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第518章 兵指阿曼

類別︰ 作者︰波拿巴拿破侖 本章︰第518章 兵指阿曼

    何無敵帶兵北上與陳�會師,他一定要剿滅那些阿曼的土老帽。只有將這些家伙統統剿滅,大明才能在阿拉伯半島高枕無憂。

    嘉靖皇帝已經回到了大明本土,何無敵決心早些結束在阿曼的戰斗。

    大明投入到阿曼地區的軍隊多達百萬,阿曼的人口不過兩百萬,面積不過三十一萬平方公里,幾乎每兩個人都攤上一個大明士兵。

    阿曼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它扼守著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經廣泛進行海上和陸路貿易活動,並成為阿拉伯半島的造船中心。

    阿曼有四成居民從事農魚牧業,多數人民自給自足。主要產物為大麥、耶棗、金、石油、銅、鐵等。

    何無敵率領大明的軍隊包圍了它的首都馬斯喀特,陳�率軍包圍了尼茲瓦,柳亦菲包圍了塞拉萊。

    同時,大明軍官們趕著也門門北部最大的部落哈希德人紛紛進入阿曼。

    哈希德人的迎客方式很特殊,每當貴客來臨,酋長總要組織隊伍夾道迎接客人。

    大明派出大批間諜滲透和加入了哈希德部落,在遷移過程中,阿克拉姆在混亂中,指示大明騎兵暗殺了一個哈希德部落的老酋長,然後強娶了老酋長的女兒,之後接任酋長。

    阿克拉姆說率領這個部落遷移到馬斯喀特附近,並舉行儀式歡迎何無敵將軍。

    阿克拉姆指揮部落的男丁組成歡迎人群,他們打著手鼓,吹著喇叭,唱著民歌,舉著腰刀翩翩起舞。

    在歡迎儀式達到高潮的時候,阿克拉姆還讓部落男性朝天鳴放火繩槍。哈希德部落的男子都穿著寬松肥大的長袍;女子穿著長褲,她們出門時把身體裹起來,頭要戴著面紗,以防風沙。

    哈希德部落的婦女地位低下,沒有讀書認字的權利,沒有與人交往的機會,也沒有領略自然風光之美的福份。

    按照習慣,哈希德部落也禁酒。在宴會中不備酒,他們以涼開水代酒。

    臨近的阿曼部落,與其習俗相似。阿曼人視款待好賓客為無尚的光榮,他們遇到陌生人總是主動地打招呼,並熱情問候,還邀請客人去家中作客。

    阿曼男子在正式外交場合,穿著無領長袍,扎纏頭巾,並佩帶飾刀;一般婦女喜飾金銀,服裝艷麗,她們喜大花,愛濃艷色彩。

    阿曼人能歌善舞,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女歌男舞,男人在圈中歡快地跳舞,婦女則在外面以拍手唱歌伴舞。阿曼婦女有些開放,可出入公共場合。

    阿曼人喜歡綠色。他們視綠色為生命之色,認為它象征著春天,會給人帶來美好和幸福。他們視牛如寶,並對牛極為崇敬。每天早上晨、晚上他們都要向牛請安。每日對牛的照料甚至如同護理產婦那樣細致周到,不僅要給牛刷毛、梳妝、喂草,還經常喂美味的沙丁魚和槍魚干等高級的飼料。

    為了防止蚊蟲叮咬,阿曼人渾身都燻香。在首都馬斯喀特的海灘上,香味濃烈得遠隔10米都能聞到。

    一般的阿曼主婦在洗罷晾干一家大小的衣物時,都會把它們披在一個架子上,下面放個小香爐,爐里燃兩小塊木炭,然後把幾粒白色的乳香投入爐中。不一會兒,一絲絲氤氳的香氣冉冉升起,不但將衣物燻得香氣襲人,而且家中頓時充盈著一種溫馨浪漫的氣氛。這種香氣相當持久,燻過的衣物穿在身上,整個人便被包裹在縷縷芳香中,渾身說不出的舒坦。

    以香待客是阿曼人的特色,何無敵到幾個阿曼貴族家做客。落座不久,主人便端上幾瓶名貴的香水,請何無敵噴灑。阿曼男裝與其他阿拉伯人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阿曼人長袍的領口處垂下一條長15厘米的纓穗,那是專門用來醮香水的。

    何無敵在阿曼貴族家吃完飯後,就會有侍者捧上香爐,他一邊在何無敵手上、身上燻著。

    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地處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要沖,三面環山,東南瀕阿拉伯海,東北臨阿曼灣,依山臨水,風景秀麗,戰略地位重要。

    馬斯喀特港是古代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貿易的重要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途經阿拉伯半島的唯一港口城市。它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三十五萬。馬斯喀特市區面積橫跨大約1500平方公里,整個市區沿著阿拉伯海岸線自然伸展,形成狹長形狀,由6個區組成。

    在公元1世紀時馬斯喀特就以東西方之間重要的貿易港口而聞名于世,歷史上馬斯喀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不同的當地部落和外來的入侵者如波斯人和葡萄牙人所統治。作為阿曼灣的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馬斯喀特吸引了來自波斯、俾路支和古吉拉特的商人和居民們前來定居。馬斯喀特歷來就是經銷香料的地方,因而它最早的名稱為“米斯卡”,意為“香料之地”。後來,稱之為“馬斯喀圖”,意為“打足了氣的皮囊”。

