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葉

二百八十八、大軍壓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寶瓶齋 本章︰二百八十八、大軍壓境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當吳迢遠幫清瑜盡量收集梁國的信息的時候,清瑜也漸漸恢復了生氣。她重新開始練功,讀書,將自己的精力心神從悲慟中釋放出來。雖然依然有些沉默寡言,雖然變得不像從前那般樂天爽朗,但是紗碧簾紅卻都覺得,小姐這一病,似乎人也成熟了許多。

    或者是因為這樣一場大事故,讓清瑜的心態漸漸發生了變化。失去了最重要的母親,對于清瑜來說,不啻于是一種巨大的推力,促使她更加認清這個世界的悲歡離合,讓她一夜長大。

    從前的清瑜,總覺得自己可以做什麼,但又不知道怎麼做。現在的清瑜已經不去想可不可以做,能不能做到。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與家人的幸福抓在手上,想要達到這一點,就一定要鍛煉自己,讓自己獲取這樣的能力。

    這種心態上微小的變化,終于將清瑜功法上最大的一個缺漏補齊了。她之前借助了空的外在助力,突破了牟尼珠的考驗,連闖七情六欲十三心魔,實際上,卻是走了捷徑。許多考驗並沒有完全完成,而清瑜經過這一痛一病,卻真的明白了七情六欲的真諦。她與體內的牟尼珠之間,隱隱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共鳴。不知不覺間,清瑜踏入了功法的一個新層級,在這樣一個嶄新的天地里,她終于可以跳脫自己,站在更為理性的角度看待周遭一切。

    也許變得無情了,但是這就是真相。無情未必絕情,清瑜只是更加看清了生老病死,大道枯榮的道理。

    最先感受到清瑜這一變化的,正是無相。往日清瑜來找無相請教的時候,多是執著于具體的功法。而清瑜病好之後,再來尋無相的時候,便開始尋求佛理的真諦。那種眼光氣度,連多年苦修的無相都忍不住暗暗吃驚。由此時開始,無相才真心覺察出清瑜的與眾不同,也理解了師傅了空選擇清瑜的原因。這位感應寺的新住持,也是從此時開始,不再只守著師傅的吩咐,而是真心認同了清瑜這位俗家護法。

    吳迢遠最近非常忙碌,他沒有抽出空來再見清瑜。這一切都因為,天下大變,作為軍人的吳迢遠,已經沒有太多的自由。

    日子進入了十一月,天下局勢越發動蕩起來。梁軍攻入了齊都濟陽,齊帝舉宮自焚。齊帝第七子顧長武,即當年在梁國做過質子那位,引殘兵北投金國,成了金國扶持的傀儡皇帝。金國擔心自己面臨北蒙南梁腹面受敵,將幽州之地劃給顧長武駐守,並出兵協助,擋住了久戰疲敝的梁國軍隊。

    宋國趁火打劫,北渡長江,收復了淮河以南的大片疆土。梁、宋兩國隔淮河對峙,雖然沒有擅動刀兵,卻也虎視眈眈,互相提防。

    而遠離這片是非之地的陳國,亦非淨土。陳帝已近彌留,兵部陷入分裂,巴王扶持的新興勢力與固守君臣之本擁護太子的老臣互相提防,情勢一觸即發。仿佛只要陳帝一斷氣,雙方便要明刀明槍,用武力解決朝堂歸屬。

    這微妙的形勢,卻因為隴南一封奏報,掀起了軒然大波。一封小小的書信,讓太子與巴王之間的天平,發生了決定性的傾斜。

    這封信,是隴南北征軍副元帥鄧獻公鄧老親自千里迢迢送到京城的。這位老將軍不群不黨,乃是太子巴王雙方都力圖爭取的人物,但是這位老將軍的脾氣,也是眾所周知的。沒有人敢當著這位老將軍的面挑破,鄧獻公便這般在雙方的注視之下,直入宮禁,見到了陳帝。

    當陳帝顫動著接過鄧獻公呈上的奏折時,這位殫精竭慮一輩子的帝王,瞬間眼神也變得灰暗了。他猛的咳嗽了一陣,慌得一旁的御醫們亂做一團,扎針的扎針,奉藥的奉藥,御醫們才把陳帝的病情控制住。

    鄧獻公心中深深的憂慮,他也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自然知道眼前陳帝的情形,怕是時日無多了。若有別的辦法,他也不願意將這一封燒心的奏折擺到陳帝的眼前。

    陳帝強掙著病入膏肓的身體,臉色有一股極不自然的潮紅,他瞪著鄧獻公看了好一會,才啞聲問道︰“鄧公,這奏折的內容是真是假?”

    鄧獻公不敢直視陳帝,低頭回答道︰“老臣不敢妄議,嘉王殿下與保靖侯……”

    陳帝將那信一扔,大聲道︰“我問的是你!我不信兒子,不信保靖侯,但我信你!我要你一句實話,老六這個畜生,真的里通外國,做得這大逆無道的勾當?”

