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小地主

第三十一章 郭村邊畫了一個圈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平武書販子 本章︰第三十一章 郭村邊畫了一個圈

    話說這開封府啊,自五月以來呢,就被大順王給圍上了,開封府的城牆高哇,怎麼說也是帝都的規格不是,官兵們就在城牆上搭台唱戲,大順王呢,就在城外邊嗨啊,那個倍爽啊,官兵們唱到六月份嗓子就不行了,可城外邊順王的人嗨開了,百來十萬人停不下來啊,官兵們就火了,麻痹的,老子們去給河那邊整個口口,放點水進來給嗨逼們降降溫。

    這才剛弄到半截呢,嗨逼們不干了,老子們在這里嗨你們丫的放水不看地方啊,不準在這里開口口。惹不起嗨開了的人,官兵們就只好回城繼續唱,可嗓子真的不行了,就給京城的崇禎老大打了個電話,老大,這邊有群嗨逼,嗨瘋了都,現在死活不走啊,您看是不是派點城管來清理一下。崇禎帝就毛了,一連串的電話就打到城管中心,你們這幫光領薪水不干事的懶逼,開封府那邊有群嗨逼在那嗨瘋了,還不快去看看,投訴的舉報電話都打到我這里來了。

    調度中心的主任接到老大的電話就急了,麻痹的,老大的火氣很大啊,這是要出大事的節湊啊,趕緊的,通知開封府那片的執勤人員全部上街去,快快快。中心調度員一看主任催的這麼急,就知道出大事了,七嘴八舌的就開始通知開封府周邊的城管立刻、馬上到開封府那邊去執勤。

    這開封府周圍的城管啊,本來就很多,只是不在自己的管理轄區,過去了算越界,所以一直都圍在遠處看大順王這幫嗨逼在那嗨呢。現在接到調度中心的通知了,齊撲撲的就沖過去了。

    大順王那群嗨逼一看城管過來了,心想啊,我這攤子才擺好生意正旺著呢,尼瑪要來掀攤子,絕逼不能答應,可直接對抗算暴力抗法,再把警察招來就不值當了,咋整捏?

    有小弟就給大順王出主意,那邊不是有條河嘛,前段時間城里的傻逼不就想用水來沖咱們嗎,咱們也可以學學啊,把那邊的河堤挖開也用水去沖城管啊。大順王一捋胡須點頭曰︰“善,這個嗨逼的姿勢好。”一幫擺攤的嗨逼就去河堤上開口口,可挖了半天口口倒是挖開了,黃河水位低了沒把水引過來。

    沒辦法了,嗨逼們就只能硬頂著城管鬧啊鬧的,城管也拿這些擺攤的嗨逼沒辦法,實在太多了,這邊攆了跑那邊,那邊攆了跑這邊,就這麼在開封府外邊攆得雞飛狗跳,兩撥人就這麼嗨上了。

    城外邊嗨得歡,城里邊就嗨不住了,這包子也沒了面包也沒了啤酒都喝光了,咋辦?就開始吃人了,最後吃的老天爺都傷心了,一傷心就掉眼淚,一掉眼淚啊,這黃河就滿了,嘩啦一下就從之前挖的口子里沖出來把開封府淹沒了,這大順王李自成啊就是這麼跑路的,各位看官看明白沒?

    沒看明白啊,那看官們打賞點推薦票小的換個講法怎樣?謝謝啦!

    話說開封被圍數月之久,勤王軍畏敵不前,眼見援軍不至形勢危急,城內明軍就想用黃河水淹死城外的農民軍,因為農民軍的數量實在太多了,已達百萬之眾很難被擊退。決堤到一半的時候,農民軍就打來了,無奈退回城內待援。

    幾個月後,因為明朝的援兵越聚越多,李自成擔心遭到夾擊,所以急于攻破開封城,為防止明軍從背後攻擊,也跑去決河堤,希望引水淹死援軍,大堤掘開可黃河水位太低,沒能達到目的。雙方繼續圍城鏖戰,到八月城內無糧百姓開始吃人,子食父,婦食夫,兄食弟,慘絕人寰不忍直書。

    至九月天降連綿陰雨,黃河暴漲,十九日洪峰抵達開封,河水從之前所挖兩處決口沖入開封。

    房屋盡傾,邑無居人,鱗次櫛比的店鋪樓閣和巍峨壯麗的宮殿建築傾圮坍塌,少數幾處高地活人數千。大水退盡後死亡的百姓大概34萬左右。

    寧為太平犬,莫為亂世人啊!慶幸現在和平穩定壓倒一切。

    郭大路最近幾天在視察郭家的產業,現在必須得對自己家的家底花心思了解清楚了,也就是需要知道自己家的田地山林到底有多大,這也是被逼的。隨著需要建設的東西越來越多,綜合起來的計劃日趨增多,就必須要對即將修建的所有建築有個規劃。郭大路就只好圍著自己家的兩千三百四十一畝田地,一萬四千八百六十一畝林地轉圈了。

    隨著一項一項的必備建築設施在腦子里冒出來,郭大路就越是覺得惱火,隨著軍隊人員增加,慢慢吸引來的人口也會增多,這軍營、軍火庫、想象中城堡式的大本營、醫院、學校、村政管理中心、還有村民的住房、道路、下水道系統、娛樂設施等等,是第一階段就得建設的。未來有可能還得有商業中心、工業作坊什麼的。

    想來算去,郭大路才發現,尼瑪,這不就是新修一座小城市了嘛!

