶著孩子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哭,大人也哭,小孩也哭。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問他們怎麼了?小張告訴我,他要送孩子回老家。我就問他們,是不是老家出事了?小張說,沒有,他們是要送孩子回老家上學,孩子不願意走,就又哭又鬧的。小張媳婦小王也不願意讓孩子走,也在哭哭涕涕跟小張鬧。我就勸慰小張兩口子︰“孩子不想回老家上學,就留在這兒吧,你們也好照應點。”小張說︰“不行啊,孩子這麼小,一個人去上學,走那麼遠的路,不安全。回老家,有爺爺奶奶照看著,我們也就省心了。”
原來,小張和小王兩口子都在附近的一家服裝廠上班,孩子放在一家私立幼兒園,離家很近,兩口子上下班可以接送。可是,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不能總在幼兒園啊!看著別的小朋友都上小學了,小張的孩子也喊著要上學。幼兒園的老師也勸小張兩口子,應當給孩子找個學校,到了上學的年紀,就該上學了,不能總在幼兒園啊!為了小孩上學的事兒,小張兩口子愁壞了!還好,正趕上政府調整上學政策,外來打工子弟五證俱全的可以就近入學。
為了孩子能就近上公立小學,小張兩口子還專門找我幫忙,幫他們找一家單位,續上五險一金。
原來,小張他們兩口子所在的服裝廠,不給工人們上五險一金,五險一金的錢都加在工資里了。這樣的目的是不與工人簽合同,工廠可以隨時搬家撤離,辭退工人。但是,小張的孩子要想就近上學,必須按政府的規定,五證俱全。小張一算,五證還差一證,就差在當地上保險的證。因為小張是外來人口,在本地沒有什麼熟人,與我是對門的鄰居,上下樓經常見面打招呼,看我比較心善,就托我幫他們辦上保險的證明。我就找朋友托關系,終于幫他們找了一家單位,上了五險一金,開出了在本地上保險的證明。有了這個證明,小張的孩子就可以在附近的一家公立小學上學了。為此,小張非常感激我,還給我買了兩瓶茅台酒。我沒有舍得喝,就藏了起來,防止別人看見。
小張五證俱全之後,孩子終于在附近的公立小學上學了。可是好景不長,麻煩又來了。小張和小王,兩口子都是小學沒畢業就不念書出來打工了,孩子上學之後,所有的作業、復習、輔導,都是家長的事兒,兩口子根本就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孩子在校的成績總是全年級倒數第一,老師和校長都找小張兩口子,讓他們提高責任心,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一開家長會,小張兩口子就挨批,班主任老師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批,弄得小張兩口很沒面子,都害怕去開家長會。一到開家長會的時候,兩口子就互相推。最後,沒辦法,兩個人都不想去,就抓龜,誰抓輸了誰去。但是,班主任還是不依不饒的,逼著小張兩口子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否則,就勸退轉學,讓小張把孩子的學籍關系轉到別的學校。無奈之下,小張兩口子又花錢托人找關系,把孩子轉學送到了一家附近的私立小學。私立小學接納了小張的孩子,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經常打滿分,小張兩口子總算松了一口氣。可是,時間長了,小張發現,所有的在這家私立學校的學生考試,都可以打滿分。原來,學校和老師為了提高考試成績,在考試前,都把試題答案告訴了學生,听話的學生都能打滿分。即使這樣,小張兩口子也十分滿意,他們終于可以不為孩子上學的事兒煩心了。但是,好景不長,政府要拆遷騰退土地,小張孩子所在的這所私立學校也在拆遷之列。學校一拆,孩子上學的事兒就又成了大問題。
很多家長聯系小張,要聯合上訪,讓政府解決孩子上學的問題。上訪的結果是,附近的學校學位已滿,拆遷的學生只能分到更遠的私立學校去上學。小張的孩子被分到一家私立學校,距離我們所住的小區三十多里,還沒有直達的公共汽車。最近的公交站離孩子上學的學校也有三里地。孩子上學接送成了大問題。特別是,人們傳說,在那個學校上學的孩子有丟失的,而且不只丟了一個,就是因為車站離學校太遠,孩子們自己走,半路上讓人販子拐走了。听到這樣的傳聞,小張兩口子害怕了,一合計,他們決定把孩子送回老家去上學。
孩子小,不願離開爸爸媽媽,小張的媳婦也舍不得讓孩子回老家離開自己。所以,小張要送孩子回老家,媳婦就和孩子一個勁地哭,小張怎麼勸說也止不住娘倆的眼淚。
看到小張兩口子和他們的孩子這樣痛苦地分別,我也止不住地傷起心來。為了表示我對他們的同情和關心,我就在小區門口的超市,給孩子買了兩個大禮包食品,讓孩子在路上吃。孩子接過我送的大禮包,止住了哭聲。我的心,也得到了一點點的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