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線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北域神燈 本章︰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線索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听張天元說到了重點,大家都不說話了,仔細盯著張天元的一舉一動,就連鏡頭也將其完全鎖定,似乎是生怕錯過了任何一點細節。

    其實誰都明白,鐘學手里的那個雞缸杯,與張天元手中的十盞是出自于同一人之手,因為對比過之後,除了抹去的標記之外,其余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只要能證明張天元手里這十盞雞缸杯是仿品,那麼鐘學手里的那件,自然也就是仿品了。

    也正因為如此,所有人都听得非常仔細,想要搞清楚,張天元手中的雞缸杯到底有什麼地方與真品不一樣的。

    張天元頓了頓道︰“采用不同礦料配比,提煉出多種多樣的彩料,是成化時期制瓷工匠對我國陶瓷藝術的巨大貢獻。已故陶瓷藏家孫瀛洲先生在談到成化色彩特征時曾說︰‘鮮紅艷如血,杏黃閃微紅。水綠、葉子綠、山子綠等皆透明。差(奼)紫色濃而無光。孔雀藍色沉,孔雀綠淺翠透明。赭紫色暗,葡萄紫色如熟葡萄而透明。油紅色重艷而有光。姜黃色濃光弱’。可謂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成化斗彩在彩色使用上也非常靈活,根據器物的紋飾和風格,或用一兩種、或選三四種,或用五六種。用三四種彩繪的較多,用一兩種或五六種彩繪的較少。無論選用幾種,都設色恰當,素雅鮮麗,清新可人。

    這些彩料都是古人精選的特殊礦粉,提煉成本比黃金還貴,因提煉的成功率極低。官窯窯場只能按器物需求登記申請,使用時更是點滴省用。絲毫不敢浪費。成化斗彩的成功為後代的彩瓷發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礎,可以這樣講。若無成化豐富的色彩,便不會有後來嘉、萬、康熙的五彩和雍正粉彩的成就。

    在成化斗彩中還有幾種比較特殊的色彩,如一種叫‘奼紫’的彩料,也有寫成‘差紫’,呈褐色。這種彩料前無古人,現無來者,是空前絕後的一種彩,只在成化年間出現過,是成化的典型特征。它的特點是彩厚。色如赤鐵,表面干澀無光,像膠泥的感覺。再如紅彩也很特殊,稱為油紅,鮮艷耀目,多在紋飾中點綴出星點或花朵,它比明晚至清早期的棗皮紅更鮮、更紅,彩表面還有一層紫光,是年代久遠形成的一種光暈。這種紅料也是成化斗彩的重要標枳之一,後仿者難以及比。

    說到這里,我相信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吧?我那朋友雖說技術很好,但是有些特殊的色彩。他也是弄不到的,盡管做到了非常相近,可是如果在顯微鏡下面仔細觀察。就能看出分別來,當然了。這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必須是經常接觸真品成化斗彩才行。但毫無疑問,這一點可以成為判斷這件東西是仿品的關鍵。”

    “這個還真不好判斷啊,畢竟成化斗彩真品就那麼多而已,見過的人相當少啊,還有其它不一樣的地方嗎?”馬雍問道。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這十一盞雞缸杯杯口徑8.2c,物高3.8cm,造型為侈口,唇沿薄,臥足,薄胎潔白精細,白釉泛青,瑩潤致密無棕眼,器里光素,外壁繪山石牡丹子母雞,底足青花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楷書銘款外加雙框。器足和底心都有碎開片,整體精巧秀雋,從上到下以一定弧度緩慢內收,不爭夸張而求內斂,線型宛轉流暢,工匠制作時別具匠心使其更具實用性。口沿的設計為侈口,飲用甚為方便。裝飾方面,外壁安排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躍躍欲動的子母雞,小雞都作展翅歡騰愉悅之態,兩只公雞一只呈鳴啼狀,一只回頭張望母雞覓食,整組畫面生動活潑。”

    “如果用這十一盞雞缸杯與故宮傳世品比較,發現在式樣排列上基本一致。兩邊都繪公雞、母雞和三只小雞及一只小蟲。然而細觀之,我們就會發現公雞的尾部略上翹,而且小雞體形清健秀雋,尾巴也上翹,與眾多傳世品有所不同。故宮所藏雞缸杯,其畫公雞尾巴下垂,小雞體態肥碩,尾部圓實成半球狀,尾尖不很明顯,脊背比較平直。而這十一盞雞缸杯上的小雞背部線條宛轉適度,山石畫得較為高峻且有濃淡層次,牡丹花葉比較緊湊。故宮傳世品的石頭卻寬矮,牡丹花葉疏密有致,排列更為美觀。”

