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葉

三百七十七、貴客臨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寶瓶齋 本章︰三百七十七、貴客臨門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清瑜思來想去輾轉了一夜,第二日又起了個早。

    紅藥有些詫異,邊伺候清瑜洗漱邊問︰“勞累了這麼多天,好不容易清閑下來,小姐也不多睡會子?”

    清瑜接過帕子將臉擦了,搖頭道︰“反正睡不踏實。賴在床上也無趣。你去找人問問,看父王起身了沒有?”

    紅藥應聲,讓小丫頭端了水出去,自己到小廚房打了聲招呼,讓廚娘送早飯到清瑜房里,這才出了頤瓏軒的院門。

    待紅藥到了管事房外,就見木樨已經在里頭主持家事,十來個婆子正在外頭候著回事兒。門口只一個木樨近身的丫鬟在打點。

    那丫鬟見是紅藥來了,忙迎上前問道︰“魯嫂子有事?”

    紅藥便將那丫頭拉到一邊,小聲問道︰“王爺那邊誰伺候著?小姐問起,想是有事要去見王爺。也不知王爺起身了沒有?”

    那丫頭忙道︰“卻是不巧。王爺起了個早,讓陸管家安排了馬車出門去了,听說是拜訪大元帥鄧老將軍去了。”

    紅藥點頭道︰“那我去回了小姐。你跟著你家姨娘管事,耳目靈便。回頭要是王爺回來了,找個人送個信去頤瓏軒吧。”

    那丫頭忙應下,送了紅藥出去。

    清瑜听了紅藥回來說父王一早出門了,只得作罷。不過她到底是個坐不住的人,覺得待在屋子里瞎想也是白搭,便起身往父親書房里去。

    陸管家正在嘉王書房外頭,因嘉王回京城的日子少,這書房雖然日常也收拾,到底有些不足處。陸管家是個精細人,生怕主子

    住得不舒坦,一早便趁著嘉王出門的機會,指派人細心收拾。書房里自不必說,就是外頭一花一草,一磚一瓦,都細致料理著。

    陸管家見到清瑜來,忙要行禮。清瑜止住老人家,道︰“老管家以後不必多禮了。我向來不喜歡這繁文縟節的。對了,父王的文稿圖冊都是收在書房里嗎?”

    陸管家有些奇怪,哪里有女孩兒家對這些東西感興趣?不過他還是老實道︰“也不知道小姐說的是什麼文稿?”

    清瑜想了想,道︰“當年父王在工部行走的時候,主持麻雀里重建一事。您老還有印象吧?”

    陸管家點頭道︰“記得記得。咱們王爺做得這漂亮事,誰不夸大拇指?那麻雀里重建後,已經改名叫做明珠里了,咱們府里人都說,這是王爺想著小姐您呢。您雖沒了還珠的封號,卻得了一個千古美名。”

    清瑜一愣,心中略有些感動。不過她現如今滿腦子都是籌款修城牆的事兒,想著巴州城外數萬難民缺衣少食,也顧不得細究這些事兒了。清瑜便道︰“我想翻翻當時留存的圖冊和父王記錄的筆記。”

    陸管家想了想,便道︰“換做旁人的話,老奴不得允許是萬不敢讓她進王爺的書房的。不過小姐您不同,想必王爺知道了也不會怪罪。只是這些東西王爺都不讓旁人插手的。老奴也不知收在哪兒。要不小姐您自個找找?”

    清瑜點點頭,將紅藥等人留在外頭,獨自一人進了父親的書房。

    嘉王陳洪愷的書房里有六個書童。只是這些書童主要負責打掃伺候,並不似清瑜前世看的電視小說里那樣,是主人的跟屁蟲兼死黨。這些書童見到清瑜孤身進來,也有些詫異。其中年紀最長的,忙上前來伺候。

    清瑜雖來過幾次父親書房,都是有事要談。渾沒注意過這里頭的布局。便先讓那書童介紹一番。

    那書童不敢怠慢,忙引著清瑜邊走邊說。

    嘉王作為親王,這書房與其說是“房”,不如說是“院”。這里佔地橫豎約有三十丈,前有垂柳,後植松柏,比尋常人家的府邸還要大。而這里各處屋宇分工也有不同,比如博望齋用來讀書,瀚海苑用來寫字。而清瑜最留意的就是集墨軒和點楮閣。只因這兩個地方就是陳洪愷專門收藏手稿和圖冊所在。

    那書童見清瑜想要入內一觀,只得開了集墨軒的門陪著清瑜進去。清瑜見著屋子好生廣大,密密麻麻的書架怕有三十來排,書架上擺著各種書籍,有藍皮新印的,也有泛黃的古籍,最旁邊的架子上,甚至還有一些竹簡。

