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菜葉

一百二十六、郡主號令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寶瓶齋 本章︰一百二十六、郡主號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場面如此,清瑜只得高聲道︰“幾位大人听我一言!”

    吳建鍾雖然粗豪,但也不是一個笨人。如今他與郡主都還在梁國使團營帳里,萬一事情弄遭,他也沒把握平安帶走清瑜。只是戰場上的仇恨一時沖昏了頭腦。听到清瑜出聲,他便反應過來,緩緩收斂了怒氣,朝著清瑜默默低頭。

    蔣應隆見狀也還刀入鞘,退後了一步。向懷謹雖然不大看得上清瑜這個幾歲女童,但是到底記著襄王周景淵的態度,順勢下坡,拱手問道︰“謹听郡主吩咐!”

    清瑜看著眼前幾人,深吸一口氣道︰“幾位大人不會不知道,你們的身上都是肩負著國之使命,諸位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兩國國運,以及萬千黎民百姓的性命,怎麼能做如此意氣之爭?”

    向懷謹連忙道︰“向某不敢!只是殿下一片誠心,特命我等前來,如今剛到邊境,我們卻被貴國吳將軍三兩句話打發回去,既不合情,更不合理。請郡主體諒我們為人臣的一番苦心。哪怕身被千古罵名,也不能辜負了我們殿下的囑托,失了我大梁的臉面。”

    吳建鍾反駁道︰“向大人此言差矣。既然你適才說梁陳之戰另有隱情,是黨項人挑撥離間之計,那麼首要之事,就是梁國陛下應當遣送國書,與我們聖上說明才是。萬沒有這般你們殿下想當然自派使節的道理。襄王殿下雖然是貴裔,卻還不夠格!”

    向懷謹听他這般直言,氣得說不出話,只怒目而視,口中念道︰“你……你……”

    清瑜冷下臉來,忍不住發火咆哮道︰“夠了!”

    眾人一時呆住,看著清瑜不再做聲。清瑜知道想要做個和事佬恐怕不容易,關鍵是這兩個人都太軸,完全沒有具備外交官應該有的素質。她當機立斷道︰“再爭吵下去,只會不歡而散。你們都要維護各自主上的臉面,我雖能理解,卻不贊同。既然你們談不攏,那麼此事听我分派!”

    說完,清瑜先轉向吳建鍾道︰“吳叔叔,你是戰前宿將,卻不是治世文臣。你來這里的目的就是接我回國。所以暫時你便听我調派便是,其余的事情,我自有分寸。”

    吳建鍾一生金戈鐵馬,雖不至于是臨泰山崩而面不改色的人物,但也極其堅忍。冷不防被清瑜一迭聲的教訓了,他一時都懵了。

    清瑜然後轉頭看著向懷謹道︰“向大人身負重任,自然是得殿下青眼有加的良臣,須知你這次出使陳國,最終目的為的是哪般?不正是議和停戰嗎?議和議和,重在一個議字。並不是你一方說什麼就是什麼,如今吳將軍已經說了,等上報了皇爺爺,等他老人家定奪。你便一時半刻都等不得嗎?”

    向懷謹一把年紀,哪里被這麼教訓過,聞言就要反駁。蔣應隆在他身後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袖子。向懷謹一滯,想到清瑜與襄王殿下情誼很不一般,只得強忍著怒氣,問道︰“不知郡主的意思是?”

    清瑜站起來,朗聲道︰“我的意思是,向大人把殿下的書信與黨項人挑撥離間的證據交由宋苗兩位大人帶到陳國去。我們跟著吳將軍緩行在後,只等了皇爺爺的旨意到了,再快馬加鞭不遲!”

    吳建鍾還想勸清瑜,被清瑜伸手止住。向懷謹不好作答,此時文昌伯與鐵貢土司已經听到動靜,走了進來。

    文昌伯趙伯延在門口已經听到,連忙打圓場道︰“小姐說得在理。如今梁陳交鋒,說不好就是個兩敗俱傷。好不容易彼此有了心思要坐下來和談,怎可如此意氣之爭,大家都一團和氣,一團和氣!”

    鐵貢土司也出言道︰“老向你也太急了些。我看不如就由我和文昌伯先走一步。你陪著小姐在後頭慢慢走。既然陳國已經撤兵,也不是沒有議和的心。你總得給人家一些思慮的時間,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呢?”

    向懷謹看了文昌伯一眼,後者也微微點頭。他這才不情不願的向清瑜拱拱手道︰“那就依小姐調派吧。”

    吳建鍾不發一言默認接受了清瑜的安排。

    文昌伯見狀,這才笑著緩和氣氛,道︰“早就听聞清瑜小姐早慧,今日見到真章,才知道何止如此!”

    清瑜快刀斬亂麻倒是爽快,此時塵埃落定,听文昌伯這麼一說,她才反應過來,剛才自己的態度有些出格了。不得不圓場道︰“趙叔叔過獎了。母親一直教導我要溫謹守禮。適才情急之下,清瑜失態了,請幾位大人包涵!”

