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亂世羅曼蒂克式的愛情,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會讓人很感興趣,想想看,一個年輕有為,風流倜儻的少年公子與一位漂亮的美人心意暗通,明明可以很幸福的一對卻生生被世俗所斬斷。
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美人不甘向命運低頭,以死反抗,那公子呢?那位痴情的公子又該作何舉動?
是不是開始復仇,上演一出王子復仇記,或者成為基督山伯爵那樣的人物?g點十足,絕對可以大賣!
劉邦看著慕容安南盡情表演,對他的天賦幾乎拍案叫絕,正听得起勁,話音戛然而止,慕容安南嘆了口氣,將杯中茶一飲而盡,憤懣之情溢于言表。
“我靠,這就沒了?”
劉邦眨巴著眼楮,等了許久也不見下文,建安王咳嗽一聲,又開始安慰起慕容安南來。
“梁國貪得無厭,我慕容部人少財寡,勢力單薄,每年又得向梁進貢大批財貨,這簡直就是一頭怎麼也喂不飽的豺狼!”
“人少財寡,勢力單薄,未必吧?梁國近年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正是國勢的上漲期,他攻打你一個小小的慕容部,卻始終寸步未進,這該怎麼說?”
劉邦心中冷笑,嘴上卻是十分配合,“不錯,梁國正如一頭豺狼!”他怒氣勃勃,頗有種同仇敵愾的意思。
慕容安南眼楮一亮“您也認為梁國是邪惡的?”
“咳咳!”劉邦被嗆了一下,邪惡?從大渝與梁國的恩怨來講,的確如此,不過,梁國再怎麼說,那也是華夏文明的政權,與大渝同屬一宗,你一個鮮卑人有什麼資格評頭論足?
不過,劉邦也能理解。
從他開始說自己‘悲慘’的身世開始,劉邦就已經意識到慕容安南此行的目的不簡單。
十有八九是想通過建安王這條線,來與自己協商,看能否與大渝結成同盟關系,好讓大渝解決慕容部的危機。
畢竟,戰爭憑的是綜合國力,慕容部的戰士雖驍勇善戰,可一旦切斷其經濟命脈,拖得久了,也會崩潰。
概括起來,就一句話,他是來和劉邦做生意的。前面講述的這一段,是為了激發起劉邦的共鳴。
但劉邦雖然年少,正處熱血澎湃之時,可心智卻成熟的很,他還沒有傻到因為仇恨就做出決定的程度,至于他與建安王的交情,更不可能成為籌碼!
還是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國家利益面前,任何個人感情都是一個笑話,也只能當做一個笑話。
“對于貴部和你的遭遇,朕深感同情。”
慕容安南眼巴巴地看著劉邦,卻只得到了一句空洞的,屁事不頂的,敷衍的安慰,他顯得很是失望。“原來,陛下已經忘了十年前,大梁聯合楚,秦兩國共同侵貴國的仇恨了嗎?”
劉邦聳聳肩,氣定神閑地舉起茶杯品茶。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尷尬。
建安王見狀笑道︰“來,喝茶,喝茶。”
兩人的表現他都看在眼里,對于劉邦的冷靜,他非常滿意。事實上,他一手促成這次談判,雖然有個人感情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多的,他是為了大渝著想。
大渝如今偏安一隅,四面環敵,其中,以梁國最為有威脅力,大渝近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也就這兩年才安穩下來,但元氣始終沒有恢復。
反觀梁國,雖然朝中也有內斗,但梁國君主李文宗正處壯年,且滿腹韜略,各方勢力只得蟄伏,主上英武,其下清明。
內修民生,消化得到的戰利品,外修軍備,積極進行軍備,增強軍力,國勢正是如日中天。
這對大渝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如今,李文宗想一舉解決困擾梁國多年的異族勢力,想以此來穩固後方,如果被他得逞,大渝危矣。
如果與慕容部達成同盟,給梁樹一強敵,這對大渝是有利的。更何況,慕容部還有大渝需要的東西。
想到這,劉柯不由感慨萬分。
本來,他對大渝的現狀已經心灰意冷,但劉邦的表現,讓他看到了希望,年紀輕輕便城府萬鈞,智謀百出,更難得的是,他有一顆愛民的仁慈之心。
雖然現在還無法與李文宗這樣的英雄豪杰相比,但再歷練個幾年,未必不能與其爭鋒,要知道,劉邦今年才十二歲,年輕的簡直不像話,就是耗,舉世望去,又有幾人能耗得過他呢?
“唯一的麻煩的就是他身上的‘雷蠱毒’,哎!”劉柯悲痛萬分。
一壺茶喝完了,慕容安南還是沒有說明其來意,劉邦就更沉得住氣了,他笑著對建安王道︰“皇叔,此茶當真不錯,要不再來一壺?”
建安王笑著點頭“自然可以,我這觀里別的沒有,好茶卻是不缺,來啊,去,再煮一壺新茶。”
童子應諾。
當第二壺茶端上來的時候,慕容安南終于按耐不住了,他沉聲問劉邦︰“陛下,您熟讀經義史書,想必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吧?”