    鄧獻公心中一熱,朗聲道︰“稟皇上!甘王在達州打著商號的名義,先是暗助黨項,後又外通蒙古,此事千真萬確。那甘王名下商號的大掌櫃三掌櫃都是老臣親自截住。為了查清此事,嘉王殿下還特意派了保靖侯去了梁境,找梁國守軍確認。甘王利用皇子身份,在三方勢力沖突的空白區大作生意,獲利無數。為了得到蒙古的信任,甘王還將我們陳國的布防泄露了一些出去,才使得我們陳國初始戰事極為不利。蒙古有意扶持甘王為傀儡,也對甘王施展引誘,願意借兵助甘王謀算陳國大位……如今蒙古已經趁著梁國主力攻齊的當口,在甘王的指點下,揮軍南下,繞過了隴南,直撲達州!情勢萬分危急,請皇上早做決斷!”

    陳帝听著听著,眼楮望天,渾濁的老眼止不住流下了淚水。悲嘆道︰“我這輩子一心為了光大陳國,臥薪嘗膽,歷經萬難,才有了如今的局面。誰知竟然毀在這樣一個逆子的手里!蒙古鐵蹄一入達州,到京城不過三日馬程,加上那個無恥逆子指路,怕不是……”

    陳帝眼楮一黑,幾乎栽倒。

    太子與巴王一左一右,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嚇得臉色蒼白。見到陳帝如此,二人慌忙上前去扶。

    陳帝勉強撐住身子,雖然沒有力氣,卻威嚴不減道︰“我不要你們扶,你們說,情勢危急如此,你們有什麼辦法!”

    巴王深吸一口氣,心思轉動,低頭道︰“父皇,唯今之計,只有讓隴南征北軍南撤,追擊蒙古軍後路。再將全國八路邊軍聚攏,將蒙古鐵蹄阻擋在劍門關外,方能解此燃眉之急!

    太子眉頭一皺,反對道︰“三弟提議極為不妥。隴南征北軍馬力不及蒙古鐵蹄許多,又多擅長守城,尾追極為不智。八路邊軍各自鎮守要地,一旦全部回撤,陳國邊境危矣!況且遠水救不得近火,誰能在短短幾日內將這些軍隊聚攏編陣?三弟署理兵部多年,國難當頭,就只有這樣拙劣的謀策不成?”

    巴王臉色一冷,也不客氣回頂道︰“那麼太子殿下認為,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鐵蹄,還有什麼別的辦法?臣帝執掌兵部不假,但是咱們陳國能用之兵能有多少,太子殿下也清楚,這時候不調征北軍與邊兵,難道叫我去請天兵天將不成?”

    太子見巴王諷刺自己不熟兵事,臉色漲紅道︰“上兵伐謀,既然情勢如此危急,倉促之間難以應戰,眼下看,只有議和一途。蒙古軍隊冒險前來,沒有後續援軍,只要給了他們好處,他們或者就會撤走,漢唐時不都是這樣,關外胡族自古就有冬季打草谷的風俗……”

    巴王聞言不禁冷笑,出言譏諷道︰“太子殿下不怕做陳國的罪人,臣弟卻不敢!父皇辛辛苦苦一輩子打下的基業,成千上萬的陳國兒郎血汗換來的疆土,就這般拱手送人,虧太子殿下說得出口!”

    太子被巴王說得一頭冷汗,卻還強爭道︰“小不忍則亂大謀,當年父皇為了避開梁國兵戎,也一樣不得已將襄陽賣予梁國,保全了陳國的基業,三弟剛才那話的意思,是在質疑當年父皇的作為嗎?”

    兩人語速都快,寢宮內只剩下這兩個聲音此起彼伏,互相指摘。

    陳帝既不願意像巴王說得那樣舉全國之力打一場沒有準備的戰爭,又不願意像太子說得那樣向蒙古人低頭。听兩個兒子越說越不像話,竟然把當年自己的奇恥大辱都牽扯了出來,陳帝簡直氣得無以復加。

    “好了!”陳帝微微喘著氣,用盡力氣咆哮著壓服兩個紅眼斗雞一般的兒子。

    太子與巴王撕破了臉面,互相仇恨得對視,卻不敢忤逆陳帝,都各自退後一步,閉嘴不語。

    陳帝將目光放到地上跪著的鄧獻公身上,低聲問道︰“鄧公,你說說,如今這樣的情勢,我們該怎麼辦?”

    鄧獻公心中暗暗叫苦,他這時候被逼著出來表態,簡直是架在火上烤,況且這麼復雜艱難的情勢,他又怎能背負得起這個責任?鄧獻公磕頭在地,道︰“此乃國之大策,末將無能!”

    陳帝一巴掌拍在案台上,哀嘆道︰“難道上天要亡我陳國!?”

    鄧獻公匍匐上前幾步,朗聲道︰“啟稟皇上,老臣離開隴南時,嘉王殿下與保靖侯曾經囑咐過老臣兩句話,只說若是朝中難有定計,便讓老臣轉述,以供皇上參考!”

    陳帝渾濁的眼珠微微一亮,大聲道︰“快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金枝菜葉》,方便以後閱讀金枝菜葉二百八十八、大軍壓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金枝菜葉二百八十八、大軍壓境並對金枝菜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