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義薄雲天關羽開啟重生之路

第197章 袁紹十罪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叫baby起床 本章︰第197章 袁紹十罪

    隨著鮮血的涌出,韓馥的生命漸漸消逝。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絕望和不甘,他或許在那一刻才明白,權力的爭斗是如此殘酷無情,而他只是這場斗爭中的一枚棋子,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他的離去,讓人不禁為他感到悲哀和惋惜。

    關羽得知此事後,讓人在大漢各地散布消息,袁紹貴為四世三公之後,然而卻容不下門人比自己職位高。

    韓馥身為袁氏門人,並無過錯,還將冀州拱手相讓,結果卻落得如此下場。

    他還在遼州怒寫一首詩,怒懟袁紹!

    渤海潮起浪滔滔,四世三公名已消。

    冀州義士心如刀,袁紹賊心似狼嚎。

    韓馥無辜遭凌辱,家破人亡血淚拋。

    兒遭斷腿奔他道,袁紹追殺恨難消。

    走投無路何處逃,茅廁自盡悲風號。

    可憐可恨又可嘆,袁紹無道天難饒。

    四世三公空名號,仁義道德盡拋掉。

    關羽揮刀誓雪恨,誓將袁紹斬馬前。

    冀州百姓同悲嘆,共隨關羽討無良。

    天下英雄齊響應,誓除奸賊保安康。

    關羽讓袁紹等著,終有一天他會給韓遂報仇。

    關羽這波操作,讓袁紹的名望大跌,氣的袁紹破口大罵。

    他也不管袁紹這是故意還是無意,只要能打壓袁紹,他就不會放過機會。

    自己獲得遼州刺史職位容易嗎?

    五年才將一個破敗不堪的遼東發展成今日的遼州。

    他袁紹只是靠家族和名聲就成為了第一大州冀州刺史。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這一年劉虞遣田疇等人去長安拜見漢獻帝劉協,劉協想東歸舊京,趁機派劉虞之子劉和逃出長安,偷偷出武關去找劉虞,讓劉虞率兵前來相迎。

    劉和途經袁術的駐地南陽,將此事告知了袁術。

    袁術扣留了劉和,讓劉和給劉虞寫信,答應等劉虞率兵前來為袁術後援,一起赴長安。

    公孫瓚知道袁術會叛變而制止劉虞,劉虞不听,派數千騎兵去南陽,結果袁術並未派他們出征。

    公孫瓚擔心自己與袁術結怨,就派從弟公孫越率千余騎兵到袁術處相結好,而暗地又讓袁術扣留劉和並奪佔劉和兵馬。

    因此,公孫瓚與劉虞的矛盾越來越深。

    後來劉和逃出南陽北上,又被袁紹扣留。

    青州黃巾軍攻打渤海,聚眾三十萬,欲與黑山軍會合,公孫瓚率步騎兩萬人在東光南大破青州黃巾,斬首三萬余。

    青州黃巾軍棄輜重,奔走渡河。

    公孫瓚等他們過到一半時出擊,再次大敗黃巾軍,死者數萬,俘虜七萬余人,車甲財物無數,于是公孫瓚威名大震。

    戰後,公孫瓚被拜為奮武將軍,封薊侯。

    公孫瓚和冀州軍打的熱鬧,結果突然听說袁紹入駐冀州。

    他派從弟公孫越去找袁紹討要說法,起兵前答應和自己平分冀州,他出力最多,現在是不是該兌現承諾。

    結果公孫越被袁紹軍流矢射中而死。

    公孫瓚得知後怒道︰“我弟之死,禍起于袁紹。”

    于是出兵駐扎在磐河準備報復袁紹。

    公孫瓚細數袁紹十條罪狀,上表朝廷︰“臣聞自伏羲以來,君臣之道顯明,張揚禮儀來引導人們,設置刑罰以禁止強暴。”

    “如今行車騎將軍袁紹,憑借先人得享高官厚祿。而他本性淫亂,行為浮薄。”

    “之前袁紹任司隸校尉,正值國家多難,太後攝政,何氏掌權。”

    “袁紹不能選拔賢才,而專做奸邪諂媚之事,招引不軌之徒,貽誤國家,致使丁原火燒孟津,董卓作亂。這是他的第一條罪狀。”

    “董卓入京後劫持君主,袁紹不能出謀獻策,來幫助主上,卻丟棄符節,奔竄逃亡。”

    “辱沒了他的職務,背叛了他的君主,這是他的第二條罪狀。”

    “袁紹為渤海太守時,悄悄準備兵馬,即將攻打董卓,卻不把此事告訴自己的父兄,致使太傅袁隗)一門、太僕袁基)母子一刻之間遇害,不仁不孝,這是他的第三條罪狀。”

    “袁紹起兵以後,歷時二年,不體恤國難,四處搜刮財物。大力儲存糧食,專做不急之事,割剝富室,收考責錢,百姓無不為之悲嘆,這是他的第四條罪狀。”

    “逼迫韓馥,非法奪取冀州,更假造天子詔命,私刻金印玉璽,每次下發文書,總用黑綢袋子密封,上面寫‘詔書一封,鄉侯印’。過去王莽篡奪行為,也是逐漸發展而達到目的。觀察袁紹的打算,一定將引出大亂,這是他的第五條罪狀。”

    “袁紹讓崔巨業夜觀星象,察看吉凶,贈送他錢財,和他一起吃喝,選定日期,攻略郡縣,這豈是一個大臣應當做的?這是他的第六條罪狀。”

    “袁紹與已故的虎牙都尉劉勛共同起兵,劉勛使張楊降服,屢次立功,而袁紹因為一點兒小仇就冤枉迫害劉勛。任用奸佞小人,幫助他為非作歹,而殺害有功之人,這是他的第七條罪狀。”

    “已故的上谷太守高焉、甘陵相姚貢,袁紹曾貪婪地向他們要錢,錢沒有備齊,二人一齊斃命,這是他的第八條罪狀。”

    “依照《春秋》之義,子隨母貴。袁紹之母身為婢女,地位實在低賤,于義不可以成為他人的嗣子,他卻身居高位,安享厚福,玷污王爵,辱沒祖宗,這是他的第九條罪狀。”

    “長沙太守孫堅,之前領豫州刺史,能夠驅逐董卓,打掃皇陵宗廟,忠心輔助王室,功勞很大。袁紹派遣小將非法佔據他的位置,斷絕他的糧食供應,使孫堅不能深入,董卓長期不能伏法,這是他的第十條罪狀。”

    “臣常見後將軍袁術之書,皆以為袁紹與袁術實非同類。”

    “袁紹之罪惡,縱南山之竹亦難以盡書。”

    “昔周朝式微,王道陵替,天子播越,諸侯叛離,故齊桓公作柯亭之盟,晉文公集踐土之會,以討荊楚而貢天子,擊曹、衛以示其無禮。”

    “臣雖卑微,名不及古賢,然承皇恩,承重任,忝領軍職,奉命討賊,敢與諸將及各州郡共擊袁紹等。”

    “若大功得成,罪人皆擒,則或可繼齊桓、晉文之忠勛。”

    公孫瓚的十條罪責一出,天下人皆知袁紹本性。

    原以為袁紹四世三公之後,肯定是忠于漢室,結果卻做了如此之多,大逆不道之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義薄雲天關羽開啟重生之路》,方便以後閱讀三國,義薄雲天關羽開啟重生之路第197章 袁紹十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義薄雲天關羽開啟重生之路第197章 袁紹十罪並對三國,義薄雲天關羽開啟重生之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