“得,又來這招!”劉邦心中好笑,“激將法不成,反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家伙對于華夏的這套東西果然理解的夠透徹,不過,被我們祖宗玩剩下的東西,你好意思在這里跟我裝模作樣?”
劉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貴使也應該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典故,如果貴使不明白,那朕換一個說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何?”
話說到這份上,慕容安南自然能听懂。
都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梁國攻打慕容部,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就算李文宗雄才偉略,只將慕容部的腿打斷,而不徹底滅了他,但對于大渝而言,那也是有利的,至少大渝能爭取到不少時間。
而與慕容部結盟,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首先,大渝就要面對梁國的怒火,萬一梁興師伐渝,一個處理不好,就可能釀成大禍,更別提,天下人的看法。
其中利害,劉邦很清楚,慕容安南沒理由不明白。
“我慕容部可以用鐵來交換貴國的鹽巴,布匹,還有糧食!”
劉邦微微一笑,這就對了,別人的東西,不管自己學的有多麼精,理解的有多麼深刻,也始終是別人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做事方法,政治也是一樣。
就和前世的美帝喜歡搞強權政治,棒子,鬼子喜歡跪舔政治一樣,純粹的利益,赤裸裸地利益,這才是胡族擅長的談判方式。
鐵?大渝確實很需要,慕容部也的確有鐵,而且有很多鐵,印象當中,前世幾個全國有名的富鐵礦如,鞍山,本溪,都在那一帶,也就是現在的遼東。
“可是,大渝缺的可不僅僅是鐵啊...”
劉邦正在考慮怎麼狠狠從這家伙身上敲一筆,慕容安南卻還沒有說完“書籍也要一些,還有工匠,織師...”
他滔滔不絕,列出了長長一堆清單,劉邦越听,這臉就越黑,他當真以為大渝已經缺鐵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了?還是說,他家的鐵是金子?
等他說完,劉邦擺手道︰“交易貨物只限于鹽,布匹,還有糧食!其他的一概不許,工匠,織師,這些更不可能。”
慕容安南也知道自己是獅子大張口,不過,做生意嘛,先把價碼抬高一點,自己也好講價不是?
他笑著對劉邦道︰“陛下,這些我們都可以商量,畢竟,慕容部的鐵,多的更山一樣高...”慕容安南顯然沒听出劉邦的堅決,他還以為是,劉邦想要更多的鐵。
“朕再說最後一遍,交易貨物只限于鹽,布匹,糧食,其他的一律不許!貴使,听明白了嗎?”這次,劉邦特意將音色調冷了許多,說的是斬釘截鐵,不容拒絕。
慕容安南被劉邦的氣勢所迫,一時無言,他看著建安王,向讓他給自己說兩句話。
劉柯笑了笑“季兒,你和慕容兄再好好說說。”
“皇叔,佷兒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這事沒有再談的必要性,而且,朕還有說朕的要求呢。”
建安王遺憾地對慕容安南搖搖頭,表示他也愛莫能助。
慕容安南嘆了口氣道︰“陛下,您說您的要求吧,如果合理,我慕容部會答應的。”
劉邦伸出三根手指“總共有三個︰一,大渝與慕容部交易的糧食,布匹,鹽每年都會有定額,不能讓你們部落的人吃飽,而我大渝子民挨餓。”
慕容安南點頭,這是人之常情。
“二,大渝與你慕容部結盟,不能僅限于商品貿易,要知道,我大渝幫你慕容部,可是冒了很大風險的,梁國或者北秦,攻我大渝,你慕容部,有義務替我大渝分擔壓力!”
慕容安南猶豫了一會問道︰“那如果梁國,秦攻我慕容,該怎麼辦?”
劉邦答道︰“按照具體情況,我大渝亦會幫你。”慕容安南想了想重重點頭“好!這個我們可以答應。”
他也明白,一旦慕容部與大渝結盟,那就不止是經濟同盟這麼簡單,軍事互助也是必須的,否則,經濟同盟也就無從談起。
“三,每年交易的額的一半,需以戰馬作為代替,而且,這些戰馬中,必須有一半是生育良好的母馬,公馬也不能閹割!”
慕容安南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一下子坐了起來“不,這絕對不行,戰馬是我慕容部的守護神,我們也不多。”
劉邦嘖嘖嘴,的確,這個要求確實過分了些,他沉吟道︰“嗯..戰馬中,可以以牛代替一半。”
慕容安南坐了下來,牛,他們還是有的,而且不少,游牧民族,怎麼可能沒有牛呢?不過,剩下的戰馬,數量還是有些大。
“陛下,我需要考慮一下。”
劉邦點點頭“當然可以,不過,朕在酉時就得回宮,你只有一個時辰,抓緊時間,過時不候。”
第二卷正式更名——秩序。
亂世之中,誰可重建秩序,唯朕一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