    文昌伯趙伯延點頭道︰“事急從權。諸位都是為國盡心,不必往心里去。對了,清瑜小姐的母親陳夫人是復姓司徒吧?我若沒記錯,令堂是司徒禮大人的千金?我對司徒大人的學識一向欽慕有加,這次去到成都,少不得要上門求教一番。”

    清瑜對自己的外祖家並不熟悉,只隱約听父母說起,外祖父司徒禮並未入仕,卻是個飽學鴻儒。她不知道文昌伯突然提這麼一句,是有意交好還是怎麼,只得謙詞幾句,便岔開了話題。

    文昌伯與鐵貢頭人這才一邊一個與向懷謹、吳建鍾商議接下來的事情。

    眾人商量後,決定次日一早由宋、苗二國使者帶著襄王手書與黨項罪證,先去往成都。清瑜一行人在吳建鍾的引導下,入陳境緩行,一旦有了陳帝旨意,便可再做打算。

    眾人散後,吳建鍾這才留下,與清瑜細說陳國的事情。原來自從梁陳兩國戰事爆發,陳國朝廷就陷入壁壘分明的兩派。主站的一派自然認為此事關乎朝廷的臉面,梁國已經得了襄陽,卻還得寸進尺,長此以往,國將不國。而主和的一派卻堅稱陳國比梁國孱弱,這是不爭的事實。這麼突然與梁國打了起來,是在以氣性賭國運,非智者所為。兩派爭執不下,關鍵人物大皇子陳洪愷便做了磨心,別有用心的人便暗諷大皇子陳洪愷行事不端,為國家引來這樣大的災禍。陳帝雖然一直站在陳洪愷的一邊,但是,三個多月以來,連給大皇子陳洪愷的封號都定不下來,說什麼都有人反對,這才拖延至今。吳建鍾也是今早得了族兄保靖侯的飛鴿傳書,才提前知曉。正巧又接到前方線報,知道清瑜她們到了玉帶河的消息,這才過來想著能不能見機行事,能帶走清瑜是最好,誰知那向懷謹不是個好糊弄的。

    清瑜微微嘆口氣問︰“那如今父親封了嘉王,按照這個嘉的意思,應當是好的了?”

    吳建鍾點頭道︰“雖然嘉王殿下封王的具體內情我還不清楚,不過連郡主您也一並賜封了,可見陛下對嘉王殿下還是很信任很疼愛的。”

    清瑜聞言噓了一口氣。想了想,這才試探問道︰“梁國有意與我們陳國聯手反攻黨項報仇,吳叔叔是老軍旅,依你看,皇爺爺會答應嗎?”

    吳建鍾皺了皺眉,斟酌道︰“若真是證據確鑿,我看倒不無可能。梁國能借此鞏固關中,而我們陳國也能伸手隴南,彼此都有益。不過……黨項挑撥這說話到底有幾分準,還真不好說。”

    清瑜搖頭道︰“千真萬確,連我也被算計在其中。此事是我親歷,並非襄王一面之辭。”遂將事情經過仔細說予吳建鍾听了。

    吳建鍾聞言,這才做了正色。他臉上浮現一絲希冀,不無向往道︰“自從‘賣’了襄陽,我們陳國無時不刻都在期待有一日能重出岐山,不再窩在蜀山谷地。若是此事成了,那將是開疆拓土的不賞之功!”

    清瑜點頭道︰“之前我還琢磨此事不容易,如今父親處境這樣艱難。一旦梁陳議和,恐怕之前主戰的他就難做了。即使皇爺爺愛護,恐怕終究架不住小人非議。我想請吳叔叔立即將此事秘密通知父親,讓他到時候主動提出聯大梁攻黨項,以便能在逆境翻身,重新掌握主動權!此事事關父親今後在梁國朝廷的地位與話語權,請吳叔叔一定幫忙!”

    吳建鍾一震,他這個帶兵打仗的在政治上還是幼稚了些。眼前這位幾歲大的郡主竟然能想到這麼深,他顧不得驚詫,忙起身道︰“我立即修書飛鴿傳書給保靖侯爺,他與嘉王殿下最是交好,定然會第一時間送到殿下手上。事不宜遲,我即刻就去辦!”

    清瑜點頭,鄭重送他出了營帳。

    望著吳建鍾飛身上馬遠去的背影,清瑜有一絲擔憂。她那可憐的父親在梁國當了質子近十年,好不容易回國,還在牛頭驛經歷了刀山火海,才死里逃生。回到陳國,竟然三個月都沒有封號,一想到父親那張愁苦的臉,清瑜心里就難受。她當然知道,父親的爵位,榮寵是她們一家的生存基礎。她必須竭盡所能為父親打算,換言之,也是為了她自己打算。晚風吹來,拂動清瑜的發絲,她默默祈禱,自己的籌謀,能為父親解憂。

    明月入雲,天地無光,暗處一個影子來到清瑜的身後。(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a href="http://" target="_blank"></a>,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金枝菜葉》,方便以後閱讀金枝菜葉一百二十六、郡主號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金枝菜葉一百二十六、郡主號令並對金枝菜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