    清瑜信步前行,不時左盼右顧,仿佛回到了前世讀大學泡圖書館的日子。找來找去,終于讓清瑜翻到了嘉王當年重建麻雀里的一些工程紀要與心得筆記。

    清瑜滿意的將那幾本取在手上,示意書童帶著自己出去。隨後清瑜又進了點楮閣,將嘉王收藏的幾個版本的京城地圖取了下來,擺在書桌上仔細端詳。

    若想要從那些大商人手中弄到錢,強行攤派是行不通的,只會讓這些人心生反感。當年重建麻雀里,清瑜根據自己前世學的一點廣告策劃皮毛,幫著父親出了點子。將麻雀里開發,賣鋪子樓花,結果硬是在財政沒有什麼投入的情況下,將麻雀里重建成功,而根據之後的追蹤記載,重建後改名叫做明珠里的麻雀里也確實商業興起,成為了京城南邊的商業區域核心。

    如今清瑜就是想故技重施。只不過與當年麻雀里的規模相比,眼下必須下更大的狠手。因為籌集維修京城城牆,並妥當安置這次大戰後的難民,需要的銀兩簡直難以估計。像麻雀里這樣的工程,只怕十個八個都不夠。

    清瑜一邊看一邊想,漸漸入了迷。那伺候的書童給清瑜添茶倒水來來往往七八次,清瑜都沒抬頭看人家一下。稍不注意,這一上午時間就過去了。

    還是木樨四處找清瑜,得知她們大小姐在此磨了半天,忙親自進來尋她。

    清瑜合上書頁,神情有些疲憊,問道︰“是父王回來了?還是吃午飯了?”

    木樨微笑道︰“王爺是回來了,小姐也的確該用午膳了。不過最緊要的是,舅老爺帶著表少爺來了。如今人正在正堂里,在王爺面前說話……”

    清瑜忙起身道︰“舅舅表哥什麼時候來的?怎麼也不叫我?”

    木樨笑道︰“舅老爺他們是跟王爺一塊兒進府的,剛到。我這不是不知道小姐在王爺書房里,所以白跑了一趟頤瓏軒嗎?小姐這就跟我走吧,王爺留舅老爺和表少爺吃飯呢。”

    清瑜想起母親早逝,自己又多年沒與舅舅家走動過,心中還是有些難過。她點了點頭,便跟著木樨離開了書房,往正堂去了。

    正堂上,嘉王陳洪愷與大舅子司徒博言相談正歡。如今司徒博言也累遷到了議政大夫,是清流中有數的人物。雖然因為是親王姻親,這個年紀只怕暫時難以再往上升了。只是朝中眾人都看在眼里,一旦嘉王得勢,這位司徒大夫只怕立馬就要飛黃騰達了。

    而司徒玄應如今也個子竄高了不少,只是人很瘦,也不知是讀書辛苦,還是別的原因。司徒玄應自小喜好老莊之學,或者是因為讀多了這樣的書,讓本是少年的他,不由自主給人一種淡然出塵的感覺。只是今天,這位少年有些不淡定。雖說在姑父嘉王面前盡力做出規矩老實的樣子,可是司徒玄應還是忍不住老往正堂外瞥。對于嘉王與父親討論的事情,是半個字都沒听進去。偶爾遇到嘉王問詢,他也只是用精簡的幾個字敷衍答了。若不是態度夠謙卑,說不定早惹怒了父親。

    清瑜來到正堂,先是上前給舅舅行了禮。司徒博言見到清瑜已經出落成大姑娘了,忍不住有些觸景生情,嘆息道︰“你娘要是還在,見到你這孩子如今這模樣,不知該有多高興。”

    清瑜想起母親,低聲道︰“外甥女福薄,不能侍奉在母親生前,落得抱憾終身。幸好外祖父、舅舅記掛母親。這些年,父親也不常在京城,府里沒少承舅舅的照顧,多謝舅舅了!”

    說完清瑜便要盈盈下拜。司徒博言忙伸手將外甥女扶起,搖頭道︰“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你外祖父就你母親這一個女兒,我就這一個妹妹,她沒福氣享受你們姐弟的孝順,可惜了。”

    堂中眾人久別重逢的情緒,被司徒博言這麼一說,一時間有些消沉。

    嘉王不想氣氛這般哀清,便插口扯開話題問道︰“昨日我們送太子上山,順便帶瑜兒拜祭了她母親。見到墓前有香燭祭品,可是舅兄去掃過墓?”

    司徒博言聞言有些錯愕,司徒玄應忙替父親答道︰“回王爺的話,前日正逢十五,是玄應去過。”

    嘉王陳洪愷驚訝問道︰“莫非你這孩子逢初一十五都去給你姑姑上墳嗎?”

    清瑜也拿眼去看表哥,不知他為何這般。

    司徒玄應慚愧點頭道︰“正是。一來,姑父與表妹常年不在京城,表弟……澤禮又小,玄應便代勞多走幾番,也免得姑姑墳前冷清。二來,當年我曾經答應過表妹,要好生照顧姑姑。只是我能力有限,無力回天,只能這般盡些心力……”

    清瑜聞言這才心中一震,當日自己隨口托付,表哥竟然這般信守諾言!(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金枝菜葉》,方便以後閱讀金枝菜葉三百七十七、貴客臨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金枝菜葉三百七十七、貴客臨門並對金枝菜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