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葉

三百八十九、雀屏中選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寶瓶齋 本章︰三百八十九、雀屏中選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嘉王府中人都忐忑不安,聚在一塊吃了早飯,便守在一塊。尹蘭煙一時起身一時坐下,怎都不得安定。木樨進進出出,不停在內宅與外宅間奔走,听著外頭的消息。芙蓉只陪著澤祥一塊兒坐著。平素最穩重的清瑜今兒也極其不鎮定,手里捧著一本書,卻半頁也沒看進去。

    快到了午時,眾人正準備用午膳。陸管家匆匆進來,神色復雜的道︰“側妃、小姐,外頭听見了鐘響,可能是宮城方向傳來的。”

    尹蘭煙立即起身,緊張的問道︰“听清楚了?是鎮國台上的大鐘?”

    陸管家小心的道︰“听著像是。能傳到咱們這兒來的,也只有那口大鐘了。我已經讓人在門口候著,估摸不一會兒就有消息了。”

    尹蘭煙有些慌了手腳,雖然眾人有些心理準備,等事情真的應驗了,還是忍不住發慌。

    清瑜顫抖著將書合上,跟著站起來。木樨便道︰“我這就去準備孝服,等得了準信,也不用忙亂。”

    芙蓉也道︰“我跟你一塊兒去。”

    澤祥不知所措,只好牽著清瑜的衣角。

    清瑜出了門來到院子里,抬頭看向宮城的方向,心中百轉千回,不知是個什麼滋味。

    午時三刻,京城各處都听到了信兒,陳帝駕崩。早有準備的嘉王府立即將府中的布置換了,白燈籠重新掛上,人人都換上了重孝。

    門外的禁衛撤走了一大半,只有一小部分還在維持著街上的治安。

    剛剛歷經圍城大難的成都,在失去太子之後沒多久,便又失去了皇帝。眾人心中不免忐忑不已,真個是流年不利。陳國可有幾十年沒有變天了。

    等宮中派來的白事太監來嘉王府中宣旨時,尹蘭煙帶著眾人已經做好了準備。陳帝駕崩是了不得的大事,所有人都要進宮。一接下了旨,尹蘭煙便帶著木樨芙蓉清瑜澤祥出門上馬車,往宮城趕。

    一路上不少百姓都在家門口擺了香案供品,遙祭陳帝。煙燻火燎間,清瑜不禁一陣恍惚。這件事就這樣塵埃落定了嗎?自己一時沖動做了這件事,真的能瞞過所有人嗎?

    輝煌的宮城已經被鋪天蓋地的白色所籠罩,不僅宮女太監換上麻布孝服,連沾金帶紅的裝飾都被白綾統統遮擋了。清瑜隨著嘉王府眾人重復昨夜走過的那一段路,每走一步,清瑜都覺得心頭沉重一分。好似有重如山岳的分量壓在自己心口上,清瑜恨不得立即轉身飛奔逃離這里。

    只可惜,以清瑜的身份,是必須全程守靈隨喪的。她沒有理由,也不敢露出任何破綻。

    乾清宮中,陳帝的遺體已經被換上了壽衣,放入了玉棺之中。先期趕來的親王郡王們已經哭倒一片,太子妃摟著澤禮,扒著棺槨,哭得更是柔腸寸斷。

    清瑜不敢瞪著眼楮傻看,忙混跡在宗室中,偷偷抹著眼淚。且不管是真哭假哭,這時候若不表現出傷心,那就太“卓爾不群”了。期間嘉王抽空來囑咐了幾句,清瑜見父親雖然哭得滿臉通紅,眼底仍然清明,只是神色間難免落寞。

    眾人亂哄哄哭了一陣,便見最年長的一位河間郡王起身,會同宰相、鄧老元帥、楊大學士一起,走到殿中。太子妃牽著澤禮居中站著。大家心知這是要宣讀遺詔,拱立新帝了,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此時陳帝剛剛故去,趁早定下,也好平和交替。眾人忙都漸漸收了哀聲,靜觀其變。

    河間郡王先是追憶了一番陳帝的功德,繼而請出宰相宣讀陳帝遺詔。直到親耳听到陳帝傳位于承嗣太子的皇太孫澤禮,大家方才叩頭拜見新帝。至于低下的這些頭顱,又多少人在暗暗忌恨,有多少人在唏噓感嘆,便不是那麼容易看出來的了。

    至于陳帝其他的安排,比如太子妃榮升太後垂簾听政,比如拜三公為顧命大臣,眾人都沒有疑義。唯獨陳帝給嘉王攝政王這麼大一頂帽子,讓許多人心中犯了嘀咕。有那些傾向東宮派系的,心中不免不滿。而那些素來與東宮走得遠的,還有靠向過巴王的,心中卻又是另一番算計。巴王樹倒猢猻散,而今又出了一個名頭更響的攝政王,自己是不是也該換條大腿抱一抱了?