    “讓我們再作進一步分物析。我們看到此件殘器青花色澤濃翠華,山石濃淡層次明顯用小筆頭渾水著色,線條相對較粗,釉面比較清潤,山石牡丹布局也較緊湊,胎體稍厚。故宮所藏則整體布局適度,小雞渾圓可愛,釉面柔潤溫和泛雅黃色,玉質感極強,胎薄且潔白細膩,青花淡雅線條縴細。說明制瓷業在當時已相當成熟發達,這與《成窯遺珍》所華述成化窯第三期特征相同,應屬成化後期制品(成化十七至二十三年)。清唐英《陶治圖編次.圓器中物修模》︰‘圓器之造,每一式款中博動經千百,不模範式款斷難畫一。……凡一器之模,非修數次,其尺寸式款燒出時定不能吻合。此行工匠務熟諳窯火、泥性方能計算加減以成模範。景德鎮群推名手不過三兩人。’”

    “由此可知杯、碗、碟等圓器,在制作之前都須按圖樣做出範模,以求大小統一,方便繪畫。那麼,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圓器在同一時間同一種類的官窯瓷器中,尺寸樣式應相同。我也曾做過這種“圓器”研究,事實也相同,小件器尺寸不會相差±2mm。因此可以斷定,這十一盞雞缸杯與故宮傳世品顯然不再同一個時期,贗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听到這里,君如海說道︰“沒想到你對故宮傳世品的研究竟如此詳細啊。是不是事先做過功課啊?”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做功課的不是我,而是我的朋友。他當時制作這東西,其實就是參照故宮傳世品做的。只不過自己稍加改造了而已,就是為了做得不夠像,會有些差異,免得到時候無法驗證是贗品。”

    “可是這種情況也會被誤認為是當時工匠的筆趣啊!”馬雍捋了捋胡須道。

    張天元搖頭道︰“馬老說的是一種可能,但在我看來,那並不現實。我認為在當時御窯廠制度下,選式制樣是非常嚴格的,畫工只能根物據樣版描畫,大小距離或線條的粗細上會有差距和不同。但不會隨心亂改,也不會多畫和少畫哪怕是一片葉子。所以由此其實就可以斷定,這是仿造者故意為之。其實這些我是知道的,當時我朋友就是存了這個心思,不過你們不知道,所以我要說一下,提醒大家一下。”

    “原來如此啊,有了這麼多不同,的確是基本可以證明是贗品無誤了。”君如海點頭道。

    “其實當小張拿出那十個雞缸杯的時候。這場鑒定就已經結束了,因為成化斗彩雞缸杯不可能一下子出現十一盞完全相同的東西,只是這東西要流入市場,散落在民間的話。還真得按照小張說的那些方法去辨認了。”馬雍說道。

    “沒錯,馬老說得太對了。在日新月異,資迅發達。高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鑒定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也對鑒定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鑒定家不僅要看得多、摸得多,還要有豐物華富的歷史知識、考古知識、社會經驗。同時對工藝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更準確的進行瓷器的斷代和真偽鑒定。鑒定瓷器時都免不了看胎、釉、色料及其反應的微觀特征,而這些細微的地方就是每時期因工藝的細微變化所造成的,現在也就成了鑒定真偽和斷代的重要手段。所以深入的進行工藝研究對鑒定學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具體言之,工藝包括很廣,如胎土的選用和淘洗,釉料的選用,繪畫技法,上釉方法,圈足處理,墊燒材料華物,裝燒方法,工具的使用。燒窯的氣氛等。這些工藝在每個時期都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審美的不同,不斷產生變化,從而打上明確的時代烙印,也是仿造者往往很難跨越的歷史和文化界障。”

    “拿燒窯氣氛來說就難以人為控制,其優劣往往反應在釉和青花料上,所以現在大家鑒定時非常重視看釉面的特征。的確,釉面不僅只反應光澤,溫潤,其特征,包括致密度,桔皮紋,針孔等,無不是燒窯中細微變化的體現。斗彩雞缸杯自成化創此品種以來便因其名貴而很自然的成為人們爭相仿造的對象,歷朝歷代仿造者層出不窮,特別是雍正、乾隆時期的仿品簡直使人難辨真偽。今天斗彩雞缸杯更因其可觀的經濟價值,仿造者仍不乏其人。”

    “由于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現代所仿更達到一種以假亂真的水平。其在尺寸、色料、紋飾上都與真品相仿。然而,仿品就是仿品,在真正的鑒定家眼中都會原形顯露的。現今所仿的雞缸杯在外觀、尺寸上雖然相同,但對器型的侈口和往下漸收的曲線弧度的把握是相形華絀的;胎質雖白而細膩,但迎光泛紅或微閃黃的微觀現象,仿品是不可能顯現的;青花款識周圍的雙框線條所呈現的自然的濃淡筆韻也是仿品不可能企及的。在鑒定中,上述所舉的每種微觀現象就好比現在所開展科技鑒定中用的微量元素,所以說鑒定學並不虛無飄渺、全憑感覺、全憑經驗的,而是有其客觀的標準。是完全靠得住的,是與科學完全相融通的。”

    “等一等,你說的這些,在這十一盞雞缸杯上課時看不出來啊,這十一盞雞缸杯,很多地方已經完全趕上了成化朝的工藝,若不是工匠故意留下破綻,恐怕很難辨認吧?”君如海突然打斷了張天元的話說道。(未完待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鑒寶秘術》,方便以後閱讀鑒寶秘術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線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鑒寶秘術第三二八章 故意留下的線索並對鑒寶秘術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