    馬斯喀特的氣候非常炎熱、干燥,夏季很長並且非常炎熱,而冬季非常溫暖。馬斯喀特總的降雨量是非常少的,平均幾個月都很難看到一場雨的痕跡。

    馬斯喀特位于阿曼東北部,地理坐標是北緯24°、東經57°,北回歸線穿過這一地區的南部。城市的西邊靠著巴提奈地區的平原,東邊則是東部地區,南邊則靠著內地地區的內陸平原,而阿曼灣則形成了城市的西、北兩個邊。沿馬斯喀特海岸的地下水非常深,形成了兩個天然的港口分別位于馬托拉和馬斯喀特,西哈杰爾山脈穿過城市的北部海岸線。馬斯喀特的山丘絕大多數都缺少植被,但富含鐵礦。

    咸水湖類型的沙漠植被在馬斯喀特佔主導地位,庫魯姆自然保護區包含了像和鹽土質的珊瑚礁這樣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馬斯喀特非常常見。加之,小的澄黃濱珊瑚也在海蘭生存下來,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平頂的路面,在退潮時就可以看到。螃蟹和小龍蝦都可以在馬斯喀特地區的水域找到。沙丁魚和金槍魚也可以在馬斯喀特地區的水域找到,而亞洲鱸魚在淡水河口非常常見。

    馬斯喀特盛產椰棗、珠母貝和魚類,在馬托拉的許多集市上出售這些物品和傳統阿曼手工藝品。

    1507年葡萄牙人在此地傳入基督教,馬斯喀特區有壯麗的王宮,小街窄巷深處是傳統的阿拉伯小房,並保留有兩座古老的城門和一段城牆,因依山臨海,山勢峭拔多姿,與海水相映,蔚為壯觀。

    1508年,葡萄牙殖民者佔領馬斯喀特,後來他們與當地的阿曼貴族合流,共同抵抗奧斯曼人。

    在拉斯哈姆拉可以發現馬斯喀特周圍地區人類社會活動的痕跡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在那里可以發現當時漁民的墓地,墓地保存完好並顯示了當時就有葬禮儀式的存在了。馬斯喀特南部的哈拉潘陶器作坊遺址顯示了當地與印度河流域文明有一定程度的聯系。

    在公元1世紀,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就描述過馬斯喀特已經作為一個港口聞名于世了,當時托勒密稱這里為,意思是隱蔽的港口為。

    公元3世紀時,港口遭到處于沙浦爾一世的統治之下波斯薩珊王朝的入侵。在公元7世紀時期,馬斯喀特地區的居民改宗綠教。而馬斯喀特作為一個貿易港口的重要性使得城市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里不斷發展,並處于當地阿茲德部落的影響下。在公元9世紀第一個教長國的建立使得將各個阿曼部落統一在綠教伊巴底教旗幟下的願望邁出了第一步。然而部落間的沖突仍在繼續,首都在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派兵征服了阿曼。

    阿拔斯王朝一直佔領這一地區直到公元11世紀,當地的亞赫馬德部落將他們趕出這一地區。而阿曼地區的統治者由亞赫馬德部落到阿茲德部落,在他們的統治下,海岸地區的港口城市如馬斯喀特等地的居民通過海上貿易使得城市更加繁榮,並與印度次大陸結為緊密的聯盟,但卻付出了與阿曼內陸地區的居民更加疏遠的代價。

    1507年7月,葡萄牙征服者阿方索?德?阿爾布開克率軍隊攻擊了馬斯喀特,葡萄牙人在經歷了與當地忠于波斯政府的軍隊的血戰之後攻下了這座城市。在馬斯喀特被攻陷之後,阿爾布開克屠殺了大部分幸存下來的當地居民,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隨後城市被佔領和洗劫。此後,他們遭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炮擊。

    自公元2世紀起,馬斯喀特就已成為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航線上的海運中心,它是古代中國和阿拉伯國家貿易的重要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

    馬斯喀特城雖然名義上是阿曼的首都,守城的士兵卻主要是葡萄牙人。

    阿曼軍隊是一支年輕的軍隊,他們接受了奧斯曼帝國和也門部落的逃兵之後,實力大增,但是並不足以與實際第一強國大明的軍隊相相抗衡。他們熟悉沙漠,單兵作戰能力較強,但是整體配合一般,無法與大明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對決。至于葡萄牙人,他們早已成為了驚弓之鳥。

    何無敵通過擺放貴族,和遷移也門部落,對馬斯喀特形成了包圍的態勢。

    馬斯喀特城中建築多是典雅輝煌的阿拉伯式風格,皇宮般的建築氣勢恢弘,建築內的裝飾富麗堂皇,處處都點綴著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城中的房屋灰中帶白,已看不出其建造的年代。漫步小巷,阿拉伯特有的乳香彌漫在空氣當中,身邊輕輕走過的戴著彩色頭巾的男子或是女子,眼神中都似乎流露著一種獨特的神秘。

    阿曼國王哈布西和城內的葡萄牙雇佣兵們商量如何對付大明軍隊,葡萄牙炮兵司令埃利塞烏對哈布西匯報說︰“大明的炮兵在城下布置了強大的炮兵,您最後先躲藏起來,免得明軍炮擊,影響您的安全。”

    哈布西走上城頭一看,嚇得兩腿發軟。他躲藏在城牆後面,戰戰兢兢的往外面看。

    城牆外,有三千門大炮,對準了馬斯喀特城。其中,有一千門重炮,和兩千門野戰炮,更要命的是,城外足足有二十萬大軍等候何無敵的命令,他們隨時進攻馬斯喀特城。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方便以後閱讀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518章 兵指阿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518章 兵指阿曼並對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