    清瑜隨著眾人叩拜了澤禮,抬眼望去,只見澤禮臉上見不到初登大位的興奮,反而是極為鄭重嚴肅的表情。心中不由得暗暗為澤禮驕傲,雖然弟弟自小失去母親,也得不到父愛,可是他現在這麼好,聰明大氣、沉穩有度,能得到天子之位,清瑜也替他高興。

    之後便是比太子喪禮更加繁瑣的國喪。清瑜隨同尹蘭煙幾進幾出,幾乎把宮中當做了家。日復一日的重復繁瑣的禮節,倒真讓清瑜沒那麼多心思去忐忑害怕了,等這四十九日七七過完,眾人只怕都渾然累脫了形。

    期間春節元宵都沒有顧得上過,市面上因為國喪,也變得極為冷清。

    遵照陳帝的遺願,他的遺體是要入延州皇陵的,雖然朝中有人擔心蒙古人入侵後禍亂了延州皇陵,提出反對意見,不過太子妃與三位顧命大臣堅持,眾人也就不好多說什麼。只是這送殯的差事又落到了幾位親王的身上,尤其以嘉王、福王這兩位齒序最長的為首。

    福王本本分分,讓他去送殯,他自然無話可說。嘉王卻有些不愉。如今新帝剛剛即位,朝廷中正有許多要事要辦,這時候把他這個攝政王差遣了出去,往延州送殯,一耽誤就是個把兩個月的功夫,朝中的事情他一概無法插手,這又算得上哪門子的攝政王?

    如今朝野隱然分作了兩派,一派自然是以太後為首的舊東宮派,另一派則是以嘉王為首的攝政王派。嘉王要走可以,卻不能讓人抽冷子動了他的根本,這幾日,為了日後朝中人事布局,這位新任攝政王沒少在宮中盤亙。雙方討價還價之下,總算是重新定下了朝中的勢力範圍。

    其中自然有的官員授了重任,也有人莫名其妙丟了官職。如今大略的情勢是,禮部刑部基本上用的都是東宮的人,而兵部工部被攝政王系的官員佔據了絕大多數位置。至于關系最重的吏部與戶部,雙方都相持不下,暫時只由中立的三位顧命大臣統領。

    因再過兩日便要啟程為陳帝送殯延州,嘉王便難得在府中略作休息。他想起之前那日三位年輕俊彥前後來訪的事情,心中又有了一番波瀾。便將女兒清瑜叫到了書房。

    清瑜見父親這些日子操勞,人都瘦了一圈,忙上前道︰“父王身體要不要緊?此去延州一路山長水遠,曉行夜宿,也不得安寧,好教人擔心。”

    陳洪愷擺手道︰“我在邊關待了這麼多年,些許風塵倒不礙事。我今天叫你來,倒是有一件關于你的事兒跟你商量。”

    清瑜微微一愣,奇怪問道︰“關于我什麼事?”

    陳洪愷起身,背著手走到窗前,嘆息道︰“你還記得你小時候在汴京的事嗎?那時候你生了重病,我和你母親遍請名醫也不能替你治好。恰逢大相國寺開辦義診,能請到當時梁國首屈一指的御醫看診。你母親不顧當時我們的處境,想盡辦法求上門去。結果也不知是御醫醫術高明,還是佛門神佛保佑,你的病還真的好了。只是你母親得了當時大相國寺住持慧有大師的叮囑,要我們記著幾件事。其一是好生撫養你成人,其二是隱瞞住治病的因由。最後一件,則是,將來你的婚事,要听你自己的意見……”

    清瑜還是頭一次听說這事,有些不知所措。心中更是五味雜陳,慧有為了替她投身還魂,喪了性命,臨死前還不忘囑咐母親,這般為自己著想,清瑜真是極為感動。

    陳洪愷見清瑜默不作聲,以為她不好意思,又道︰“本來這種事是應該我們做父母的做主,只是既然當日我們答應了慧有大師,你又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倒也想听听你的意思。你可能也看得出來,那日我們府上來的三位,你表哥司徒玄應,保靖侯世子吳迢遠,以及梁國襄王周景淵,都有些意思。如今父皇駕崩,你要守孝三年,我若不早為你定下,只怕錯過良人……”

    清瑜有些尷尬,磨蹭了半晌才道︰“我對表哥只有兄妹之情,至于吳大哥,雖說算得上談得來的同齡摯友,卻無燕婉之思……”

    陳洪愷聞言已經有些明白,那日雀屏中選的,便是那襄王周景淵了。他低聲問道︰“你與襄王自幼相識,倒是有一場緣分。只是畢竟他是梁國親王,你願意離家去國,遠嫁異邦?畢竟今時不同往日,我這個攝政王雖沒有登上大位,也算是朝中呼風喚雨的人物了。我的女兒大可不必……”

    清瑜有些手足無措,只僵在那里。

    看這情形嘉王哪里還有不明白的,嘆息道︰“既然如此,那我就送個帖子,請襄王過府一敘。萬一那小子不識好歹,你也趁早死了這條心。一想到將來你要嫁往梁國,我這心里就堵得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金枝菜葉》,方便以後閱讀金枝菜葉三百八十九、雀屏中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金枝菜葉三百八十九、雀屏中選並對金枝菜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