    好吧,這樣一想,郭大路腦子就通了,那就按照城市規劃來 。目前就是整個一環中心區嘛,于是,郭大路就以郭家為中心,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

    這個圈畫下來,新的問題又來了,地不夠了。

    好吧,郭大路咬咬牙,那咱就準備做一個真正的封建地主吧,萬惡的土地兼並,就從郭村開始吧!

    但是這一切的紙面上計劃都得等目前的軍隊三個月訓練完畢才可以開始實施。三個訓練場,郭大路每天蹲點一個,這要求是郭忠提出來的,他說的理由也簡單,一支軍隊必須要有一個效忠對象,現在既然是以郭家的家丁身份招募的,那就必須要讓每一個人都認得郭大路,清楚自己需要效忠的人是啥模樣,自己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誰給的,是誰在養活自己,自己的一條命應該賣給誰。

    雖然這不是郭大路想要的,但這時候沒其他的選擇,給大家講為國為民的道理,這幫沒文化的封建愚民根本就沒那思想意識,說了也白說,那就只有這樣咯,再說了,講大道理從來都不屬于郭大路的思維模式。

    每天的蹲點活動也讓郭大路實際接觸了很多具體的工作,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經驗積累過程,為他在後面的後勤準備工作能夠有序的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軍營的規章制度也在大家的集體努力下逐漸完善,當然基本核心還是按照秘籍來的,做了一些適合當前實際情況的改動。

    郭大路也開始每天組織帶隊的老兵開始系統的學習《步兵操典》,學習的人基本不識字,郭大路也沒有做硬性規定要求這些人記住多少,只是要求大家平時多交流,相互間要盡量多的保持討論,凡是不懂的就向周圍的其他人詢問。用這種最笨的辦法推廣這本秘籍上的內容。也就是說,每個人能記住多少算多少,然後在後面的長期相互交流中再次學習到忘記了的內容,通過時間的推移,慢慢的越掌握越多。

    新兵們對于現在的軍營生活適應的很快,上千人在一起就無形中有了一種集體行動的氛圍,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那自己也就沒有理由例外,跟著做就行了。于是,從剛開始的各種不適,到十五天後就很自然的把每天要做的各種訓練當成了習慣。郭大路每天看著新兵們一天比一天強的成長,一激動跑去拿了一台av把這些情景每天都錄制上一段。軍隊的伙食好,早上饅頭稀飯,中午晚上兩頓有肉,還是臘肉炒的菜,油水足啊,各種調料齊備當然味道就差不到哪去,士兵飯量都很大,一個是訓練的消耗,更大的原因是長期以來就沒幾個時候吃飽過,現在的伙食比很多地主家都吃的好了,這點從郭大路剛到郭家時,郭地主用豬肉皮抹嘴就看得出來。新兵剛開始吃飯的時候基本都是用搶的方式,不知道多少人為此挨過老兵的打,訓練站隊列都沒用多久,可一到吃飯的時候,啥訓練規矩就忘了,總怕人太多自己下手慢了就吃不到飯。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二十多天,新兵身體里的脂肪積累儲存夠了,身體才反應出對肉食沒有多大的需求才好轉。當然,所有的新兵這時候一個個都是紅光滿面油光水滑的了。

    而且,每個人都還給發了個牙刷和牙膏,這可比那些富貴人家用的柳枝子青鹽刷牙好多了,好多人還是這輩子頭一回刷牙呢,還給了一卷什麼衛生紙,說是用來擦屁股的,天啦,那麼白那麼軟的紙它就應該用來擦臉才對的嘛。

    這樣的生活所有人都是滿意的,這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他們以前見過的兵實際上就跟叫花子也差不多,所以當殘廢們吩咐老兵把每天的訓練量逐步加大的時候,每個新兵不論覺得多困難都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因為那些殘廢可說了,完不成訓練的就是不合格,郭家可不養不合格的廢物。

    還是少東家好啊,和藹可親,不時的對大家噓寒問暖,解決大家的各種問題,殘廢們太凶的時候,少東家還會罵那些殘廢,甚至還會打的那些殘廢滿地跑,真是太解氣了。

    一個無形的概念慢慢的深植在這些年輕的士兵心中,那就是“珍惜”。

    當九月末天氣開始轉冷的時候,新兵們的隊列、軍姿、基本體能、精神狀態都能夠達到秘籍上的基本要求,第一個月的基礎訓練宣布結束,很明顯這一波三千新兵就比第一波的郭村三百老兵進步快得多。

    而郭大路就得開始準備三千多人的冬季後勤物資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小地主》,方便以後閱讀明末小地主第三十一章 郭村邊畫了一個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小地主第三十一章 郭村邊畫了一個圈並對明末小地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