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還用問,三歲小兒都听過。
別說兩個,當年傳說有十個不都射掉了九個了嗎?兩人心想,突然覺得,這個故事好象十分熟悉。十分熟悉,當然這肯定不是從奶娘嘴里听到的,听誰說的呢?
事情就這麼定了,兩個師兄轉成了小道士的護衛。最後跟著石都管回了京城,重歸了大部隊。干回了老本行,這一年的出行,成了記憶里最快樂的存在。
到了理塘,最失望的夏晴,跟前世的理塘差得好遠,而且,完全沒有當年自己去的時候,那種朝聖的感覺。想起前世,夏晴有點無語。是啊,一個人能白痴到只知道一個和尚會寫情詩,覺得好異端,尋來一讀,感覺挺能撥動自己的心弦,很有心靈的共鳴,對這個完全非比尋常的和尚,很有好感,然後把他所有的詩都背了下來,因為時間很少,能讀詩已經是奇跡了,自然不會去研究作者生平,再後來,直到自己死前幾月,去了西藏才知道,這人不是個簡單的和尚,而是藏傳佛教里,一個舉足輕重的活佛。再把他的詩,他的生平連貫一起,感慨萬千……算是自己西藏一行的收獲之一。
這時候,同歷史一起走到這個時候的理塘,才發現好象真是理想化了。理塘的意思是平坦如鏡的草壩子,平是平了,沒有了前世的公路,夏晴騎馬進去就蒙圈了,
“我去看看,你呢?”非悟要進的是理塘寺,前世夏晴也進去過,但絕對不是這個樣子,遠遠看著寺外的經幡,金黃色的屋頂,這個康南最大的黃教寺廟,夏晴莫名的止步了,
其實,用夏晴記憶里的時間來論,進這個寺,不過是三四年前的事情,夏晴仍然沒有忘記寺內珍藏的各種類型的釋迦牟尼鍍金銅像、佛教經典,還有三世活佛用過的馬鞍、明清時代的壁畫,哪天,到這個寺的時間不確切,但印象深刻的是,那人刁鑽的臉孔……非悟的臉印象里的合二為一,夏晴緩緩地閉上眼,想搖去頭腦里所有的不愉快。
就是這個身姿,就是這樣的眼神,當然了,這嘴里說出來的話是不相同的,因為穿衣打扮也不相同。
“你去吧,我想,這也是我們分別的時候了!”
“……”非悟看著夏晴拾起腳邊的一塊石頭,輕輕地擱在身旁的朵幫(瑪尼堆)上,一句話也沒有說。他也知道兩人這樣的日子是不能長久的。分別的時候,其實已經是晚了許多。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淳森你要保重。”
“能再見一面麼?我希望,我第一次穿上你替我準備的喇嘛服時,第一個看到我的人是你……”
“我不是她……這里,也不是我的故鄉。”
“我知道,這里,是前世的塵緣……”
“你不應該來這里,這里是三世活佛的……”
“我來朝聖而已。從此後,世間再無非悟。”他再不回頭,抬腳走了進去。
夏晴想走,但是……腳被釘子定在地上,時間過得好快,三個時辰,或許不過一剎那,遠遠的寺門處,走來一個戴著高高喇嘛帽子的年輕喇嘛。微風吹過,嶄新的法衣衣邊,同寺廟頂上的經幡一起迎風招展,一僧一俗,就那麼隔著不遠的距離,默默相望,良久那喇嘛和什一禮,提著念珠,就那麼折身回去了。
這個背影那麼的絕決讓夏晴呆若木雞,不是這樣的,絕對不是這樣的。
夏晴想起那首詩,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當年看到這句詩,莫名的感動,甚至還紅了眼,這時候想起來,夏晴對著穆管家道︰“前面有座神山,好像叫扎嘎,我們去轉轉吧……”
“可是,大老爺還在前面營地里……”
“他願意去就去,不願意就等著吧,各自有各自的路要走,他能陪我一輩子麼?”
“大老爺的事,真的難說。”
大家一起走回石都管帶隊扎營的地方,總要說一聲才去轉山,穆管家知道有些事,但是他也想不通,這是為什麼?主子突然要去轉山,這可是喇嘛教的法門啊。
“轉神山啊,這沒問題,咱們明天開始!”
石都管身穿著藏族服裝,儼然一個地道的本地人,當然了,本地貴族樣子,都統大人不會裝扮成一個老百姓的。夏晴真的想笑,這人真把自己當親閨女了,有這麼……
第二天,夏晴等一行人,俱都換上當地的民族服飾,收拾好一切,就朝著神山走去……
十天後,一直跟著夏晴的兩個前大內侍衛,大師兄同二師兄找到夏晴。
“郡主,大師說了,這個交給你……”
夏晴一見不由得大驚,這是非悟掛在身上的儲物袋!
“這怎麼在你們手里?”
“大師說了,你打開來後,自會明白。”
打開來,這麼說,他居然放棄了?夏晴能打開,接過袋子,用神識一查,所有的東西都在里面,夏晴備下給他,原來以為能用上三年五年的東西全在里面,包括三套法衣,這人穿上的,竟然是普通的喇嘛服!
“父親,咱們回理塘寺!”
修行可以,但若是苦修,這可怎麼行,四十年,這得熬成什麼樣子。
縱馬飛奔回去,繞神山是用腳,這縱馬回身,十天的路不過一天就趕了回來。
理塘寺里,黃鶴杳然……
一個陌生的喇嘛走上前來,遞給夏晴一封信,字跡陌生……
“前世,我做錯了,這一世我來晚了,但是,施主放心,無論前方是什麼,我陪著我的師傅,我的活佛。桑杰嘉措(老右)”
夏晴再次呆了,顧不得石都統還在身邊,一個閃身就不見了,進法屋找大師爸爸,必要問個清楚。
“這是他的命,他的劫數,你知曉了前生後世,難道不明白的?”
“可是,他為什麼把這些留下……”夏晴把手里的袋子提給他看︰“這樣的日子,他怎麼過?”
“孩子,他過過比這苦十倍的日子,九世為帝皇,十世證入佛門,這不是一般的劫難,至尊至貴的日子混雜著最艱苦的生活,這樣的反差,就是他的大劫,你不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